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工程师——中国最可悲的职业(转载)

[复制链接]
4510|42
手机看帖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跟帖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xzhenggen|  楼主 | 2007-11-23 12: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工程师——中国最可悲的职业(转载)

工程师=扫地的×2。 
  
    这个等号划起来比较沉重。 
    常来逛网的兄弟姐妹多半是比老夫小的年轻人,按说老夫不该写这篇**,老夫也本不想写这篇**来扫兴,但老夫最终还是写了这篇**,为什么?郁闷呐,不吐不快呀,前车之鉴呀。 
    **这东西是表达思想的,是会对看**的人产生影响的,有时甚至会对人的一生都产生影响。 
    老夫于1987年7月19日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在本公司工作已经19年了,早已经是生产中独挡一面的骨干力量,这是不争的事实,用不着假惺惺地谦虚。 
    本公司属于典型的制造业,连续大批量生产,在同行业曾经赫赫有名,原先是国营企业,现在“改制”了。 
    我所在的车间成立于1991年秋,我是当初的七名元老之一,一直负责全面的技术工作至今。在本行业开展这项业务的我们在全国不是最早的也差不多,我们的产品占了全国同行业的大半壁江山,最多时曾达到过八成。我可以说许多人甚至大多数人都见过或用过我们车间的产品,这是老夫至今仍引以自豪的。 
    在车间里工作,尤其是连续生产的车间,哪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不行,机器一停流水线上半成品马上就会堆积如山。修机器,换品种在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的每个二十四小时里随时可能发生。大周末、节假日、黄金周、休闲、旅游……,那都是别人的事,与我无关,老夫九年没休探亲假了,车间忙啊。 
    老夫1992年成家,先租房住,房子里面仅能放下一张双人床和一台电视。1993年到1999年住“对面房”。可能有人不知道什么是“对面房”,“对面房”就是一套房子给两户人家住,那真是放个屁都能听见,可想而知是多么别扭,没办法呀。属于我们的那间房子面积10.3平方米,在阳台上做饭。这种情况两家打打闹闹不可开交的有的是,打到公司打到工会的不少见。不过我们两家邻居都很自觉,相处得很好,临分别时还真有些难舍难分呢,这在住“对面房”的当中也可以堪称楷模吧!老夫又不谦虚了。 
    1998年底,公司要解决一些住房,这可不是分房啊,得自己掏42000元啊,区区四万来块钱,有钱人直接从口袋里就掏出来了,可老夫硬是从老爸老妈那里刮了30000才把这事办了。老夫的老妈没工作,老爸是教师,他的工资是以前全家的全部生活来源,供我和弟弟读完了大学。那时的教师可不是现在的教师,区区几百元的工资曾经有一次半年没发下来,可想而知这30000元是怎样攒下来的! 
    房子是毛坯房,还得装修呢,否则没法住。没有钱,只好能自己干的事尽量自己干,没有时间,只能下班抽空,装修过家的人尤其是钱不宽裕的人都知道是什么滋味,我的房子装修终于成了“跨世纪工程”。 
    或许有人会有疑问:你怎么那么穷?莫非你吃喝**赌抽占全了? 
    不瞒您说,老夫这五毒一样也不沾,不抽烟、不喝酒、不打**、不穿衣裳(不是光腚呀,是指从不打扮,衣服能遮体能保温就行了,由此曾得过“老八路”这个光荣外号。1992年7月5日找对象“看人”时穿的还是1983年上大学临走时老妈给买的那件好像是尼龙的“港衫”呢!还别说,人家硬是傻乎乎的跟了我了!并且夫妻感情甚笃,嘻嘻)。 
