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P问世以来,以其强大的功能、合理的*已经被设计者广泛应用。但不同于FPGA器件的是,DSP并不是为现场可编程而开发的,因此,在嵌入了DSP器件的产品中,如果需要对产品性能进行升级而需要升级程序时,往往会由于现场可编程能力缺乏,而给用户造成麻烦。本文以TI公司的54系列DSP为例,通过对DSP开发过程的分析和代码生成机理的深入研究,找到了一种对DSP器件进行现场编程的方法。
1 54x DSP的开发
CCS集成开发环境是TI公司针对其全系列DSP开发的仿真编译器,可开发目前TI公司几乎所有类型的DSP芯片。在CCS集成开发环境下,54x DSP的开发一般分为以下几个步骤:程序编写、程序编译、COFF文件生成、仿真运行、HEX文件生成、程序存储器烧写和上机运行等,具体流程如图1所示。
在源程序正确的情况下,可编译生成COFF(common()bject File Format)文件,其后缀为.out,可用于进行硬件仿真运行,但不能直接作为程序烧写。如果要将程序写入DSP的外部程序存储器,首先要根据.out文件生成HEX文件。
HEX文件的生成需要调用专用的生成程序HEX500,在WIN32环境下执行HEX500*.cmd命令,生成需要的*.hex文件。按照命令文件*.cmd中的选项,可设置存储器的类型、位数、起始地址,程序的人口地址、引导方式和hex文件的格式等。下面是一段用串口对8位串行EOPROM进行引导的命令文件的例子。
123.out /*输入文件名*/
-i /*INTEL格式*/
-map 123.mxp
-o 123.hex /*输出文件名*/
-memwidth 8 /*8位存储器*/
-romwidth 8 /*输出文件为字节*/
-bcrotorg 0x0000 /*外部存储器开始地址*/
-bootorg serial /*串口装载*/
-e_main /*主程序人口*/
SECTI()NS
{.text;boot
} /*整个程序作为一段引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