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多个继电器线圈并联使用问题

[复制链接]
楼主: cnhjb_16
手机看帖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跟帖
41
heshiyu1988| | 2013-9-11 11: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线圈端要有续流二极管给线圈放电。否则线圈关断后反向电势会很大。负载端就不说了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42
anzhg| | 2013-9-11 13:05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一下  谢谢大家的讨论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43
宋业科| | 2013-9-13 07:20 | 只看该作者
继电器并联后成缓释继电器了。不坏才怪。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评论
Lgz2006 2013-9-13 08:13 回复TA
这样说法没有依据 
44
cnhjb_16|  楼主 | 2013-9-13 16:01 | 只看该作者
宋业科 发表于 2013-9-13 07:20
继电器并联后成缓释继电器了。不坏才怪。

朋友,能说的具体点吗?
现在已经在改板子,是把继电器换成250V/10A的(阻性负载),加大线圈端驱动电流.其他还是用我上面说的方案.负载端的削弧电路没想好用怎样的.
如你所说的话继电器动作不同步的问题,即使我改了还会有隐患的?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45
cnhjb_16|  楼主 | 2013-9-13 16:09 | 只看该作者
XZL 发表于 2013-9-11 11:15
1.如果驱动电机,启动电流可能是工作电流的10倍以上,长时间使用,触点烧毁属于正常!因为你的触点电流才3A ...

你好,请问线圈并联的方案到底可行吗?电路上处理一下是否就可以了?如换大继电器,负载输出端加消弧电路?
对于我这个负载到底加什么样的消弧电路比较合适?楼上的朋友有说用压敏电阻的,你说的用RC电路,我查到就用一个高压电容的也有?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46
cnhjb_16|  楼主 | 2013-9-13 16:13 | 只看该作者
交流接触器的输出端已经做进去消弧电路,有谁知道是怎么样的?想放到板子上面去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47
cnhjb_16|  楼主 | 2013-9-13 16:21 | 只看该作者
Lgz2006 发表于 2013-9-11 09:59
给楼主个可行方案

你好,厂里一直用的你说的这个方案,只是想省点钱,弄个新产品,结果,哎......
也不知道这个方案到底可行不?这个产品家里试的是40W的小电机没问题的.
回贴的朋友有说可以,有说不行的.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48
Lgz2006| | 2013-9-13 16:34 | 只看该作者
显然10A的能强许多。但说可靠运行还缺乏支持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49
cnhjb_16|  楼主 | 2013-9-14 08:32 | 只看该作者
meng730507 发表于 2013-9-10 14:14
因继电器的动作时间并不是严格一致,导致最后断开的触点、承担了主要的断开电势,烧掉之后, 又转到下一个 ...

你好,传上原理图请帮我分析一下.继电器线圈端加有IN5819保护.图太大传不上.
另想换此种继电器是否保险呢?还需要加一些保护电路吗?

http://user.qzone.qq.com/81066300/infocenter#!app=4&via=QZ.HashRefresh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50
cnhjb_16|  楼主 | 2013-9-14 08:40 | 只看该作者
楼上的图有问题再传一个

QQ截图20130914081437.png (174.75 KB )

QQ截图20130914081437.png

QQ截图20130914082514.png (29.23 KB )

QQ截图20130914082514.png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51
cnhjb_16|  楼主 | 2013-9-14 09:00 | 只看该作者
chunyang 发表于 2013-9-10 18:06
每个都接当然不行了,触点并联都不行,何况单触点。

你好,请问我换大容量的继电器可以吗?见楼上的图片.还有你说每个继电器输出接一个独立的负载,6个同时动作不行,能说的详细点吗???已经在改产品,如果本身这个方案有问题,就白费工夫了.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52
Lgz2006| | 2013-9-14 09:10 | 只看该作者
cnhjb_16 发表于 2013-9-14 08:40
楼上的图有问题再传一个

可怕的解决方案,毫无科学态度技术思路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53
cnhjb_16|  楼主 | 2013-9-14 09:29 | 只看该作者
Lgz2006 发表于 2013-9-14 09:10
可怕的解决方案,毫无科学态度技术思路

你是说我这个控制继电器的电路有问题吗?能给我说的详细点吗,学习一下,谢谢!
老的产品也是用的这个电路,只是用了一个三极管,继电器换后,驱动电流不够加了一个三极管.先前用示波器测过继电器线圈端电压,12V电压稳的,只是在控制端电网过零的时候有个下跳,可未到继电器的释放电压.
进来的220V控制信号,是由软件控制3个L相切换时间间隔,保证一路关断的时间,再开启下一路.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54
Lgz2006| | 2013-9-14 09:36 | 只看该作者
第一个问题点:是下图这个意思吧(虽然楼主从未提到)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55
Lgz2006| | 2013-9-14 09:3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gz2006 于 2013-9-14 09:42 编辑

第二个问题点:对于电源负半周,将做哪些考虑?

顺带问一句:这个项目是由楼主负责的吗?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56
cnhjb_16|  楼主 | 2013-9-14 09:5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cnhjb_16 于 2013-9-14 14:33 编辑
Lgz2006 发表于 2013-9-14 09:36
第一个问题点:是下图这个意思吧(虽然楼主从未提到)


是这个意思,3个L相检测,有信号驱动6个继电器各带1个电机工作.
用的是交流光藕啊,图没画好,抱歉.电网负半周对与输出也没问题的,只是过零的时候有个下跳,所以光藕输出端加个RC延时电路,使电网过零的时候,三极管B极驱动信号保持住(很短时间就可以,用示波器可以看出,线圈端的电压,下跳到6V左右,未释放)
是本人负责的.主要做这个控制部分.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57
Lgz2006| | 2013-9-14 09:59 | 只看该作者
最严重的问题之一:左侧输入部分处理不够合理,“线圈端的电压,下跳到6V左右”不是一个可靠值!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58
cnhjb_16|  楼主 | 2013-9-14 10:09 | 只看该作者
Lgz2006 发表于 2013-9-14 09:59
最严重的问题之一:左侧输入部分处理不够合理,“线圈端的电压,下跳到6V左右”不是一个可靠值! ...

继电器吸上之后的输出触点的释放电压是很小的,可以看一下我上传的继电器资料.
你的意思是说线圈端电压降一半会影响输出触点的允许容量吗?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59
Lgz2006| | 2013-9-14 10:10 | 只看该作者
第三个问题点:后面的动作时间精度,容得了L1L2L3相位差时吗
第四个问题点:C1~C3作为保持,容量104明显不足,不能再大了吗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60
Lgz2006| | 2013-9-14 10:15 | 只看该作者
看45楼就行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发新帖 我要提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