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PCB]

从“芯”出发,PCB概念梳理及未来发展情况

[复制链接]
1128|0
手机看帖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跟帖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深联电路|  楼主 | 2025-2-5 16: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从“芯”出发,PCB概念梳理及未来发展情况

PCB即印刷电路板,又称印制电路板,是为各类电子系统提供元器件机械装配支撑和电气连接,同时承载电子设备信号传输、信号收发、电源供给的核心基础件,被称为“电子产品之母”。


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报告,2023年全球PCB市场规模为783.4亿美元,中国PCB市场规模达3632.57亿元。预计到2024年,全球PCB市场规模将达到880亿美元,中国PCB市场规模将达到4121.1亿元;到2025年,全球PCB市场规模将达到968亿美元,中国PCB市场规模将达到4333.21亿元。

Prismark预测到2026年全球PCB产值预计将达到1015.59亿美元,2021年至2026年复合增长率为4.6%,而中国大陆地区PCB行业有望保持4.3%的复合增长率,至2026年行业总产值预计将达到546.05亿美元。中国报告大厅网预计到2027年,全球印制电路板市场规模将达到983.9亿美元,2023-2027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8%;中国大陆地区印制电路板市场规模将达到511.3亿美元,2023-2027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3%。


电路板的应用领域十分广泛,是一些主要领域:
1,计算机领域
计算机的主板、显卡、声卡等扩展卡以及硬盘、光驱等存储设备内部都包含PCB,用于实现数据的传输、处理和存储。
2,通信设备领域
手机内部的主板、射频板等,基站设备中的各种电路板,路由器、交换机等网络设备都离不开PCB,以确保信号的稳定传输和接收。
3,消费电子领域
电视、音响等视听设备中的PCB负责信号处理、音频放大等功能;数码相机、摄像机中的PCB承载着图像传感器、图像处理芯片等关键部件;游戏机、电子阅读器等产品也依赖于PCB来实现其丰富的功能和互动体验。
4,工业控制领域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工业机器人等设备中的PCB实现了对电机、传感器等执行机构的精确控制;智能仪表、传感器等工业检测设备依靠PCB来实现数据的采集和传输,为工业生产提供实时的监测和反馈。
5,医疗设备领域
医疗影像设备如X光机、CT扫描仪等内部的PCB负责图像信号的处理和传输;生命体征监测设备、输液泵等医疗设备利用PCB来实现对患者生命体征的实时监测和治疗控制;心脏起搏器中的PCB更是直接与人体接触,需要极高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6,汽车电子领域
汽车中的发动机控制单元、车载导航系统、安全气囊系统等都离不开PCB的支持,不仅要承受汽车行驶过程中的振动和高温等恶劣环境,还要确保电子系统的稳定运行和安全性能。
7,航空航天及国防领域
飞行器中的导航系统、通信系统、飞行控制系统等都依赖于PCB来实现复杂的功能和任务;国防装备中的雷达、电子对抗设备等也需要高性能的印制电路板来保障其作战效能。
8,智能家电领域
智能冰箱、智能洗衣机、智能空调等家电产品中的PCB实现了智能化控制和联网功能,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和舒适。

线路板行业近五年的发展情况和未来五年的发展趋势:
1,近五年发展情况
市场规模:中国PCB行业市场规模在2022年达到3078.16亿元,2023年达到3096.63亿元左右,整体保持稳定增长。

技术创新:随着5G、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发展,对高性能、高密度的PCB产品需求增加,推动了PCB技术的不断创新,如高速多层板、高频微波板、HDI板等产品的研发和生产。

产业转移:部分PCB产业从欧美等地区向亚洲地区转移,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PCB生产基地之一,吸引了大量的PCB企业投资和生产,促进了中国PCB行业的发展。

2,未来五年发展趋势
技术创新:随着电子产品向小型化、轻薄化、高性能化方向发展,PCB将朝着高密度、高精度、高可靠性方向发展,如更先进的封装基板技术、刚挠结合板技术等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市场需求:5G、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将推动PCB市场需求的持续增长,尤其是在通信设备、汽车电子、消费电子等领域。例如,电动汽车和自动驾驶技术的普及将显著增加对PCB的需求。

环保要求:全球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PCB行业将面临更严格的环保要求,如减少有害物质的使用、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废水废气排放等。这将促使PCB企业加大环保投入,研发和应用环保型材料和生产工艺。

产业整合:为了提高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PCB行业将出现更多的产业整合和并购重组,企业规模将不断扩大,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

国际竞争: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PCB行业的国际竞争将更加激烈,中国PCB企业将面临来自国内外的双重竞争压力。企业需要不断提升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加强品牌建设和市场拓展,以提高国际竞争力。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相关帖子

发新帖 我要提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499

主题

500

帖子

1

粉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