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音频功率放大器,负半周失真

[复制链接]
楼主: 983831728
手机看帖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跟帖
41
william008 发表于 2013-4-12 21:53
你自己也说了,“设计的”两个β值基本相等。电路可以由你设计,β值可没法设计
买来的对管,远没有没有 ...

1、恐怕你也看到了,所用对管都是复合管。单管的β值不容易匹配,复合管的乘积就比较容易匹配得来。就好比说虽然3与4、6与8都不匹配,但是4x6与3x8就很好匹配了。
2、生产批量越是大,越容易挑选匹配管。
3、对管匹配问题并非这个专利新功放特有的。是所有OCL功放都遇到的问题。人们解决此类问题应该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经验。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评论
william008 2013-4-12 22:17 回复TA
…… 
42
william008| | 2013-4-12 22:21 | 只看该作者
wyizao 发表于 2013-4-11 08:43
电容耦合专利功放,可以看到,不用任何自举或者负反馈等,电路简洁至上,输入已经基本上接近电源电压了,输 ...

你有没有量过,或者仿真过,Q3和Q4的静态电流大得可怕,达到安培量级。
不过,发烧级的功放,静态电流都很大,热得厉害,呵呵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43
wyizao| | 2013-4-12 22:21 | 只看该作者
william008 发表于 2013-4-12 21:59
你可以让一个β值上升20%,另一个上升10%,试试看。
至少能产生1V的漂移。如果是HIFI音箱,4欧姆的低频喇 ...

让一个β值上升20%,另一个上升10%,虽然在技术上完全可以实现。
可是为什么你一定让一个β值上升20%,另一个上升10%呢?除了搞破坏性试验,还有其他解释吗!
技术上完全还可以让两个管子的β值上升几乎一样的幅度,然后对OCL电路工作基本上没有影响。
为什么你不让两个管子的β值上升几乎一样的幅度呢?
既然可以成事,为什么非要败事呢!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44
william008| | 2013-4-12 22:26 | 只看该作者
wyizao 发表于 2013-4-12 22:21
让一个β值上升20%,另一个上升10%,虽然在技术上完全可以实现。
可是为什么你一定让一个β值上升20%,另 ...

呵呵,没有人要败你的事,而是,世间之事,不是事事都合你意的。
如果你的电路不能承受一点扰动,就不可能商品化,只能在实验室里呆着,或者在你的仿真软件里呆着。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45
wyizao| | 2013-4-12 22:27 | 只看该作者
william008 发表于 2013-4-12 22:21
你有没有量过,或者仿真过,Q3和Q4的静态电流大得可怕,达到安培量级。
不过,发烧级的功放,静态电流都 ...

你有么有算过,输出功率几百mW时,Q3和Q4的静态电流只有十几mA,与安培量级还差十万八千里。

不过,甲类功放效率本来就是比较低。用效率的牺牲换来高保真,不怕牺牲,勇于奉献,原声原味,就是人们所喜爱的甲类功放的本色。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46
wyizao| | 2013-4-12 22:31 | 只看该作者
william008 发表于 2013-4-12 22:26
呵呵,没有人要败你的事,而是,世间之事,不是事事都合你意的。
如果你的电路不能承受一点扰动,就不可能 ...

你的用词都已经摆在这里给大家瞻仰,你的倾向已经很明确。是谁在败事,大家有目共睹。

温度上升,两管子的贝塔值都上升,这一点扰动不算什么。至于其他的,你就不必杞人忧天了。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评论
william008 2013-4-12 22:34 回复TA
算了,天色已晚,洗洗睡去了,不“败你的事”了。你抱着你的专利,顾影自怜吧。 
47
william008| | 2013-4-12 22:32 | 只看该作者
wyizao 发表于 2013-4-12 22:27
你有么有算过,输出功率几百mW时,Q3和Q4的静态电流只有十几mA,与安培量级还差十万八千里。

不过,甲类 ...

我说的是静态电流,也就是输出是0mW的时候的电流。
Q3和Q4的静态电流有安培级。不信你自己仿真看。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48
wyizao| | 2013-4-12 22:38 | 只看该作者
没啥,那只是1欧负载情况。
明眼人都知道,假若负载是8欧甚至更大,那就应该加大基极偏置电阻值,或者减小β值,然后静态电流随之下降。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49
wyizao| | 2013-4-13 07:51 | 只看该作者
看看偏置电流是多大。
27楼贴出的仿真电路已经明确总β值是4000,偏置电流应该是4.6A。

就是特喜欢无限夸大负的一面,这是搞学术还是搞什么?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评论
william008 2013-4-13 17:25 回复TA
谁在46楼说“输出功率几百mW时,Q3和Q4的静态电流只有十几mA,与安培量级还差十万八千里”? 谁有在50楼说是4.6A的? 都是同一个人说的耶 
50
william008| | 2013-4-13 09:37 | 只看该作者
wyizao 发表于 2013-4-13 07:51
看看偏置电流是多大。
27楼贴出的仿真电路已经明确总β值是4000,偏置电流应该是4.6A。

