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最简单的就是,信号源Us(含内阻Zs)接入特征阻抗为Zs的传输线,然后此传输线再接入到特征阻抗为Z0的传输线。这样,“反射”是有了(应该说被造出来了),但现实一定是如此吗?那根被“造出来”的传输线的特征阻抗一定就是Zs?如果不是Zs,是不是还要去再“造”一根传输线?
既然都已经明确了是个集总电路的接入,还去自寻烦恼? 你把讨论的模型复杂化了。Zs接Z0=Zs的传输线只起到将源输出参考面移到该传输线的末端,其戴维南等效电路仍是没有该传输线的源。整个电路模型仍是Zs接不同Z0的传输线。 强调集总电路存在反射,不是自寻烦恼,而是有应用为支撑的。例如,网络分析仪测量元件的阻抗,是以测量反射系数为基础的。测量时,参考面校准到元件的根部。反射的第一个产物是参考面的合成电压,该合成电压不需要空间产生。反射量可以通过定向耦合器分离出来;也可以通过合成电压的高低计算出来,即集总、无空间可以有反射。 “分压”是处理手段,原理、概念是另一回事。
入射和反射都是有方向的,如果是三维空间的话入射和反射还不一定是呈一百八十度反向关系。我们都知道,集总电路模型是不具备空间维度的,那么其内的“入射”和“反射”的“图像”是怎样的?注意,别拿个电路图来比划,那图只是集总电路模型的可视图形表示之一,非唯一。 在电路中,入射和反射的方向是沿导线定的。没有空间维度的集总入、反射结果是:合成量,U=ui+ur, I=Ii-Ir。ui、Ii 可知,反射量可以计算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