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其它产品/技术]

【每日话题】英飞凌MCU如何引领软件定义汽车与智能系统新时代

[复制链接]
70|11
手机看帖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跟帖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21小跑堂|  楼主 | 2025-2-11 11: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每日话题# 在汽车电子与工业自动化加速智能化的今天,微控制器(MCU)正从传统控制单元进化为软件驱动的智能计算核心。英飞凌最新发布的AURIX™ TC4Dx MCU,凭借六核TriCore™架构、边缘AI能力和高安全标准,成为推动软件定义汽车(SDV)及其他智能系统革新的关键力量。



但这只是英飞凌MCU布局的冰山一角。无论是电机控制、BMS、自动驾驶、V2X通信,还是工业机器人、智能物联网,英飞凌的MCU产品都在持续进化,为全球开发者提供高性能、安全可靠的计算平台。


请大家任选以下方向,参与我们本期的话题讨论:
1、在软件定义汽车的浪潮下,英飞凌MCU如何在E/E架构中扮演更核心的角色?
2、面对自动驾驶、智能座舱、电气化的需求,MCU的计算能力、能效和实时性应如何提升?
3、从AURIX™ 到PSoC™,英飞凌MCU的产品矩阵如何满足工业自动化、机器人、电机控制等不同领域的智能化需求?
4、边缘AI计算在汽车、机器人和工业物联网中的作用日益增强,英飞凌MCU如何在低功耗条件下提升AI推理能力?
5、在未来5-10年,MCU技术会如何影响汽车和工业自动化的发展趋势?你最期待哪些创新?
欢迎开发者、工程师一起来紧扣英飞凌MCU的最新技术热点,深入参与这一场探讨,我们期待您独到的分享!


话题奖励:
1、凡有效参与话题讨论的回帖者均可获得100家园币奖励
2、抽取2位发表优质回贴的友友奖励500家园币


活动时间:2025.02.11——2025.02.18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沙发
mxkw0514| | 2025-2-11 13:08 | 只看该作者
讨论5:在未来5-10年,MCU技术会如何影响汽车和工业自动化的发展趋势?你最期待哪些创新?
在在未来5-10年,MCU的制程越来越先进,价格越来越低,外设越来越丰富。我期待MCU增加支持物联网的Phy,而无需额外购买分立的Phy器件。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板凳
木野臻| | 2025-2-11 13:18 | 只看该作者
         英飞凌MCU通过采用高性能内核、多核并行处理、硬件加速器等技术手段,以及先进的制造工艺、节能模式和高效的电源管理系统,在计算能力、能效和实时性方面实现了显著提升。这些提升使得英飞凌MCU能够更好地满足自动驾驶、智能座舱、电气化等应用场景的需求,从而引领软件定义汽车与智能系统新时代的发展。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地板
springvirus| | 2025-2-11 13:20 | 只看该作者
MCU的应用设计应该更多地偏重于边缘计算的发展场景的应用设计,尤其是汽车的应用方面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5
forgot| | 2025-2-11 13:26 | 只看该作者
英飞凌32位微控制器AURIX™ TC4x可应用在电动汽车,域控制器、区域控制器,智能驾驶系统,雷达系统,底盘,运动控制系统等领域。其在新一代汽车电子电气架构各个系统、新能源动力系统、智能驾驶系统中将逐步发力。凭借其特有的AI加速、高速网络互联、虚拟化、增强安全性能等优势,给汽车用户带来许多新的应用想象空间与升级空间,助力汽车工业不断迭代升级。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6
yaneda| | 2025-2-11 14:4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yaneda 于 2025-2-11 16:16 编辑

参与第5个话题:随着最近几年AI成为热门话题,在汽车领域的MCU一定会更新升级,未来集成AI与机器学习能力的MCU更受欢迎!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7
王栋春| | 2025-2-11 14:49 | 只看该作者
参与话题五互动:
做为电动汽车的时代,目前来讲辅助驾驶技术只能是该技术的初级阶段,毕竟在复杂路况和人员密集区域(诸如路过在公路两侧的农村集市)等路段,辅助驾驶技术恐怕还是很难实现应有功能的,而且还有可能诱发极端情况发生。鉴于目前以英飞凌MCU系统为代表的智能系统发展趋势高歌猛进,尤其是在车载控制系统的倾斜,未来五到十年间车辆驾驶控制模式等领域,本人推测会出现以下几种变革:
首先是在现有辅助驾驶技术上进一步完善,推出普及人车语音控制和按键式控制模式,做到最大限度上让驾驶员轻松;
其次鉴于不久的将来我们将进入老龄化社会,推出“傻瓜式”运行控制的微型汽车或许成为相当一部分车企的发展方向,至于何谓“傻瓜式”可以简单理解为驾驶操作高度智能化、驾驶操作极简化、车门开启关闭自动化、车辆状况自检化等,在最大程度上方便老年人的出行需求;
再次是汽车安全模式在北斗导航的基础上实现自动监控,防止超速、长时间驾驶等情况引发的危险;
最后一点是在目前以英飞凌32位微控制器AURIX™ TC4x为代表的MCU系统,进一步加强针对电动汽车电池管理和音响、空调、座椅等车载设备的管理和监测。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8
穿西装的强子| | 2025-2-11 15:47 | 只看该作者
互动话题4:
英飞凌的MCU(微控制器单元)通过多种方式在低功耗条件下提升AI推理能力,特别是在汽车、机器人和工业物联网等应用中:

