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青储自控系统的研发讨论

[复制链接]
1842|0
农机青储自控系统的研发旨在提升青储作业的智能化水平和效率,减少人工操作强度,并实现节能降耗。下面我将结合技术原理、系统构成、节能控制和未来展望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智能控制与自动化技术
  • ​CAN总线通信技术​​:目前的青储机遥控系统多采用​​CAN总线​​与机载控制器连接,并集成无线数据传输模块(如蓝牙)。这种方式无需改动原车线路,安装便捷,能实现双人遥控操作,有助于减少割台撞击和物料抛洒。
  • ​光栅传感器电子围栏​​:一些先进的系统通过在跟随的斗车四周安装​​多个光栅传感器​​形成电子围栏。当青贮料喷洒出斗车触发任何光栅传感器报警时,控制器能根据触发传感器的方位信息(目标方向信息),自动调整青贮机的​​抛料筒回转角度​​或​​抛料导向板油缸​​的伸缩,从而修正喷洒姿态,确保青贮料准确落入斗车内。这种方法成本较低,且不受光照条件影响。

二、节能控制技术青储机在工作时,发动机转速与液压设备排量的匹配直接影响能耗。
  • ​功率匹配优化​​:通过​​动态调整发动机转速​​和​​液压设备(行走变量泵、行走马达)的排量电流​​,使发动机尽可能工作在高效区间,避免“大马拉小车”导致的功率过剩和容积效率低下问题。系统会判断控制手柄的实时开度值,并据此调整运行参数。
  • ​工作模式智能切换​​:节能控制系统可包含​​行驶节能模式​​和​​作业节能模式​​。
    • 在​​作业节能模式​​下,若控制手柄开度值为非正值,系统会将发动机转速降至​​预设最低转速​​以节省能耗;若开度为正值,则根据开度所在区间将发动机转速提升至相应的​​预设工作转速​​,以保证作业效率。

  • ​冷却系统智能调控​​:系统会监测冷却设备的温度和工作参数。当冷却设备温度低于预设阈值且发动机运行参数正常时,会自动​​降低冷却设备的排量电流​​,减少不必要的能量消耗。

三、技术方案对比
技术类型
实现方式
优势
应用场景

​CAN总线遥控系统​
通过CAN总线接入原车控制器,无线连接遥控手柄
不改原车线路,安装方便,支持双人操作
大型青储机的远程操作,减少人工操作强度,降低撞击风险

​光栅传感器电子围栏​
斗车四周安装光栅传感器形成电子围栏,控制器根据报警信号方位调整抛料筒或导向板
成本较低,不受光照限制,识别准确性较高
青贮料抛送过程的精准控制,防止物料洒落

​节能控制算法​
根据控制手柄开度动态调整发动机转速与液压泵/马达排量,使系统工作在高效区
降低整机功耗,避免功率过剩,提升燃油经济性
青储收获机的行驶和作业过程,实现能量优化管理

​冷却系统智能调控​
根据冷却设备实时温度和发动机运行参数,动态调整冷却系统排量电流或发动机转速
减少冷却系统不必要的能耗,进一步提升整机能效
发动机热管理,避免过热或过冷,保持高效稳定运行

四、未来研发方向
  • ​精准农业集成​​:结合​​GPS定位​​、​​物联网传感器​​和​​云计算​​,未来青储自控系统有望实现更精细的作业管理,例如根据作物生长情况和地块信息智能调整收割参数。
  • ​人工智能与机器视觉​​:虽然目前基于光栅传感器的方案成本较低且可靠,但​​机器视觉​​技术在作物识别、障碍物避让、以及更复杂的抛送轨迹预测方面仍有潜力。未来可探索多传感器融合方案,兼顾成本与性能。
  • ​电动化与混动化​​:随着新能源技术的发展,​​纯电动或混合动力青储机​​可能成为趋势。其电控系统将更为复杂,但对实现精准控制、零排放和低噪音作业大有裨益。
  • ​数据驱动与预测性维护​​:通过持续收集并分析青储机的运行数据,系统可以​​预测关键部件的维护需求​​,实现预测性维护,减少非计划停机时间,提升出勤率和作业效率。

总结农机青储自控系统的研发核心是​​智能化、节能化和精准化​​。目前主要通过​​CAN总线通信​​、​​传感器技术(如光栅电子围栏)​​ 以及​​先进的节能控制算法​​来提升操作便利性、作业质量和能源利用效率。
未来的发展将更依赖于​​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和新能源技术的融合​​,旨在构建更智能、更高效、更环保的青储作业解决方案。如果你对特定技术细节或有更具体的应用场景想了解,我很乐意提供更多信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4

主题

10

帖子

0

粉丝
快速回复 在线客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