    老夫在上海上了四年学,这期间没在校外下过一次饭馆,没在校外看过一场电影,只穿了一双上海步云牌运动鞋,只穿了一双凉鞋,您完全可以不信,但我发誓没说瞎话,我也没必要在这里说瞎话,对吧?对什么发誓都行。那双凉鞋是泡沫底的,刚买时鞋底有4厘米厚(老夫当时还真是看中了这点,嘻嘻!),离校时最薄处脚尖部位是4毫米,真不舍得扔啊。 
    老夫起码在本公司应当算是多少有点资历,收入应该是可观的,令人羡慕的。告诉您吧,老夫工资去年“改制”后大涨了一下,现在每月工资是16380毛,偶尔有点奖金能拿到20000毛,就这些了,去年过年公司还给了10000毛的压腰钱。这还是因为老夫去年官拜了车间副主任才给了这么个数,如果只是个工程师,哼哼。 
    可能有的兄弟姐妹又要问了:“大涨”是涨了多少?我还可以告诉您,涨了将近一倍!也就是说老夫这样一个堂堂的重点大学毕业生,十多年的工程师,拿的是三位数的工资!(注:以*币元做单位)刚参加工作时每月50元,两位数的工资也拿了好几年。现在以元为单位的话,好歹也拿到四位数了。 
    公司里拉车的临时工和清洁工每月工资可达七、八百元,同样是拿工资的不是当官的员工,开车上班的,没有一个是在车间里干的。 
    老夫开窍晚,比一般人能大约晚十年,老夫年届不惑才想明白:工程师是什么?工程师是给商人打工的,工程师在中国虽然不再被称为“臭老九”,但仍然只是个臭干活的,注意是“臭”干活的!是能者多劳、干一辈子穷一辈子的人!是忙忙碌碌一辈子混好了只能得个温饱的人!是宴席散后从不敢说‘这单我买了’的人!也许老夫是个坐在井底下的**,但我周围的工程师有一个算一个,都是这个德行!跟宣传的不一样!老夫比他们还是不错的呢! 
    士别三日,刮目相看。当初一起读书的同学们现在干什么的都有,百万富翁、千万富翁早已不乏其人。2002年10月26日是母校的50周年大庆,在上海的老班长组织同学聚会,同学们打了无数遍电话叫我去,我实在是动心了,我实在是想念他们啊,有无数次在梦里又回到了母校,能不想见他们吗?但是,最后我还是没去,为什么?同学们很多都是开着车去的呀,而我呢?当时连手机还从来没摸过呢!相形见绌,自惭形秽,丢人现眼,去干什么?! 
    中国的制造业比以前总还是有所进步的,但同发达国家相比根本不在一个层次上,做不出高级的东西来,您可不要跟我说什么神五神六的,那的确是高科技,不简单,但你能说那不是贡品吗?零件造了一万个,挑出一个合格的来用。批量生产试一试!看看能上天还能再下来的能占多大比例?“集中力量办大事”——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就体现在这里。 
    “穷则思变”,这是真理。中国为什么造不出高级的东西来?到工厂里呆一段时间就知道了,试想一下,工厂里的产品是谁制造出来的?除了工程师和技术工人还能有谁?难道是老板做出来的?难道是管理人员做出来的?如果工程师一个个穷困潦倒,产业工人一个个朝不保夕,都在“思变”,人心浮燥,谁会一心一意地把全部精力用在工作上?工厂会是什么样?能生产出什么高级产品来? 
    不幸的是,这是普遍现象。 
    老板们的心态是:能少给你一分我就少给你一分,少给你一分我就多剩一分,要是能光干活不要钱才好呢!最好是能拿钱来买活干!什么什么?您听错了?您没听错!您没听说过?比老夫还井底之蛙! 
    这就完全可以理解有人统计过我国的民营企业一般寿命只有六年左右的原因了。 
    所以,老夫在这里要恬不知耻地以过来人的身份告诫一下年轻的工程师或即将成为工程师的兄弟姐妹们:如果不是愿意安于清贫的话,如果没有把握当上高层的话,打死不要进工厂,进了工厂打死不要下车间,如果不幸下了车间,老夫再送你两个字:倒霉! 
