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定理] 三极管之简易恒流源疑问

[复制链接]
5762|53
 楼主| KKroom 发表于 2016-8-23 23:44 | 显示全部楼层
lai832 发表于 2016-8-23 14:06
模拟电路精度完全可以控制改良。

(昨天看的图,忘位置,下面描述中:左边三极管为Q2,右边为Q1)

谢谢,是一个好思路。
lai832 发表于 2016-8-24 01:43 | 显示全部楼层
KKroom 发表于 2016-8-23 23:38
跟别人讨论后,得到改进此电路的一种方式,能较精确的恒流,就是原来的图里,R1上端再串接一个电阻R2,然后 ...

你VCC是变化的??????变化的就没办法控制Ibq1+Icqw2 = Ir1,  所以加一级稳压是会改善很多的.

中心思想是:控制好Ibq1流过Re值  与 I的比例,
zyj9490 发表于 2016-8-24 12:30 | 显示全部楼层
要获量真正恒流(不随VCC变化),可用431,V/I放大器,固定住RE二端的电压,就可做到,原电路为何这么差,因为不是深度负反馈。仅凭RE那点阻值不行,可以分析AF。就明白,电流受VCC控制。

评论

谢谢  发表于 2016-8-24 23:45
zyj9490 发表于 2016-8-24 12:34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正不受VCC控制的恒流电路。原电路性能不行的原因,上楼已说明。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Lgz2006 发表于 2016-8-24 12:4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king5555 发表于 2016-8-23 08:18
等于什么也没讲。集极电流越大则Vbe也略大。完全是线性的,因为两个基极电流一直存在,Ib1从未被切断。当 ...

“Ib1从未被切断”一一该限流电路从未打算切断谁。
“等于什么也没讲”一一该电路本来只是限流之用,某书或某人为叙述的方便,不够恰当地借用“恒流”一词,以讹传讹便作“恒流源”了一一23L头一句就是揭示了这一点。
摸摸 发表于 2016-8-24 16:05 | 显示全部楼层
三极管做的恒流源,都不会很稳定,如果能做得稳定的话,还要运放做什么.
用三极管做这个东西,主要是使用Ib和三极管的直流放大倍数hFE值.设想当Ib固定,hFE值固定,则Ic为两者的乘积.
当然这只是理想情况下的,但是三极管也有内阻,稳压二极管也有内阻,也就是说Ib多少有点变化,另外根据Ic的变化,hFE也会变,最后就是,三极管的Vce不一样,hFE也不一样,而在这个电路中,Vce是可能会变的,也造成了hFE的变化.
电子0 发表于 2016-8-25 22:46 | 显示全部楼层
摸摸 发表于 2016-8-23 00:03
一般允许偷懒的情况下我是这样接的.

才两个元件.

这个图的原理是怎样的?网上查不到@摸摸   
lai832 发表于 2016-8-27 22:34 | 显示全部楼层
1.这个电路只是粗放的恒流-------控制精度关键在主三极管的IB要小/即放大倍数B要大,Re上尽可能不要有IB流过,比例越大,精度越低
2.这样接主要是成本等原因,加431等方法可以直接跳过,改电路,
3.主三极管的Rb供电范围也是影响精度的主要原因之一;   供电越大,主三极管IB越大(当然控制三极管会吸掉大部份)
4.三极管的B范围过宽也是原因之一

了解电路的优缺点,利用优点   避开缺点才是硬道理.
如果达不到请搭更合适的电路
电子0 发表于 2016-9-21 23: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电子0 于 2016-9-21 23:29 编辑

楼主的图是否会出现过流后不能关断的情况?
像下面一样,关了又打开了

https://bbs.21ic.com/icview-1629978-1-1.html
ayl439 发表于 2016-10-31 22:26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在线客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