打印

我国海上成功发射“一箭10星”,微厘空间01组卫星入轨

[复制链接]
427|1
手机看帖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跟帖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jameswangchip|  楼主 | 2025-1-20 18: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源:千龙网
2025年1月13日上午11点,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实施了一次重要的发射任务。在山东海阳附近的海域,捷龙三号运载火箭顺利将微厘空间01组卫星送入太空,标志着火箭发射事业的开门红。

此次发射采用了“一箭十星”的创新方式,成功将十颗北斗低轨卫星导航增强系统的组网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这一发射任务的圆满成功,不仅展示了我国在航天领域的技术实力,也为民营航天事业赢回了声誉。
捷龙三号运载火箭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航天事业在经历挫折后重新焕发活力。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经验的积累,未来的火箭发射任务将更加顺利,为我国的航天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捷龙三号运载火箭以其卓越的运载效能、宽敞的整流罩包络空间、灵活多样的发射模式、经济高效的发射方案、快速响应的发射流程及紧凑的履约周期,彰显了其非凡实力。
火箭采用创新的四级固体发动机串联设计,身姿挺拔,全长约31米,箭体直径在2米至2.65米间变化,整体质量约为140吨,能够轻松将1.5吨的有效载荷送入500公里太阳同步轨道。
捷龙三号以其独特的优势,能够在短短一周内迅速完成星箭技术整合与发射准备,专为满足未来卫星星座快速组网的高要求而生,是一枚集高性价比、高可靠性、快速履约与发射于一体
的固体运载火箭典范。

特别配备的直径达3.35米的整流罩,相较于同级别固体运载火箭,为有效载荷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包络空间。此外,火箭兼具海上与陆地发射能力,灵活适应不同发射场景需求。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相关帖子

沙发
jameswangchip|  楼主 | 2025-2-5 11:05 | 只看该作者
来源:澎湃新闻
2025年1月13日11时,由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北京经开区企业中国**火箭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火箭公司”)投资的捷龙三号遥五运载火箭在山东省海阳市近海海域点火升空,采用一箭十星的方式,将10颗卫星送入650公里高度、倾角为55°的LEO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此次任务,是捷龙三号火箭首次在山东海阳近海海域实施低倾角轨道卫星发射任务,卫星重量为历次发射中最大,有效利用了火箭的最大运载能力,同时考核了火箭对寒冷天气等自然环境的适应性。

“本次发射点位和捷龙三号遥四运载火箭任务相同,但属于首次在该点位实行低倾角发射任务,发射点及航落区满足安全性要求。同时,在该点位发射,出场后即可转入发射场工作,实现总装测试发射一体化,降低了成本,提升了发射效率。”中国火箭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

“此次任务为历次任务中有效载荷质量最大的一次。”据型号动力总体副主任设计师佟明羲介绍,为承接该任务,火箭系统开展了内外轨道联合优化设计,对一级发动机进行性能提升,增加推力,缩短工作时间;同时,对箭体结构进行优化设计,改进星箭分离火工品连接结构形式;进一步提升了火箭的运载能力,使本次任务运载能力达到1600千克。

此外,1月是当地气温最冷、高空风最大的月份,本次发射考核了火箭对寒冷天气等自然环境的适应性。型号队伍采用了基于冬季风场的轨道风修正设计技术,有效提升了任务发射放行概率;同时,各系统针对低温降雪结冰环境,开展了专题分析,采取了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使型号顺利经过了一次大考。

“此时间节点筹备发射,对于型号队伍而言也属于全新挑战,沉淀下的经验,可为后续型号任务提供借鉴。”中国火箭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从捷龙三号首飞到本次执行遥五发射任务,型号队伍也已经成长为“熟练手”,工作衔接更为顺畅,彼此配合更高效。据介绍,团队规模从捷龙三号首飞时的150人精简至本次发射任务的48人,减少了约三分之二。工作中哪些流程可以前置完成,提高总体效率,队员们都熟稔于心。各岗位提前规划、高效协作,如合理调整合练测试项目地点,减少冗余环节,使得整个发射流程顺畅高效,有力保障了任务按时推进。

从“一箭十四星”到“国际订单”,从“国内首次实现海上热发射”到“长距离远海机动发射”,再到“首次在山东海阳近岸执行太阳同步轨道任务”“首次在山东海阳近海海域实施低倾角轨道卫星发射任务”……根据不同特点的发射任务,捷龙三号取得了五战五捷的佳绩。而随着捷龙三号遥五运载火箭发射任务的成功,捷龙三号火箭也完成了“研制批”最后一发任务。从捷龙三号遥六运载火箭起将转入01批批产阶段,型号将采用去任务化的方式完成研制生产,并优化流程,提升服务质量,以更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满足商业发射市场的需求。

