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鉴于MEGA48糟糕的性能指标,被迫放弃

[复制链接]
楼主: yewuyi
手机看帖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跟帖
21
NE5532| | 2007-7-15 08: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8位机对EMI有影响

EMC叫顺嘴了,见谅。上次一个16M的51电路板在机器里,为32M的点贡献了6、7分贝的辐射骚扰呢。那块板子还没有做总线外扩。

另外想起PIC也有出问题的时候,873A莫名其妙死机,914的第一批E2也有问题,MICROHIP也没给出个说法。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2
古道热肠| | 2007-7-15 10:04 | 只看该作者

灯赿挑赿亮,理赿辨赿明

  大家开辩论会,长学问了,继续各抒已见吧。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3
gyt| | 2007-7-15 16:48 | 只看该作者

看了确实有收获:)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4
yewuyi|  楼主 | 2007-7-15 18:06 | 只看该作者

16F914我也在用,没听说出问题

你可能是拿得比较早的工程样片。


873A没听说有莫名其妙的死机现象……

PIC出问题到确实有过,16C72/73当年就出过问题,但一般都是刚推出市场不久,市场检验阶段,哪家芯片都不能保证一点问题都没有,但现在MEGA48/MEGA8可都是卖了很多年了,而且从ATMEL不断改指标来看,ATMEL是明知道这些问题存在的,ATMEL在明知道这些问题存在的情况下,只是改一改指标忽悠用户,而将自己应该完成的质量承诺推给用户去完成,这是一种极不负责任的行为。

如果他修改参数不会从根本上影响使用也就罢了,但现在他这个参数修改可就可能造成这个MCU工作不正常,反过来说:ATMLE可以不用为他的MCU承担质量责任了,是不是ATMEL可以宣布,他已经在手册中讲明了,所以出问题,只能你自己承担了……

MEGA8都是在亏本卖了?如果是这样,对于用这颗料的兄弟们怕不是什么好事情!!!

免费的午餐恐怕没那么好吃的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5
NE5532| | 2007-7-15 22:49 | 只看该作者

如果用914的不敢说其存在1万到20万分之一的故障率

只能怀疑其是否上过批量。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6
yewuyi|  楼主 | 2007-7-16 08:24 | 只看该作者

TO 25楼

俺虽然担着PIC斑的斑主,但俺与MCP没有任何关系,唯一的关系恐怕就是俺在用MCP的芯片。


如果你非的误会俺采用双重标准,俺也不想表达什么,但明眼的人都知道MCP和AVR处理这个问题的方法和态度是根本不同的……

你如果有不同意见,你可以做个调查,看看MCP的质量到底如何……


工程样片阶段或者前期的市场推广阶段,每家的芯片可能都会出点问题,这也是我一直遵守的原则:绝不用最新的芯片,只有在市场上长期使用后的芯片俺才考虑使用,使用最新的芯片的好处是可以达到比较好的保密的效果,但风险也是显而易见的,最新的芯片也往往是价格最高的,出货的问题也比较多(芯片厂家为了推广,会忽悠你,没问题,你用把,千万不要相信)。

MEGA48/8在市场上至少存在3/4年以上了把!?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7
NE5532| | 2007-7-16 16:51 | 只看该作者

48刚出来,现在成都这边都还没有大量用。

M8倒是可以找到了。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8
gtw| | 2007-7-16 20:57 | 只看该作者

m48,04年已经出来资料了

那时内部时钟的初时精度为1%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9
dadodo| | 2007-7-16 21:51 | 只看该作者

那时

04年还拿不到M48的工程样片呢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30
洪七公| | 2007-7-17 00:44 | 只看该作者

RC是可以用程序校准的~~~

我用T26L,用的就是内部RC,也要读写EEPROM的.而且要秒精度.

由于成本和可靠性的问题,开始做了RC校准程序.

但通过应用发现校准后已经能满足长时间工作的需要,后来由于程序的增加,

空间不够才取消的RC校准程序.

我认为性能指标只能作为设计参考的重要依据,真正的是要通过实践去解决的.

我在开始曾说过:

    既然你选择了RC震荡器,那么你就应该接收RC震荡器稳定度不好的这个现实.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31
yewuyi|  楼主 | 2007-7-17 10:10 | 只看该作者

TO hotpower

“既然你选择了RC震荡器,那么你就应该接收RC震荡器稳定度不好的这个现实”



呵呵,俺可以接受RC精度不高的现实,但俺不能接受因为RC精度不高影响EE/FLASH读写的情况……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俺即使不选择RC OSC振荡器,愿意增加成本外加一个晶体也不能解决问题,除非俺在外加晶体的情况下,还需要对内部RC OSC做软件校准才能确保100%可靠……


我用了那么多种MCU,其中有着大把大把的MCU都具有内部RC OSC,但是第一次见到竟然……
俺不得不佩服AVR的设计水平了,NND,不是一般的高啊……

MEGA的手册基本都翻完了,得出一个结论:MEGA的设计想法确实有很多特点,但ATMEL在实现这个想法的时候,简直可以用零乱不堪来形容,看看那些寄存器!东一个西一个,简直就是杂货店,毫无系统性而言……

