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去耦电容在谐振频率以下为容性,阻抗就大了

[复制链接]
楼主: tiantianlianxi
手机看帖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跟帖
21
maychang| | 2013-10-7 14: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不亦心 发表于 2013-10-7 13:40
LZ同一个帖子多处发啊。。。。
顺便给LS各位大师的讲解配个图解。。。。
...

补充得非常非常及时。
在3楼Lgz2006画的就是此图。
当然此图更详细,不仅有同种材质不同容量,而且有不同材质的电容,更有具体阻抗数值。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2
maychang| | 2013-10-7 14:17 | 只看该作者
楼主应该下载此二图。
一幅图胜过千言。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3
Lgz2006| | 2013-10-7 15:19 | 只看该作者
不亦心弄2个破图太复杂太难看,还是咱的有正规又简练又具体还原创纯手工,一图值千金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收起 理由
不亦心 + 1 支持手工打造原生态作品。。。.
24
maychang| | 2013-10-7 15:27 | 只看该作者
没错。
纯手工打造的纯天然原创产品,千金难买啊!
机会难得,最后一天!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5
路过打酱油。。| | 2013-10-7 15:31 | 只看该作者
电容的高频等效模型才是最值钱的东西....

注意其中有C、L,ESR....等等。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6
maychang| | 2013-10-7 15:32 | 只看该作者
此帖稍稍讨论了一下电容的分布电感造成的影响。
哪位有意讨论讨论电感的分布电容会造成什么影响?
还有,变压器漏感和分布电容的影响?
更困难的,变压器制造工艺对漏感、分布电容等等的影响?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收起 理由
不亦心 + 5 大家都来讨论讨论这个吧,表示对这系列问题.
27
maychang| | 2013-10-7 15:48 | 只看该作者
路过打酱油。。 发表于 2013-10-7 15:31
电容的高频等效模型才是最值钱的东西....

注意其中有C、L,ESR....等等。

有个问题:
等效模型是怎么来的?
我以为,等效模型是根据电容的外部特性(即不亦心贴出的曲线,还有电压电流相位差等等)得出的,但我找不到历史纪录。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8
路过打酱油。。| | 2013-10-7 15:55 | 只看该作者
maychang 发表于 2013-10-7 15:48
有个问题:
等效模型是怎么来的?
我以为,等效模型是根据电容的外部特性(即不亦心贴出的曲线,还有电压 ...

C是原来的C,
L是导线和极板等的分布电感,
ESR是介质损耗等效串联电阻和导线以及连接和极板电阻的串联。
一般还会考虑漏电流所对应的并联电阻。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9
Lgz2006| | 2013-10-7 16:00 | 只看该作者
一般应用范畴,这种工程图就够了,也许电工永远也不可能知道万分完美的等效模型,而只知道特性阻抗的手册值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30
路过打酱油。。| | 2013-10-7 16:01 | 只看该作者
关于ESR,给几个理想式子:

不考虑L的电容阻抗

Z = 1/(jωC(1-jk)) + R
   = 1/(jωC(k²+1)) + k/(ωC(k²+1)) + R

其中,k是介质损耗因子,R是上贴说的“导线以及连接和极板电阻”,明显

ESR = k/(ωC(k²+1)) + R

tg(δ) = ωC(k²+1)(k/(ωC(k²+1)) + R)
       = k + ωRC(k²+1)

其中δ为总的损耗角(tg(δ)是总的损耗因子)。

加入L,考虑非理想因素,便得相应的曲线。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31
路过打酱油。。| | 2013-10-7 16:04 | 只看该作者
Lgz2006 发表于 2013-10-7 16:00
一般应用范畴,这种工程图就够了,也许电工永远也不可能知道万分完美的等效模型,而只知道特性阻抗的手册值 ...

没有模型,就没有分析,故也不可能有设计。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32
路过打酱油。。| | 2013-10-7 16:06 | 只看该作者
简单给个直接的道理:

没有模型,就别谈仿真了。这里用仿真的还真不少。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33
Lgz2006| | 2013-10-7 16:10 | 只看该作者
譬如,我的设计就要一个:阻抗绝对值。截取手册特性图数据,足够,满足,完成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34
maychang| | 2013-10-7 16:14 | 只看该作者
路过打酱油。。 发表于 2013-10-7 15:55
C是原来的C,
L是导线和极板等的分布电感,
ESR是介质损耗等效串联电阻和导线以及连接和极板电阻的串联。 ...

我说“等效模型是怎么来的?”,意思是:
等效模型是从实验测量数据得到的,还是从电工理论推导出来的?
不亦心贴出的曲线,当然是测量的结果,但等效模型是否也是测量的结果?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35
路过打酱油。。| | 2013-10-7 16:19 | 只看该作者
maychang 发表于 2013-10-7 16:14
我说“等效模型是怎么来的?”,意思是:
等效模型是从实验测量数据得到的,还是从电工理论推导出来的?
...

是从电容的基本材料和结构分析而来。当然其必须在一定误差范围内符合实测数据。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36
不亦心| | 2013-10-7 16:28 | 只看该作者
感觉应该是先有实测数据而后为寻找原因才“从电容的基本材料和结构分析”总结提炼出模型。。。。
对于应用工程而言,应该极少会用酱油那一坨公式。。。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评论
maychang 2013-10-7 16:37 回复TA
工程上当然是使用你贴出来的曲线,那已经足够了。 
37
luofeng2g| | 2013-10-7 16:30 | 只看该作者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38
maychang| | 2013-10-7 16:36 | 只看该作者
路过打酱油。。 发表于 2013-10-7 16:19
是从电容的基本材料和结构分析而来。当然其必须在一定误差范围内符合实测数据。
...

“电容的基本材料”无非是绝缘介质和电极材料。
材料的tg(δ),显然是测量出来的。
我觉得,很可能模型的建立,是个反覆多次的过程。最初当然是发现实际测量的数据与理想模型有偏差,然后提出若干可能的非理想模型。这些非理想模型是否成立,当然要靠实验验证。重新设计各种各样的实验试图验证这些模型,符合实验结果的就被大家接受,不符合实验结果的就被抛弃。甚至有可能已被大家接受的模型又被发现不符合新发现的实验结果,那就要建立新的模型,或者是修改原有的模型。如此反覆多次,才形成当前大家使用的等效模型。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39
路过打酱油。。| | 2013-10-7 16:38 | 只看该作者
不亦心 发表于 2013-10-7 16:28
感觉应该是先有实测数据而后为寻找原因才“从电容的基本材料和结构分析”总结提炼出模型。。。。
对于应用 ...

电容的机构——LC串联,看不出来?

导线、极板以及其连接都有电阻,这不知道?

当然,那个介质损耗似乎有点勉为其难....

学点《电磁学》吧!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40
maychang| | 2013-10-7 16:39 | 只看该作者
换个角度考虑,30楼路过兄那些公式,是怎么来的?
愚意以为,仍然是从实验测量出的数据总结出来的。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发新帖 我要提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