    工程师不乏有拿到高薪的,但我说是凤毛麟角恐不为过吧?在工厂里但凡是个小头头就比工程师拿的多,老夫就是个典型,老夫现在拿如此“高薪”是因为当了个小头头,不是因为老夫是老板多次当面称的“技术大拿”。 
    中国自古以来知识和技术就不值钱,现在仍然如此,现在直嚷嚷重视知识重视技术重视人才,也只不过口头上瞎嚷嚷嚷嚷,真正拿钱来体现价值的时候就完了,想挣钱还是得想方设法当官,要是能成为国家的公务员,当上人民的公仆就更好了!“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啊! 
    现在虽然不再是‘知识越多越**’的年代了,但的确是‘知识越多越吃亏’的年代! 
    因为收入与能力和贡献严重地不成比例。能力与贡献大的人比小的人收入在绝对数上能稍微多那么一点点,看上去你比他工资的确高呀,但是不成比例。像老夫这样资历的工程师工资相当于两个拉车的临时工或清洁工,成比例吗?在任何一个企业里,一个工程师的贡献仅仅相当于两个拉车的或扫地的工人吗?老夫如果是个拉车的临时工或清洁工,给我那么多工资不会有那么多牢骚。有人说你怎么老是拿拉车的和扫地的说事呢?老夫并非看不起拉车的和扫地的,车必须有人拉,地必须有人扫,拉车和扫地也是工作,拉车的和扫地的也是在凭自己的劳动吃饭,也是光荣的劳动者,老夫拿这两个工种说事是因为在所有的企业里,拉车的和扫地的都是最简单的劳动,都是拿最低档的工资,这种活儿是只要四肢齐全,头脑傻得不是很厉害,是个人就能干的活儿。这种活儿的复杂程度仅是工程师的一半吗? 
    我要告诫老板们一句话:当你拼命地压低工资时,你也同时在压低你的利润,也同时在缩短你企业的寿命!当然我说也是白说,当老板的一般是看不到老夫的**的。 
    那位兄弟说了,新闻里不是听到过某企业工程师或技术工人工资比老总还高吗?老夫要问一下:什么是新闻?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对不?这事为什么能成为新闻?稀,而且少,且不说有多大的炒作成份在里面! 
    在中国社会里技术不值钱,工程师不值钱,没多大价值,或者严格地说是实现不了价值。 
    什么?价值不能用金钱来衡量?都什么时候了还用这个来忽悠人?站着说话不腰疼,这句话的价值跟屁差不多,不用金钱来衡量用什么来衡量?老夫都懒得抬这个杠! 
    工程师的收入真的赶不上个要饭的! 
    看看社会上,六十年代参加工作的工龄四十多年老老实实、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地干了一辈子的老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每月拿五、六百元退休金艰难度日晚景凄惨的有多少!而同等资历的在机关、事业单位的退休人员则是每月几千元的退休金,高工老了连扫地的都不如! 
    这幸亏是喊了这么多年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提高知识分子待遇才尊重成这样,才提高到这程度,否则工程师们老了恐怕只有流落街头、沿街乞讨的下场了!多么可悲呀!!! 
    老夫在此又要告诫一下想成为工程师的兄弟姐妹们:一个工程师等于两个扫地的。当工程师仅能糊口而已!饿不着就不错了!想让老爸老妈老婆孩子日子过得不那么紧巴在亲戚朋友当中在社会上活得有面子得想别的办法,否则将来孩子读书恐怕都供不起呀!没啥出息,前车之鉴,三思啊! 
    悲哀呀,实在是悲哀!这不仅是工程师的悲哀,更是国家的悲哀!没有稳定的工程师队伍,何谈发达的制造业?没有发达的制造业,何谈国家的崛起?基础在哪里?还什么科技强国,做梦么? 
    工程师,在老夫心目里曾经是个神圣的字眼,它也确实应该是个神圣的字眼,应该是个令人向往、令人羡慕的职业,然而,当了这么多年的工程师后,老夫的心啊,“那是拔凉拔凉的啊!” 
    老夫现在要说:工程师,算个屁!!!

