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r /><br />背景:前端采集数据,数据量较大,但运算量很小,经芯片处理后转发至以太网上传输,以下两种方案哪个会更好些,考虑成本、开发周期、功耗、技术难度等因素<br /><br />1.单片机mega128L+RTL8019AS(TCP/ip协议采用zlip协议,现已软件编译通过,SRam不够,需外扩RAM空间);<br /><br />2.LPC2364(自带MAC接口)+linux操作系统,以前为接触linux,难度可能较大)且带以太网接口的arm芯片好像价格都很贵!<br /><br />3.arm7(lpc2132)+RTL8019AS+uIP(或LWIP、zlip),lpc2132:16K RAM,64K Flash,64pin,28¥;这个方案选的arm价格应足够低?不知道有没有更便宜的arm7芯片?) <br /><br /> 请问这几个方案可以吗?哪个更好些?<br /><br /> 第1个方案实现可能会很简单,那个TCP/IP协议栈也调了一段时间,那单片机也很熟悉,但这个方案会不会对性能有影响?<br /> 第2个方案由于操作系统带协议,可以省去很多编程上的工作量,但是以前没用过操作系统,linux也没接触过,但如果性能等各方面优越的话也是可以采纳的,有信心做好。<br /> 第3个方案仍然是用了以太网控制器,而且功耗较1的大,但ARM7在速度和稳定性上会有提升。<br /><br /> 不知各位有什么建议?或者能不能提供一些更好的方案?<br /><br />在这先谢谢各位了!<br /> <br /> <br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