再看看那一堆如同**肋的外围,有几个模块的性能指标能上的去?那电压基准?NND,可以漂到姥姥家了……

说难听点,ATMEL简直是糟蹋了MEGA的创意……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32
NE5532| | 2007-7-17 20:19 | 只看该作者

我想引用我当年的高考题目来结束这个帖子

“世界是丰富多彩的”

RC影响写入,你可以跑慢一点啊,横竖也比PIC快;资源有就用,那个单片机的A/D不是逐次逼近型的(为啥,降成本呗)。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但是重要的要去做。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33
zhiwei| | 2007-7-17 20:42 | 只看该作者

RC

不是说会飘那么大范围,只是出厂不加校准最大偏差范围是那么大,如果想可靠一些烧录的时候校准一下就可以了。基准不准你可以用软件校准(你的产品出厂测试的时候校准一下通道系数即可),也可以用硬件校准(加电位器),还可以外加基准源,如果你觉得你的VCC够准的话用它也不妨。说白了不是问题的问题,mega有这么多资源已经是很难得了,模拟部分当然没有TI做的好了,再说真要做到那样好估计也不卖这个价了,你看MSP430是什么价。如果你因为这点缺点就否定他不用他那可能才是你真正的损失啊。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34
雁塔农艺师| | 2007-7-17 21:03 | 只看该作者

我晕~~~+10%你接收不了不会调到你能容忍的%???

真倒塌了~~~俺用RC写EEPROM感觉还是不错的~~~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35
yewuyi|  楼主 | 2007-7-18 08:24 | 只看该作者

看来不说难听的不行了……

NE5532 发表于 2007-7-17 20:19 侃单片机 ←返回版面    

33楼: 我想引用我当年的高考题目来结束这个帖子 

“世界是丰富多彩的”

RC影响写入,你可以跑慢一点啊,横竖也比PIC快;资源有就用,那个单片机的A/D不是逐次逼近型的(为啥,降成本呗)。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但是重要的要去做。

 
 zhiwei 发表于 2007-7-17 20:42 侃单片机 ←返回版面    

34楼: RC 

不是说会飘那么大范围,只是出厂不加校准最大偏差范围是那么大,如果想可靠一些烧录的时候校准一下就可以了。基准不准你可以用软件校准(你的产品出厂测试的时候校准一下通道系数即可),也可以用硬件校准(加电位器),还可以外加基准源,如果你觉得你的VCC够准的话用它也不妨。说白了不是问题的问题,mega有这么多资源已经是很难得了,模拟部分当然没有TI做的好了,再说真要做到那样好估计也不卖这个价了,你看MSP430是什么价。如果你因为这点缺点就否定他不用他那可能才是你真正的损失啊。

 
  雁塔农艺师 发表于 2007-7-17 21:03 侃单片机 ←返回版面    

35楼: 我晕~~~+10%你接收不了不会调到你能容忍的%??? 

真倒塌了~~~俺用RC写EEPROM感觉还是不错的~~~
 
 

如果不外挂OSC,没有通信怎么校准到3%内?!!!

这个需要校准,那个需要调整,你们以为是在实验室做DEMO吗?
如果一天需要烧5000片以上的话,我不相信你还能笑的出来……

兄弟们,不要开玩笑了,我早就说的很清楚了,RC精度不高是一定的,但因为RC精度不高影响EE/FLASH读写是绝对不可以的,漂到10%,我是可以接受的,但因为飘到10%而造成EE不能写是肯定不能接受的,这样的事情竟然还有人在说不是MCU厂家的问题,俺真的是无话可说了……

至于AD是逐次逼近型的,精度就会低的说法恐怕只是想当然,MCP也是这个,但精度,你应该知道的哦……

兄弟们,不能因为习惯用它就袒护啊,是问题总要承认的……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36
gtw| | 2007-7-18 13:17 | 只看该作者

看看吧

Hello,

The factory calibration is done ones the chip is made, and does not take that long to do. The accuracy is then checked during test and all chips that does not meet the 10% accuracy is thrown away.

If we are gonna send millions of chips through another calibration this will take too long time for us, and most people does not need that accurate clock frequency, so most of the time would just be waste and the chips would be more expensive.

If a company need more accuracy on the calibration, we will do this for a cost. But only for 200k + volumes.

We are only a technical channel, so for calibrated chips you should contact your local distributor.

Best Regards
Andreas Holm
Atmel AVR Technical Support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37
yewuyi|  楼主 | 2007-7-18 15:22 | 只看该作者

LS的消息简直就是‘斩立决’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38
双龙| | 2007-7-18 17:00 | 只看该作者

to yewuyi:

如果一天需要烧5000片以上的话,我不相信你还能笑的出来……

--如果那么大量的话,自己做个烧录、校准、测试工装,一次过,齐活。
目前市面上的烧录器,烧录那么大量的话,估计你得多买几台编程器,多配电脑多配人手,这些费用,够你做工装的费用了。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39
gtw| | 2007-7-18 18:09 | 只看该作者

呵呵,什么意思

这么说双龙老大有备而来了?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40
gtw| | 2007-7-18 18:12 | 只看该作者

这可是老大你的强项啊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发新帖 我要提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