优化的硬件加速:英飞凌的MCU集成了专门设计用于加速AI算法的硬件模块。这些硬件加速器能够高效执行矩阵运算和卷积操作,这是许多AI模型(如神经网络)中的核心计算任务。
先进的制程技术:利用最新的半导体制造工艺,英飞凌能够在降低功耗的同时提高性能。更小的晶体管尺寸允许更高的集成度和更低的能耗,从而支持更高效的AI推理。
智能电源管理:英飞凌MCU采用了复杂的电源管理策略,包括动态电压与频率调整(DVFS),根据工作负载实时调整功率消耗,以节省能源。
软件优化:除了硬件层面的优化外,英飞凌还提供高度优化的软件库和工具链,支持开发人员充分利用硬件资源。这包括对TensorFlow Lite for Microcontrollers等流行AI框架的支持,使得将训练好的模型移植到MCU上变得更加容易。
边缘计算能力:通过将更多的处理能力推向网络边缘,英飞凌的MCU可以减少数据传输延迟并提高响应速度,同时由于减少了与云端通信的需求,也降低了整体功耗。
安全特性:考虑到安全性是AI应用的重要方面,尤其是在汽车和工业物联网领域,英飞凌的MCU内置了多种硬件级安全功能,保护设备免受攻击,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性。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9
仗剑天涯1412| | 2025-2-11 16:02 | 只看该作者
(1) 更高性能与更低功耗
  • 多核架构:更多核、更高主频的MCU,满足复杂应用需求。
  • 先进制程:采用更小的制程工艺(如22nm、16nm),降低功耗。

(2) 更强的AI能力
  • AI加速器:MCU集成专用AI硬件(如NPU),支持更复杂的机器学习模型。
  • 边缘学习:MCU支持在线学习和模型优化,适应动态环境。

(3) 更高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 功能安全:MCU符合ISO 26262、IEC 61508等标准,满足汽车和工业应用的安全需求。
  • 网络安全:MCU内置硬件加密模块,支持安全的通信和数据存储。

(4) 更灵活的软件生态
  • 开源支持:MCU支持开源操作系统(如Zephyr、FreeRTOS),降低开发门槛。
  • 开发工具:提供更强大的IDE、调试工具和仿真环境,加速开发周期。


最期待的创新
  • AI驱动的自适应控制:MCU能够根据环境变化自动调整控制策略,提升系统效率。
  • 量子计算与MCU结合:探索量子计算在MCU中的应用,突破传统计算的极限。
  • 生物启发式计算:借鉴生物神经系统的工作原理,开发更高效的MCU架构。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0
y7y7y7| | 2025-2-11 17:02 | 只看该作者
英飞凌能否向飞行汽车转向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1
flyingstar01| | 2025-2-11 17:3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flyingstar01 于 2025-2-11 17:37 编辑

话题五:
汽车领域的预计:
  • 自动驾驶:MCU将支持更高级的自动驾驶功能,如L4和L5级自动驾驶,通过提升计算能力和实时处理能力,增强传感器融合和决策能力。
  • 电气化:随着电动汽车的普及,MCU将在电池管理、电机控制和能量优化中发挥关键作用,提升续航和充电效率。
  • 车联网(V2X):MCU将推动车联网技术的发展,实现车与车、车与基础设施的通信,提升交通效率和安全性。
  • 功能安全:MCU将集成更多安全功能,符合ISO 26262等标准,确保自动驾驶和电动汽车的安全性。



在未来令人期待的 MCU 技术创新:
  • 更强大的 AI 集成能力:希望 MCU 能集成更先进的 AI 加速器,具备更强的深度学习和推理能力,使汽车和工业设备能够进行更复杂的数据分析和处理,例如在汽车中实现更精准的路况预测,在工业中实现更智能的生产调度。
  • 超高集成度与小型化:期待看到将更多功能模块、更大容量存储器和更高速通信接口集成于更小尺寸芯片的 MCU,为汽车和工业设备的小型化、轻量化设计提供更大空间,同时降低成本。
  • 新型存储技术应用:如 RRAM 等新型非易失性存储技术在 MCU 中的应用更加成熟,提高数据存储的速度和可靠性,使设备在掉电或意外故障时能快速恢复数据和运行状态。
  • 能源管理创新:MCU 能实现更精细的能源管理,根据设备的运行状态自动调整功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延长汽车电池续航里程,降低工业设备的能耗成本。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2
xu@xupt| | 2025-2-11 19:27 | 只看该作者
讨论5:在未来5-10年,MCU技术会如何影响汽车和工业自动化的发展趋势?你最期待哪些创新?
在未来5-10年,MCU技术将在汽车和工业自动化领域发挥关键作用。在汽车领域,MCU将支持自动驾驶、电动汽车、车联网和安全性提升,推动更智能、更高效的交通系统。在工业自动化中,MCU将作为工业物联网、边缘计算、智能传感器和机器人技术的核心,提升生产效率和智能化水平。
最令人期待的创新包括MCU与AI的深度集成,支持边缘推理和智能决策;能效的进一步提升,满足环保和节能需求;以及安全性的持续增强,应对日益复杂的网络威胁。此外,异构计算平台的兴起将为复杂应用场景提供更强大的计算能力。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发新帖 我要提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认证:21ic管理
简介:哎呦,这里是二姨家跑跑跑小跑堂,微信联系:xiaopaotang21ic

2207

主题

7952

帖子

268

粉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