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B] 捷多邦经验分享:如何减少背钻填树脂工艺中的气泡缺陷

[复制链接]
1898|0
捷多邦PCBA 发表于 2025-9-22 16: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背钻填树脂中的“气泡问题”

在高速PCB制造中,背钻填树脂是一种提升信号完整性的常用工艺。然而,一些工程师在实际生产或检测中会发现:局部过孔内存在气泡或空隙。这类缺陷不仅影响阻抗一致性,还可能在长期服役中引发失效。

气泡产生的主要原因
树脂流动性不足
树脂在注入过孔时需要足够的流动性以充满孔腔。如果树脂黏度过高或固化速度过快,很容易在孔底或侧壁留下未填满的空隙。

孔内残留气体
背钻后的孔腔表面若未充分清洁或烘干,残留的气体和水分会在高温固化时释放,形成气泡。

真空与压力不足
在树脂填充过程中,若真空度不足,无法将孔内气体有效抽出;同时,如果加压不够,树脂无法将残余空气完全排挤出来。

界面润湿性差
树脂与铜壁表面润湿性差时,局部容易“挂壁”,导致气泡夹杂在界面之间。常见于铜面粗糙度控制不当或预处理不足的情况。

气泡的影响
电性能问题:气泡导致介电常数分布不均,阻抗出现局部波动,对高速差分信号链路不利。
机械可靠性:气泡区域在热循环中容易成为裂纹源,导致分层或树脂剥离。
外观与检测:在X-ray或切片分析中,气泡常被判定为严重缺陷,需要返工或报废。

工程改进建议
选择合适黏度与固化速度的树脂,确保流动性与填充性。
在填充前进行彻底脱水和等离子清洗,减少残余气体。
使用真空灌胶或压力灌胶设备,提高树脂进入孔腔的完整性。
优化铜面预处理工艺,提升界面润湿性。

背钻填树脂产生气泡并非偶然,而是材料特性、工艺控制和设备能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工程师若能从树脂选择、表面处理、真空加压等环节同时着手,就能有效减少气泡缺陷,从而保证背钻填树脂的电性能与长期可靠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051

主题

1051

帖子

1

粉丝
快速回复 在线客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