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确实要从D类功放的工作说起。
D类放大器,或者称丁类放大器,其思想至少在上世纪50年代就有了,那时晶体管尚未广泛使用。D类放大器是功率管开关工作的放大器(正因为功率管开关工作,所以D类放大器效率较高),其输出是矩形脉冲,靠脉冲宽度(占空比)的变化来改变输出电压,也就是开关电源中常说的PWM(脉冲宽度调制)。矩形脉冲的频率远高于音频(是超声频率),一个音频周期内包括有很多个矩形脉冲,经低通滤波后,输出的是矩形脉冲的平均值。改变矩形脉冲的占空比,也就改变了矩形脉冲的平均值(多数开关电源就是靠改变占空比来改变输出电压的)。该平均值加到扬声器上,扬声器放出的是音频频率,也就是平均值的频率,不是矩形脉冲的频率。
没有低通滤波,扬声器仍然按照平均值的频率振动,因为扬声器“跟不上”矩形脉冲的频率振动(即使能跟上,我们的耳朵也跟不上),因此,扬声器本身就是一个低通滤波器,不用低通滤波,耳朵也感觉不出来。
但用示波器看波形则不同,示波器的频率响应远远大于扬声器(带宽至少数MHz),所以示波器可以看到矩形脉冲波形。但因矩形脉冲占空比受音频调制,所以示波器看到的波形是不稳定的(用单次触发可以看到稳定的矩形波形)。加低通滤波后,矩形脉冲频率的成份被滤除,示波器上只能看到音频波形。有意思的是:如果你的示波器带宽能够设定到音频上限以下,例如设定到10kHz或5kHz,则不用低通滤波,从示波器上也可以看到稳定的音频波形而不是矩形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