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hjz007 于 2014-6-20 09:07 编辑
tangcui0613 发表于 2014-6-19 20:43 
我现在也迷茫啊 那应该学什么好呢
其实,现在工程师不好混,就是所谓的结构性问题。
中国出现一个大的单片机群体,而日本和美国又要把这些初级技术应用的需求转移到印度等南亚地区去。
大量买个电脑就可以干的“单片机毕业生”出现,内挤外抽,以单片机为主要技术的初级应用将面临比较大的压力。
中国ZF其实也感觉到这种压力,一而再再而三地降低创业门槛,其实是挖坑给那些处于困境中的工程师跳。
其实成立公司创业的成本并没有减少。以前可以搞个体户,现在成立公司都简化了,个体户没法搞了。
但无论如何,成立公司的成本都是很高的,ZF宣传得好像公司运作不要花钱似的,这是非常不负责任的做法。
成立公司,现在只是登记简化,工商,消防,公安,城管,税务,工会,科技局,劳动局,残联....所有的单位都等着从你这里掏点呢。活罪难受啊。
没有点积蓄,搞创业就是玩“自残”。对没有“富爸爸”做底的打工仔创业,大部分人是会死得很惨。
安倍把日本在中国的产业慢慢转移,已经开始了两三年了,效果已经出现,再过个两三年,效果就会比较明显。
我楼地下一个做咖啡机之类的小电器的日本企业,主要的技术就是单片机,以前有6000多人,听说现在只有800多人,都是由于钓鱼岛问题转移到海外去了。
但你不要只看到这6000人没有了,这个企业配套的企业也没有了,比如五金,模具,开关按键,包装,运输,塑胶,电镀化工等配套加起来,可能远远超过6000人。
这个影响还是很大的。一旦东南亚的产业链起来了,中国的成本压力继续涨,人口老龄化逐渐出现,就业压力会是空前的。
中国玩单片机的优势并不是人才或者技术,而是产业链。比如买个开关,买个电感都很方便,也便宜,做个PCB,都已经成本很低了(比如做个PCB板,才50元,赚的是靠环境污染),这个以后印度,马来西亚,印尼逐渐产业化以后,中国就失去优势了。这个产业化也很快,5到10年就有规模效果了。所以日本美国这招是很阴的,而且确实很有效。
五六年前就开始出现国外的东西比中国内地的便宜。我常去香港采购,现在禁止了。你说进口的国外比国内便宜还好理解,其实出口的也是国内比国外贵。很多电子产品都是卖国内比卖国外贵,而且贵很多。我不懂经济学,但我可以认定,这种现象是不正常的,就像毒瘤,慢慢就会破坏整个经济的机体。我现在的理想就是多赚钱,到时把小孩弄出国外去...算是以不变应万变吧
当中国经济增长降低到5%的时候,我估计社会问题就会很尖锐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