你认为4.66A的静态电流很小吗?24V×4.66A=112W
你的电烙铁多少瓦?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51
wyizao| | 2013-4-13 10:45 | 只看该作者
甲类功放效率本来就是比较低。用效率的牺牲换来高保真,不怕牺牲,勇于奉献,原声原味,就是人们所喜爱的甲类功放的本色。
大家都知道,甲类功放的发热量之大冬天可以用来暖手的,只有你见了甲类功放倒像是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一样好像啥也没见过。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52
wyizao| | 2013-4-13 10:4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wyizao 于 2013-4-13 21:23 编辑

大家知道甲类功放效率50%。所以100多瓦的静态功耗可以换来50瓦的音频输出,足以震耳发聩了。

而且对于小功率音频输出,根本不需要那么大静态功耗。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评论
xukun977 2013-4-13 10:53 回复TA
你那一句话是真的?你忘记你曾经专门发表"论文"论证甲类最大效率小于10%了么?怎么变成25%了? 
53
william008| | 2013-4-13 12:00 | 只看该作者
wyizao 发表于 2013-4-13 10:45
甲类功放效率本来就是比较低。用效率的牺牲换来高保真,不怕牺牲,勇于奉献,原声原味,就是人们所喜爱的甲 ...

假设输入11V峰峰值,输出也是11V峰峰值(有效值7.8V),这是12V供电下的极限了。假设8欧姆负载。
输出有效功率是P=7.8平方/8=7.6W
静态功耗112W的情况下,这是25%的效率?
以此推算估计,如果想达到30W的输出,静态功耗超过400W。

非常推荐你把功放卖到西伯利亚或者加拿大,那边冬天非常冷,坐在功放旁边听音乐应该是挺享受的。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54
anjf163| | 2013-4-13 13:09 | 只看该作者
正负半周不对称,是C3电容充放电速度不同引起的。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55
wyizao| | 2013-4-13 13:3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wyizao 于 2013-4-13 21:33 编辑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56
wyizao| | 2013-4-13 13:4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wyizao 于 2013-4-13 21:35 编辑
william008 发表于 2013-4-13 12:00
假设输入11V峰峰值,输出也是11V峰峰值(有效值7.8V),这是12V供电下的极限了。假设8欧姆负载。
输出有效 ...

就拿楼主所说8欧负载来说,其极限功耗大约为8W,折合电流幅度为
Icm=1.414(8W/8欧)开方=1.4A,
一个管子静态功耗为0.5UccIcm=0.5x12x1.4A=8.5W
整个功放静态功耗为17W
所需基极偏置电流及电阻可设计为
Ib=0.5Icm/贝塔=0.5x1.4/4000A=0.175mA
Rb=Ucc/Ib=12V/0.1735mA=68k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57
wyizao| | 2013-4-13 13:50 | 只看该作者
“如果想达到30W的输出,静态功耗超过400W”,看你这效率只有30/400=7.5%。
即使单管甲类效率比这还要高,何况这是双管甲类。
太离谱了,太丢人了,回家充电以后再来理论吧,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58
Jimmy_01| | 2013-4-13 15:10 | 只看该作者
失真度指标是多少?信噪比也有影响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59
qzlbwang| | 2013-4-13 15:2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NE5532 于 2013-4-13 22:17 编辑

无知的**!难道不知道音乐信号动态范围需要很大吗?对于晶体管功放来说,高保真重放的最低要求有10倍的功率储备!——也就是说实际的输出平均功率不大于功放的最大输出功率的1/10 !按57楼的参数设计来说,其重放平均功率最大只能小于0.8W左右(因为最大的输出功率不足8W),而其消耗的功率达24V×1A=24W。实际效率只有:0.8/24≈3%!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评论
maychang 2013-4-13 15:49 回复TA
扯到动态范围上去了。 你没看见57楼是怎么计算Icm的?还有“单管甲类”“双管甲类”的效率? 连正弦有效值和峰值都没有搞清楚,你跟他扯什么? 
60
william008| | 2013-4-13 17:22 | 只看该作者
wyizao 发表于 2013-4-13 13:50
“如果想达到30W的输出,静态功耗超过400W”,看你这效率只有30/400=7.5%。
即使单管甲类效率比这还要高, ...

先别笑话我,7.5%不是我的效率,是你的电路的效率,看清楚了!
54楼里面,我给你算的,7.6W的输出功率,静态功耗是112W,那么效率是7.6/(7.6+112)=6.35%。
连7.5%还不到,说7.5%还算是抬举你了。
我真笑翻了,不知道是谁在丢人呢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发新帖 我要提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