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FPGA的解决方案可以满足所有这些需求,同时避免常见的性能问题和瓶颈。很多公司正在实施各种计划(如赛灵思新推出的 LTE上行链路通道解码器和 LTE下行链路通道编码器LogiCOREsTM等),希望在单一 IP解决方案中纳入多种关键的第1层功能,进而消除FPGA 普及道路上的种种障碍。 硅技术的进步是推动无线通信取得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因为它可以将更复杂的算法的应用范围从实验室扩大到实际产品中。这方面的一个例子是3G网络中迭代Turbo纠错技术的采用。这是一种新技术,在10年内完成了从最初发现到最终商业推出的整个过程。创新步伐在继续加快。最值得注意的是,空间维度(spatial dimension)通过多种多入多(MIMO)天线技术被应用到无线通信网络中。 然而,随着第4代空中接口的出现,压力不断增加,到了以DSP为中心的传统可编程通道卡架构难以应对的地步。FPGA和DSP之间的传统划分受性能瓶颈的限制。这种限制的影响很大,因为它们之间需要传输的数据量非常大。 那么,我们如何才能消除这种瓶颈?关键在于简化第1层系统架构,消除芯片间所有不必要的数据传输。这种简化流程会带来一些问题——全部与基于数字信号处理器的架构的可扩展性有关。设计人员需要更强大的Intellectual Property(IP)、软件和支持,帮助他们完成向第1层系统架构的迁移。在这种第1层系统架构中,大多数功能在可编
程的硬件中实现而不是在DSP中实现。 简化第1层设计让我们更深入地分析一下将FPGA单纯用作协处理器时从DSP处理器上卸载Turbo解码功能所带来的问题。在一般的LTE基带设计(见图2)中分析这种分区的有效性时,赛灵思的系统设计工程师们发现,通过SRIO连接在DSP处理器和FPGA之间传输数据就会占用20%以上的延迟和时序预算。令人震惊的是,这还不是最坏情况。如果加上使用更高调制方法(如64-QAM )编码的混合数据,1/3码率的2个MIMO代码字和20-MHz的LTE频带,这一比例很快会变得更高。 一种应对办法是添加更大的“管道”,通过部署速度高达数千兆比特的收发信机连接来传输数据。以这种方式构建系统是完全可行的,但它会导致系统功耗的不必要增加,因为这种情况下需要相对高带宽的高速串行连接来传输数据,而且桥接功能是重复的,因此需要更多硬件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