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到那个帖子时, 只有 56 楼以后有内容了. 具体原帖在争论什么我并不清楚. 只是从帖子中出现的电路图看, 以为是在讨论 Af=A/(1+AF) 这个公式究竟是近似的还是解析的. 我所见过的课本一般都说它是近似的, 当 1+AF>>1 时近似程度很好. 对比实际仿真结果与这个公式的计算结果, 证明课本的说法完全正确.
至于对 A 稍作修正后就能得到解析解的情况, 如果修正的过程与形式过于复杂, 比如说直接从节点分析法的结果通过复杂的恒等变换得到的, 那么我认为这种修正没有什么价值. 但是如果可以通过某些很简单的方法做出这类修正, 虽然在工程分析当中不必如此, 但是对于了解学习反馈电路的过程还是很有益的事情.
这就象计算 LC 并联谐振频率时, 只要 L 的等效串联损耗电阻r不是大得离谱, 工程上通常都是用 f=1/(LC)^(1/2) 来计算谐振频率的, 而不会采用包含了 r 的严格的谐振频率计算公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