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定理] 基本共射放大器输入阻抗

[复制链接]
1808|8
 楼主| xukun977 发表于 2014-8-7 09:4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众所周知,一般研究电路时,都是先来个理论上的predicted,然后有条件就来个仿真器的simulated,最后来个实验室的measured,最好的情形是以上三者得到的结果大致相同。

当然了,三者顺序不绝对,比如经常是测的"反常"数据,被迫再理论上的推理研究。

但无论是哪一种情形,理论所扮演的角色,都是为最终实测结果服务的,提供解释说明。
否则,这个理论,只能叫"空洞理论"。

共射放大器就是一个好的例子,教科书上这么写,许多人也坚信,RL与Zin无关!
为什么实际上是这样的:



注:图中曲线采用了类似波特图的折线近似,实际曲线是平滑过渡的。

注:本贴不谈理想模型,一堆没用的空头大道理,哪有时间听啊?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jz0095 发表于 2014-8-7 12: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jz0095 于 2014-8-7 12:39 编辑
许多人也坚信,RL与Zin无关!

许多人坚信,是“RL与Zin无关,还是Zin与RL无关”?
导师908 发表于 2014-8-7 14:37 | 显示全部楼层
低频小信号当然无关。

如果考虑分布电容就有关系了。

评论

低频直流参数这是。  发表于 2014-8-7 16:01
manbo789 发表于 2014-8-7 14:52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这个图是怎么画出来的?输入阻抗是怎么测量的?
 楼主| xukun977 发表于 2014-8-7 15:57 | 显示全部楼层
晶体管的许多参数都是用脉冲法测量的,如hFE,我们个人一般都没有这个条件。
所以只能借用别人的实验结果,下图是TI的晶体管电路设计一书中给的典型曲线:




这个曲线,与理论预测相一致,后面再说。
图中横坐标是负载电阻大小,纵坐标是Zin。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楼主| xukun977 发表于 2014-8-7 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般讲设计的书都要求读者懂微积分,矩阵,信号等知识。
但人家侧重于实际的书,基本要求很变态--1.看到过actual晶体管,2.手头有晶体管datasheet。

pjy 发表于 2014-8-7 16: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期待xukun977的大作......
 楼主| xukun977 发表于 2014-8-7 16:12 | 显示全部楼层
普通方法不能测,如果RL直接接在VCC上,当RL从几欧姆变化到几十兆欧姆,晶体管静态工作点都变了,甚至管子无法工作在线性区了。

cjjjden 发表于 2014-8-8 11:12 | 显示全部楼层
教科书上RL是通过电容耦合到晶体管集电极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个人签名:模电讨论兴趣小组群微信号:xukun977

1897

主题

22577

帖子

295

粉丝
快速回复 在线客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