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结下吧:<br /><br />对于功率器件(例如FET,TRAIC,RELAY,功率三极管等)的走线,在计算好额定电流值后,综合考虑如下几条后确定走线宽度:<br /><br />1、确定你的供应商所能做的铜箔的厚度;优先按厂家默认厚度,任何加厚要求均增加采购部的负担和成本;<br /><br />2、按IEC/3C/UL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要求条款设置你的布线规则,在能布通的前提下,走线尽量宽,越宽越好;当然,至少要满足1楼引用的老外的老牌PCB工程师提供的经验数据:<br /><br />A、宽度为0.01英寸(0.254mm,10mil),厚度为1.5盎司(0.0525mm)的导线可承载电流是1A;<br /><br />B、宽度为0.04英寸(1.016mm,40mil),厚度为0.5盎司(0.01778mm)的导线可承载电流是1A;<br /><br />C、其余电流,厚度,宽度按此类推;<br /><br />3、当由于种种原因,实际设计时主要是因为机构空间限制(例如汽车电子,家居照明等)而无法采用满足2的线宽时,则采用1楼最后陈述的裸露铜的办法,当然,走线还是要尽量的宽,至于届时叠加多厚的焊锡,则要和你的制造部,质管部一起然后按标准条款里的温升标准来确定了!<br /><br />别人的经验只是指导和参考,工程实际还是过了标准条款拿到证书为正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