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时钟芯片精度的几个因素
1.晶体的误差影响。道理很简单,5PPM的肯定比20PPM的晶体好,实际上是晶体离散性的问题。
2.时钟芯片的误差影响。当前市面上的一些RTC内部是有匹配电容的,如达拉斯DS1302,PCF8563等。如果这个RTC内部电容的一致性不好,就会影响的时钟的精度。大家都知道晶振旁边的两个电容具有微调的作用,如果芯片内部的电容一致性不好,自然会出现有的快有的慢的现象。受生产工艺等因素的影响,如果是国内仿的RTC内部电容的一致性会比较差,正品的价格都比较高,如DS1302一片的价格在3.5-4元*币。也有内部不带电容的RTC,这种RTC匹配电容完全由外部晶体两旁的电容决定,如威帆电子SD2068,芯片本身一致性就很好,因为RTC内部没有电容,不用考虑内部电容对精度的影响了,批量生产只要控制好外部电容就可以了,这个从采购上很好解决,电容的误差一般在0.5pf左右,这样晶振两边的电容加起来误差最大也就是1pf,1pf的电容对精度的影响不到6PPM,如果选择5PPM的晶体,外部的晶振和电容加起来的影响可以控制在10PPM内,10PPM一天的误差是850ms,即0.8s不到1秒。
3.温度的影响。晶体在不同的温度下的误差是不一样的,在购买晶体时5PPM或20PPM的精度指标是表示常温下的精度,通常是指25°C,温度过高或者过低都会使晶体振荡频率变慢,因为晶体的温度特性是一个开口向下的抛物线,25°C是抛物线的顶点,顶点就是最大值,两端的数值都是小于顶点的,故温度高或者低对走时的影响都是变慢。温度的影响无法避免,这是由晶体的温度特性决定的。但是可以做温度补偿,市面上也有带温度补偿的RTC,价格自然是比较高了。如果产品用于15-35°C不做温度补偿也没有什么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