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Z帖子中几个观点需要认真商榷:
一。FLASH技术的应用。那个时候单片机还是NXP 8751的天下呢。后来ATMEL退出了89C51是FLASH的了;领导了技术的潮流。
:比较早做FLASH的应该是SST吧
二。RISC核的应用。当大多数半导体厂家把自己的单片机升级成FLASH以后(少数台湾厂家除外)。ATMEL又率先退出了RISC结构的AVR单片机,把8位机的速度提升了一个台阶。
:肯定是ATMEL率先推出了RISC结构的AVR,MCHP,TI,MOTO,NXP等等肯定没有也不可能推出RISC结构的AVR,至于速度嘛,我就不比较了,因为厂家太多,比较标准也很多,不知道怎么比较才算合理。
三。MEGA系列。随后PIC,430也纷纷搞自己的RISC的芯片。ATMEL又率先退出了SYSTEM ON CHIP的理念,给AVR单片机(8515)添加配置(比较器,AD,BOD,看门狗等等)。再次领到行业。
:PIC的RISC推向市场商业化时,MEGA好像还没出生呢!?至于SYSTEM ON CHIP,哥们,你好好查查8515商业化的时间和别的厂家,例如PIC,MSP430等等商业化的时间再确定吧,似乎MEGA本来就晚生了很久。
四。当ARM出现的时候谁也不会想到作为高端的32位芯片会冲击8位机的市场。ATMEL又率先推出了自己的32核的芯片AVR32但是此时的ATMEL已经缺乏了创业时候的激情。技术上固步自封,市场应变能力的下降。使好好的一个32位产品几乎胎死腹中。
:俺32位用的比较少,不过MOTO的32位早就有了是事实...
五。如今NXP,芯唐携手ARM公司。推出全新的M0系列32位芯片的时候,真不知道ATMEL那什么去抗争。目前在大敌当前的时候,ATMEL又搞起来客户管理,价格管制。搞的市场上缺货,炒货,涨价阴风不断。真是亲者痛,仇者快!
:ATMEL有XMEAG系列啊,呵呵,不过价格,炒货等事情确实是干的很混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