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四川造”首颗SAR卫星成功发射

[复制链接]
37|1
手机看帖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跟帖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jameswangchip|  楼主 | 2025-2-9 19: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23年 6月7日,“四川造”首颗SAR卫星——“涪城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涪城一号”将在地质灾害预警监测、交通、环保等领域提供遥感数据服务。

中午12时许,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涪城一号”成功发射。“涪城一号”是合成孔径雷达遥感卫星,由绵阳民营企业自主研发、设计和制造。卫星总重约300千克,最高分辨率达1米。

据绵阳涪城卫星工厂负责人杜健介绍,“涪城一号”具备全天时全天候干涉成像功能,可以实现对地表毫米级的形变监测,其性能指标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并达到国内商业SAR卫星的最高分辨率。
记者了解到,“涪城一号”是“绵阳星座”的首发星。“绵阳星座”总投资5.28亿元,到2025年将完成6颗SAR卫星组网,同步建成地面站和数据中心。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相关帖子

沙发
jameswangchip|  楼主 | 2025-2-9 19:3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jameswangchip 于 2025-2-9 19:39 编辑

“绵阳星座”升空后,干些啥?
通俗地讲,就是在太空里面拍照,将获取的信息用于全球范围的国土利用、海洋环境、应急响应、地质灾害、水利和农业监测、森林防火、城市安全等领域。
“绵阳星座”建成投用后,可实现亚米级高分辨率影像高频次覆盖,特别可为气候条件差、自然生态脆弱、地质灾害频发、卫星遥感数据严重不足的区域,提供应急抢险、灾前预警、城市综合感知等方面的全域数据。
从绵阳出征,“涪城一号”作为“绵阳星座”的首发星向太空出发,踏上看星海越苍穹“旅程”。

“涪城一号”有啥绝技?
该卫星总重300kg,最高分辨率1m×0.5m,性能指标达到C频段轻小型SAR遥感卫星的国际先进水平,可无视昼夜、穿透云雾,实现全天时、全天候成像,具备聚束、条带及扫描多种模式,满足不同应用场景需求。
不仅如此,“涪城一号”还具备InSAR干涉成像功能,可实现对地表毫米级形变的监测。


从链接数据,到链接产业,“绵阳星座”背后还有更大目标——
“绵阳星座”由“涪城卫星工厂”牵头建设,总投资5.28亿元,按照三年三期分步实施;
到2025年将完成6颗SAR卫星组网,同步建成地面站和数据中心,带动“箭、星、器、数”等上下游产业发展,成为绵阳发展空天产业的高能级平台;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发新帖 我要提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775

主题

5975

帖子

226

粉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