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ZLG-ARM]

拉不出屎怪地球引力不够

[复制链接]
2208|6
手机看帖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跟帖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masashinakayama|  楼主 | 2007-4-29 15: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老实说zlg在回答问题这方面已经做的比别人强多了。
如果大家觉得有更好的支持不妨拿出来亮亮,同时说一下他们的产品价格大约是多少。
zlg是一个成功的商人,也是一个对电子行业发展有相当贡献的人。没有EasyARM2104,很多人(包括我)还不知道arm是什么呢。
如果一个硬件工程师遇到问题没有独立的思考能力,动不动就到处问人,相信技术水平也不会迅速提高。
建议zlg卖产品的时候另外推出包括完善技术支持的“企业版”服务,相应价格也同现在的“经济版”相区分。
卖服务有什么不可以的?也许我们以前忽视了这一点,如果类似的企业只追求硬件雷同,不追求服务和支持上的进步,永远是皮包工厂的做法。

相关帖子

沙发
arm000| | 2007-4-29 15:56 | 只看该作者

由于周老师的努力,arm在中国提前普及好几年啊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板凳
luhuaren| | 2007-4-29 16:16 | 只看该作者

re

我05年买的2200的板子,基本没用什么服务,也基本没在BBS上问过,主要是文档写的好,程序注释清晰..同时也看过别家公司开发板的例程,相比之下...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地板
lpc2214| | 2007-4-29 16:18 | 只看该作者

其实大家都不容易!

我们学习一个新东西,过程之中当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自己能解决的就解决了,解决不了的就上来问,也不可非议。

我觉得BBS上面出现“质疑周工”的话是正常的,没有才不正常呢,这说明BBS这里人气旺啊。每人经历不一样,错误原因不一样,当然会有暂时不能解决的不高兴的时候,大家包括zlg公司人员应该也应当不要介意~~__~~。

其次,zlg每天面对这么多问题,说实话肯定不可能照顾好每一个人!!!我希望大家每个人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知道的就参与讨论,毕竟有这么一个供大家交流探讨提高的场所,实属不易。

zlg为什么不多招聘些有能力的人参与BBS讨论呢?是不是有本事的人不屑于回答这些问题呢?

说实话,出教材,出硬件,出板子,还有这个BBS论坛售后服务,zlg为ARM在中国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鄙人非zlg托儿。。。。只不过实话实说而已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5
armstuff| | 2007-4-29 16:22 | 只看该作者

re

那只是你需要靠zlg来了解什么是arm吧,市面n多arm开发板。
我开始上手是三星44b0,2410。zlg只是个商人。公司经营策略不同而已。
不见得他就免费那么好人积极回答你的问题,看心情。
但是学习arm是要多看代码,多思考,多问。浮躁是不行的。
但是问题,很多时候问的问题别人不一定懂,但是多看,多思考,时间久了就贯通了。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6
mcuatmel| | 2007-4-29 16:40 | 只看该作者

说实话,老周的贡献是巨大的!

他不只是在ARM上,让大家走了不少捷径,在其它方面也有,试问有哪家译过那么多E文的电子文档并公开的?他的这一做法另多少工程师省了n多时间!
可就是有一点我一直没看懂也是我没理解的:他的所有软件或是开发板的代码申请了什么知识产权专利,使用他的代码要经过他的同意并可能还要付一定的费用,当然,如果是如USB,网口,CAN等模块的收费倒也没什么,好像他公布的都要收费,很简单的例程也要。这就不大好了,本来例程是让人学习的,可学了之后又不让人用就不大合适了。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7
zlg315| | 2007-4-30 07:20 | 只看该作者

基本代码是没有版权的,千万不要误会!

    我们之所以对重要软件保留版权,主要是为尊重知识的客户提供深入的服务,帮助客户快速、可靠地开发出产品。
    比方,有某一客户使用了我们公司的“库文件”之后,他们的开发工程师不用将精力过多地放在ARM底层硬件和了解寄存器的细节上了,开发者只需要知道管脚的功能即可开发基于ARM的产品,我们已经将底层和总将全部做好了,用户只需要关注相关的行业应用即可。
    库文件的提供形式有两种,一种是直接购买MiniARM系列工控模块,二是与我们直接洽谈需要哪些软件包库文件,我们将按照客户的需求裁减好软件包库文件,然后根据客户的批量来收费并提供库文件给客户自己拷贝加入到产品之中,当然已经是全部加密好了的(结合了软硬件相结合的加密方式,即用户需要同时在每一块板子上加一个加密器件),用户不要试图解密,那是徒劳的!
    与此同时我们还提供整机的硬件设计服务,比如,各种数据采集模拟电路,我们具备非常完美的测试条件和可靠性测试环境,用我们的经验为您服务。
    为什么我们一直没有尝试推出上述服务呢?我们的用户习惯什么都自己开发、什么都免费已经太久了,这也是很多用户“发不了财”的主要原因。为什么短短的几年我们却能够高速发展?主要是全方位足够的投入,连续几年来我们每年的投入都是惊人的,而且尽量增加了100多位开发人员,所以今年下半年我们对于客户的服务投入将会更大。但是大家是否明白一个真正能够做开发和技术支持的人才的培养周期有多长?2-3年。
    俗话说:没有耕耘哪有收获!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发新帖 我要提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317

主题

1957

帖子

4

粉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