相关帖子

沙发
hotpower| | 2007-11-23 12:34 | 只看该作者

顶~~~俺都准备去看大门去...悲惨世界呀~~~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板凳
gjg191| | 2007-11-23 12:37 | 只看该作者

dd

看什么大门,银库吗?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地板
xwj| | 2007-11-23 12:43 | 只看该作者

唉....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5
ldyeah| | 2007-11-23 12:43 | 只看该作者

在上海不应该是这个数吧?

我不敢猜测你说自己的工资的真假
但我个人认为我不认同你说的在沿海这一带工程师都差不多拿你这个水平的工资
所以你老板给你这么点工资,你咋还不走了
只能说明两个问题
1.你迂腐
2.你没能力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6
nanfang8| | 2007-11-23 13:00 | 只看该作者

有借鉴之处

很好
对我们有警示作用
有很多是这样的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7
ldyeah| | 2007-11-23 13:03 | 只看该作者

工程师只是一个称号

在乎自己的能力
别在乎那个称号
有能力的话不愁找不到伯乐的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8
forthlab| | 2007-11-23 13:33 | 只看该作者

草草地扫了一遍

1.LZ没有说你在专业方面,就是工程师本职工作方面的贡献,这是决定价值的根本,而不是职称.
2.LZ说的应该是事实,比如本科毕业时50元工资等.另外那时候,我们这里工人月工资有500的,是本科的10倍.现在可能性不大了.
3.应该说现在比20年前更公平了,工程师的贡献更能被认可,更能体现在收入方面了.技术的含金量远远超过以前.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9
yezhenyu| | 2007-11-23 13:34 | 只看该作者

做最好的自己

色既是空,空即是色,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0
jdb1| | 2007-11-23 14:00 | 只看该作者

应该跳了

应该跳槽了,说明这个企业不会有大的前景,也像文中所说的为我们国家的基础行业的发展但忧,国家应将某些重要行业多考虑一些阿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1
sodwell| | 2007-11-23 14:08 | 只看该作者

re

电子工程师是中国所有工程师中工资最低的,职业发展最不利的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2
michael_li| | 2007-11-23 14:10 | 只看该作者

电子比机械还好点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3
wxj1952| | 2007-11-23 14:25 | 只看该作者

赞同LZ。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4
ra_rabbit| | 2007-11-23 15:05 | 只看该作者

制造业,工程师,电子工程师 艾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5
89cpu| | 2007-11-23 17:11 | 只看该作者

哎......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6
qihao| | 2007-11-23 17:26 | 只看该作者

又一巨型口水贴!

我一定要喷水留念。

这个问题,菜农也有责任。

还有就是大家工程师之间千万要革掉“文人相轻”的陋习。

大的方面说开去的话,呵呵  我怕我骂人过头了。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7
huangqi412| | 2007-11-23 18:16 | 只看该作者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8
jack.king| | 2007-11-23 18:55 | 只看该作者

啊!不会吧!


 不会吧!
 真的吗?
  那该怎么搞呢?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9
救火车| | 2007-11-24 09:46 | 只看该作者

楼主说得太好了

我们这里的工程师地位很高,很重要----停留在口头上
工资上 不算加班工程师比两个焊接工多点儿。
       算上加班工程师比两个焊接工少点儿。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0
fsaok| | 2007-11-24 10:15 | 只看该作者

20年前

20年前,我在一家国营公司打工,有位师兄是研究生毕业的,我们一起在工程搞产品研发。

有一天这位仁兄突然面色并不好看,原来他发现,在车间工作的老婆奖金比他还高很多,而且车间里的奖金就是那个水平!论工作强度,车间的也低很多。

后来,那位师兄全家移民米国了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发新帖 我要提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55

主题

531

帖子

1

粉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