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缠绕着我很久了,看起来觉得挺简单,但却一直没吃透,今发贴问问各位大虾!电路图如下:
问题1:P1.0是51单片机IO口,当P1.0为高电平时,即为5V经过20K上拉电阻后输出的电压 该图1中在外部并联了上拉电阻R4,作用是增大流过基极的电流,若是不用,我认为也 影响不大? 问题2:R3是个限流电阻,它的参数是如何选的,是通过流过三极管基极电流决定?还是三极管 集电极饱和电流决定? 问题3:图1电路中三极管会饱和,据我说知的三极管饱和需要两个条件,一是发射结正偏,二是集 电结反偏,很明显现在VB》VE,发射结正偏满足,但集电极反偏如何满足,VC电位在三极管导通 前如何确定?这点我实在找不到一个合理的说法来证明,或者说不能通过这点来判断三极管 导通,难道是通过三极管集电极饱和电流来判断,之前看过一个论证的方法,就是假设三极 管工作在放大状态,先算出基极电流,然后IB*放大倍数,得出VC》5V,得出放大不成立, 因发射结正偏,所以工作在饱和区,但感觉这中论证方法不是很科学,能不能不用这种假设 的方法分析呢? 问题4:当P1.0为高电平时,该继电器的常开触电会闭合,为低时,则断开,这是加了三极管后的结果 若是不用三极管驱动,直接用P1.0接继电器的5脚,当P1.0为高时,继电器的常开触点会 保持断开,当P1.0为低时,继电器常开触点会闭合。如果后面成立,那加三极管还有何意义? 问题5:R4在电路中的作用是除了使三极管可靠截止外还有什么作用呢? 问题6:D1在电路中的作用是保护三极管,具体的原理还请指教 问题7:R1是个限流电阻,好象可要可不要,因继电器的线圈本身就有几十欧的电阻
这都是我个人的一些理解,我的感觉是没有理解的很透彻,很多知识点都只知其表面,不知其真正 内在原理,因此特发此帖来请各位大虾来指点解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