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知识] 高精度温度控制方法

[复制链接]
8422|46
qzlbwang 发表于 2013-11-29 18:09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说得对!PID算法输出的是模拟量,而楼主看来用的是开关量,怪不得呢,呵呵,这能算PID控制吗?
其实,就象楼上说的,由于温度控制的热惯性很大(时间常数很大),所以完全可以用导通几个周波和截止几个周波的办法来模拟输出的模拟量(比如说导通2个周波截止8个周波就等效于输出的“开度”是20%)。市场上的温度控制仪表都是这样做的(甚至是继电器输出的都这样做:控制输出的导通/关断比来模拟“开度”,只要周期远小于热时间常数)。所以说只要正确使用PID,并且设置合理的参数,是完全可以做好的。
shenyunfei 发表于 2013-11-29 18:32 | 显示全部楼层
你从微观上看,一秒钟内,可控硅也有100个加热周期啊,你再用PWM的概念去控制就行,也就是加热周期定为1秒,其中开通多少毫秒根据PID定,关键是PID要做好
leehp 发表于 2013-11-29 19:18 | 显示全部楼层
1℃的控制精度是非常容易达到的,买一个通用的温控器就能实现,不到200块。
奔牛滚滚 发表于 2013-11-29 19:28 | 显示全部楼层
主要是参数不好调,我卖了pid控制的温控仪,还是有5度的过冲。
lirunze 发表于 2013-11-29 19:36 | 显示全部楼层
1度精度是不难控制的啊
lirunze 发表于 2013-11-29 19:36 | 显示全部楼层
1度精度是不难控制的啊
黄小俊 发表于 2013-11-29 20:05 | 显示全部楼层
leehp 发表于 2013-11-29 20:59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要是嫌超调过高,可以延长积分时间,或者把积分环节取消即可。但那样到达控制温度的时间就会变长。
zjp8683463 发表于 2013-11-29 23:04 | 显示全部楼层
温度控制基本不要加D参数
dsp8051 发表于 2013-11-30 00:09 | 显示全部楼层
单片机控温精度可以很高。我的系统可以精确到0.1度(可控硅),0.5度(开关量)。用模糊算法自适应性很好。
dsp8051 发表于 2013-11-30 00:18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同控温系统里的加温惯性不同或同一系统加温对象不同,PID常数变化很大,这就需要智能模糊控制。
nongfuxu 发表于 2013-11-30 08:43 | 显示全部楼层
温度有很大延迟,造成了温度的不可控情况。

除了测量部分的精度要求外,关键是控温算法。比方常见的PID。若是大惯性迟后控制,需要用专门算法来解决。
yhsy1002 发表于 2013-11-30 23:26 | 显示全部楼层
5_0_5 发表于 2013-12-1 01:22 | 显示全部楼层
PID调节中的超调现象及防超调方法:
http://www.docin.com/p-259740994.html
adef_13 发表于 2013-12-1 11:55 | 显示全部楼层
路过看看
adef_13 发表于 2013-12-1 13:28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想学PID。加油
gx_huang 发表于 2013-12-1 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5_0_5 发表于 2013-12-1 01:22
PID调节中的超调现象及防超调方法:
http://www.docin.com/p-259740994.html

**里的描述,适合超调比较大的情形,比如设定500度,过冲30度。
如果过冲5度,想改善很难的,对于固定场合,软件可以想办法。
gx_huang 发表于 2013-12-1 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5_0_5 发表于 2013-12-1 01:22
PID调节中的超调现象及防超调方法:
http://www.docin.com/p-259740994.html

**里的描述,适合超调比较大的情形,比如设定500度,过冲30度。
如果过冲5度,想改善很难的,对于固定场合,软件可以想办法。
简博易达 发表于 2013-12-23 07: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简博易达 于 2013-12-23 07:49 编辑

纠结,? 发热体加一个探头(粗略检测),被加热物体附近加个探头(精确),再进行运算,算法没有环境影响大(了解环境做的试验会很麻烦)。
yucf2002 发表于 2013-12-25 10:17 | 显示全部楼层
铝铸件本身热惯性大,不好控制。如果是对周围环境加热,可以考虑换成加热丝的。如果是对铝铸件本身温度有要求,可以考虑内部加热丝换成多段,结合PID,应该可以减小过冲。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在线客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