作为新时代首都高质量发展开路先锋和高精尖产业主阵地,北京经开区已经集聚了约160家空天企业,商业火箭整箭研制企业占全国75%以上,聚集多家商业卫星企业,商业航天产业覆盖了运载火箭、卫星研制、卫星应用、型号配套、地面设备、技术应用等全产业链条,呈现出星箭一体,配套齐全,应用加速的发展态势。


我国首次在海上远距离机动航天发射,火箭海射有啥好处?
来源;环球时报
2023年12月6日3时24分,捷龙三号运载火箭在广东阳江附近海域点火升空,顺利将卫星互联网技术试验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实现了我国固体运载火箭海上发射“七发七捷”。
我国当今航天发射之密集,让普通人产生了“吃饭睡觉刷火箭”的感觉。而这次发射有一个不凡之处——我国首次执行海上远距离机动火箭发射任务。
本次任务,捷龙三号火箭发射船从山东烟台的“中国东方航天港”启航,历时五天半,在海上航行了1300多海里(超过2400公里),从较高纬度到较低纬度,开到广东阳江附近海域进行发射。
我国的首次航天海上发射是在2019年6月5日,**十一号运载火箭在黄海海域以“一箭七星”方式发射成功。过去4年时间里,我国进行的海上发射都是在距离母港不远处的地点,主要都是在黄海,把火箭发射船开到距离母港2000多公里的较低纬度的南海海域执行任务,这还是第一次。

为何要在海上发射运载火箭?
据长十一火箭副总指挥金鑫介绍说,海上发射不仅可实现各种倾角卫星发射,而且通过建设海上发射专用发射平台,可具备实施全球海域发射能力,满足低纬度地区卫星组网发射需求。
对于发射近地轨道的航天器而言,由于地球是在不停自转的,发射地点的纬度越低、越靠近赤道,地球自转线速度越快,赋予航天器的初始速度就越大,也就越能节省燃料。我国把新的航天发射场设置在海南文昌,其中很关键的一点考虑就是海南岛纬度很低。
而海洋面积占地球表面积的大约71%,而且海洋联通全球各地,在海上发射运载火箭,可选择面积大。不仅可以在赤道上的海域发射近地轨道卫星、载人飞船、空间站等,还能在较高纬度的海域发射太阳同步轨道卫星。
此外金鑫还介绍,通过海上移动发射平台机动,还能灵活地选择发射点和航落区,可有效解决航区和残骸落区的安全问题。比如本次发射的海域,就可近海实施近极轨和太阳同步轨道等南射向发射任务。
火箭海射虽然优点多多,但也会遭遇陆地发射所没有的困难。据金鑫介绍,海上远距离机动发射,运输途中海况复杂、距离母港远,对火箭可靠性要求更高。为此,发射船配备保温棚,运输途中可为火箭提供稳定的温湿度环境。同时,捷龙三号火箭具备在4级海况下运输的能力,环境适应性强。

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发布消息,“中国东方航天港”项目于2019年便启动实施,在山东烟台打造了我国首个海上发射母港,推动海上发射高频化、常态化、系统化。
据悉,“中国东方航天港”项目由航天科技集团一院、烟台市政府与海工合作伙伴三方在2019年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依托烟台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港口条件,发挥航天、海工等工业制造基础雄厚的独特优势,打造航天海上发射母港以及火箭研发制造中心、卫星载荷研发制造中心、海上发射平台研发制造中心和卫星数据应用开发中心,辐射带动智能制造装备、物流装备、能源装备、航天新材料、航天旅游等相关产业。
以本次捷龙三号发射任务为例,火箭和卫星在东方航天港商业固体火箭海阳产业基地完成技术准备后,整体海上运输至预定海域实施发射,标志着捷龙三号迈入商业化发射交付新阶段。
将具备年产20发固体火箭生产能力
捷龙三号火箭此次不仅首创了我国远距离航天海射,同时据捷龙三号火箭总设计师管洪仁介绍,还是我国首次实施海上火箭热发射。
海上热发射捷龙三号,可在一周内完成星箭技术准备、实施发射,是一型“高性价比、高可靠、快履约、快发射”的固体火箭。不同于以往卫星的侧挂或者垂直对接,本次任务卫星采用倾斜30度安装布局方案,确保分离安全可靠,卫星分离姿态满足要求。
管洪仁透露,捷龙三号火箭已具备箭体批量总装条件,大大缩短了任务响应时间,履约周期进一步压缩,可适应商业卫星发射任务复杂多变的特点,满足未来高频次发射需求。
本次发射的捷龙三号是在山东海阳固体火箭总装测试基地出厂,二期计划今年年底前建设完成,届时将具备年产20发固体火箭的生产能力。据了解,捷龙三号2024年计划执行五次以上发射任务。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发新帖 我要提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799

主题

6000

帖子

226

粉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