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接到的奇葩需求

[复制链接]
25537|82
maychang 发表于 2016-8-27 00:03 | 显示全部楼层
PowerAnts 发表于 2016-8-26 22:38
用线性工作的压控电流源,也许更容易实现一些

就像电子负载里面的那种?
比PWM工作的方案复杂,但线性肯定比较好。
290399937 发表于 2016-8-27 07:5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路:电阻10K串联MOS ,AD检测对方用的多少分压电阻(或者恒流值)。
第二路:电阻1K串联MOS      AD检测对方用 多少恒流值 或是简单分压测量.
第三路:  以实际NTC电阻值,根据实际对方测量方法算出应该输出多少电压。通过da直接输出对应电压。。。。。

个人想法。方法不对请指正O(∩_∩)O谢谢
int8 发表于 2016-8-27 08:0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至少你要知道对方的测温电路是什么样的 才好研究对策  拆一个看看
GavinZ 发表于 2016-8-27 09:2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压控恒流源的方案想比较基于可编程变阻器的方案更复杂,它得需要采集电压、电流,闭环控制,优点就是精度可以很高。
变阻器的是开环,精度依赖器件,不需要adc和dac。

这要求是很奇怪,不能整体设计,各自孤立,才出现了这种事儿。
GavinZ 发表于 2016-8-27 09:29 | 显示全部楼层
fluke的校准器手册里有框图,叫做active resistor
有源负载是单极性,热电阻没极性。
GavinZ 发表于 2016-8-27 09:31 | 显示全部楼层
热电阻的激励电流不应该很大,所以应该用压控恒流源,而不用mosfet的active load
dwdsp 发表于 2016-8-27 09:32 | 显示全部楼层
数字电位器啊
huangqi412 发表于 2016-8-27 09:36 | 显示全部楼层
热敏电阻指数变化 范围超大的说,从几十欧到几百K
PowerAnts 发表于 2016-8-27 09:37 | 显示全部楼层
maychang 发表于 2016-8-27 00:03
就像电子负载里面的那种?
比PWM工作的方案复杂,但线性肯定比较好。

嗯,要是能拿到客户设备的接口电路(NTC的上分压限流电阻值及供电电压)的话,用直接DA,运放做个射随器输出一个电压即可,把NTC的上分压电阻当成负载,一般是几K~几十K的电阻,通用运放都有这个驱动能力。
huangqi412 发表于 2016-8-27 09:37 | 显示全部楼层
精度0.1%具体是指?  温度?还是电阻?  
huangqi412 发表于 2016-8-27 09:40 | 显示全部楼层
PowerAnts 发表于 2016-8-26 11:29
刚刚做的EXCEL图表,以12K的NTC为例,若要求温度范围-20~85度,则阻值变化1704倍,85度附近的分辩率要求 ...

蚂蚁哥 如果是DA, 用热敏电阻的都是慢速的,  音频DA是不是可以。那个貌似都24位吧
huangqi412 发表于 2016-8-27 09:47 | 显示全部楼层
yytdragon 发表于 2016-8-26 16:34
RT表是知道的,但R-V表肯定是不给的

拆机    就知道
PowerAnts 发表于 2016-8-27 10:58 | 显示全部楼层
huangqi412 发表于 2016-8-27 09:40
蚂蚁哥 如果是DA, 用热敏电阻的都是慢速的,  音频DA是不是可以。那个貌似都24位吧
...

音频DAC位数高,速率也还行,但好像都是内置参考源。不知道精度如何,楼主连千分之一都不满足。

PS:音频DAC对精度要求不高,对长年飘移好像也没严格要求,最次的情况只要几秒钟内不乱就行了(只要基准不忽变而是缓变),恐怕还没人能听出来
xuyaqi 发表于 2016-8-27 14:49 | 显示全部楼层
对方如何测电阻还不是测电压,你就按他的测量要求输出电压。
宋业科 发表于 2016-8-27 18:26 | 显示全部楼层
你搜隔离栅看看。
玄德 发表于 2016-8-27 21:58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输出电压靠谱。

既然测温电阻是外接,测电压还不容易吗?
做R-V对应表很难吗?


wh6ic 发表于 2016-8-28 09:09 | 显示全部楼层
争论那么久,怎么就没有人想到: 批量生产,接热敏电阻的货色,哪家的精度够胆子说能做到千分之一?!!是楼猪太奇葩了吧。
没有RV表,实在是拆不了用户的表计。可以去实测一下接头的短路电流,再拆一粒设备上装配的热敏电阻测一测,不就有了?
拿两个低位数的数字电位器拼成高位数可变电阻,可以用一个500K的256档DP, 串一个2K的256档DP, 大概可以模拟出一个14位分辨率的DP出来吧。真怕精度不够用,加一个60度的恒温盒,把两个DP装在里面,基本可以保证稳定性了。

评论

关于NTC的精度问题,18楼早已提出过  发表于 2016-8-28 14:32
shichaogang 发表于 2016-8-28 20:51 | 显示全部楼层
对方热敏电阻另一端应该是接地的,这一端用用个电阻上拉,对接的地方是这两个电阻的分压信号,采样结合NTC温度表就知道对方热敏电阻的温度值了。
摸摸 发表于 2016-8-30 14:3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按这么说,还不如里面加热一个NTC。
ar_dong 发表于 2016-8-30 19:54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觉光耦可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在线客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