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600V的MOSFET总炸,可能是什么原因?

[复制链接]
 楼主| 小研究 发表于 2019-4-9 17:17 | 显示全部楼层
xch 发表于 2019-4-9 09:11
另外,这管子所谓20A是吹牛。实际上可以可靠使用是10A。

也不排除您说的这个原因。再等等反馈。
yueguang3048 发表于 2019-4-10 09:10 | 显示全部楼层
持续关注
逆天凡凡 发表于 2019-4-10 10:24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大神分享
 楼主| 小研究 发表于 2019-4-10 14:38 | 显示全部楼层
反馈:彻底去掉电容,目前测试了300次,正常。
但我仍然对不加吸收的功率管不放心,所以还是打算加个102的试试。
雪山飞狐D 发表于 2019-4-10 14:46 | 显示全部楼层
用隔离变压器和高压探头测试一下波形。。。
tianxj01 发表于 2019-4-10 15:41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研究 发表于 2019-4-10 14:38
反馈:彻底去掉电容,目前测试了300次,正常。
但我仍然对不加吸收的功率管不放心,所以还是打算加个102的 ...

适度控制MOS关闭速度,对于任意全桥形式的拓扑,天然具有激磁电感自复位功能,依靠MOS内部寄生二极管,可以实现非常可靠的续流和电压箝位,当速度控制合适的时候,完全不需要任何吸收,必须注意的是合理的关闭速度,比如100nS以上,这样的速度,关闭区积分功率在安全范围,但是又不会引起高速关闭的超速尖峰,当速太快只几10NS,则可以在nS级别的时间,会因为线路的寄生电感造成极其短促但非常高的尖峰,可以直接KILL  MOS管。
tianxj01 发表于 2019-4-10 15:47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研究 发表于 2019-4-10 14:38
反馈:彻底去掉电容,目前测试了300次,正常。
但我仍然对不加吸收的功率管不放心,所以还是打算加个102的 ...

更何况,要加吸收,也是一个合适的电阻+电容,并联在负载2端,让负载无法突变的电流,进入该电容电阻网络实现吸收目的,你这样在桥臂开关并联电容,真不是合适的吸收概念。
桥臂开关并联电容,只有在部分ZCS移相全桥系统作为谐振参数进行并联的实际应用见过。
mystery11 发表于 2019-4-12 10:28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这个是一上电就炸还是工作一段时间后才炸,电流比较大的话MOS温度过高也会炸馆
wxcccc 发表于 2019-4-19 09:54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研究 发表于 2019-4-10 14:38
反馈:彻底去掉电容,目前测试了300次,正常。
但我仍然对不加吸收的功率管不放心,所以还是打算加个102的 ...

去掉电容正常可能是你的关断时间太长,实测一下功率管的开启时间和关断时间以及栅极驱动电压
 楼主| 小研究 发表于 2019-5-3 10: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研究 于 2019-5-3 10:29 编辑

完全拆掉吸收电容后,本以为解决问题了,但只是解决了一部分问题。目前同样焊接的电路板中,仍然会有较大概率炸管子,损坏结果就是半臂上的两个管子都炸了。完全不加吸收,或者不加RC,似乎也不行。但怎么加,也不好确定,无从分析。
https://blog.csdn.net/u011731418/article/details/80076007,这个帖子,在网上很常见。如果按照这个帖子所说,Cdg会引起下管瞬间导通,那h桥真没法玩了啊!?即使加保护也来不及啊?太快了。这个帖子中说到,误导通的电流大小和时间跟Ton有关。如果这个导通时间很长,那岂不是铁定要废了?

评论

@xch :您好,驱动原理图在53楼。实际上用的管子是8050和8550.  发表于 2019-5-5 13:27
@xch :您好,驱动原理图在53楼。实际上用的管子是8050和8550.  发表于 2019-5-5 13:27
xch
@小研究 :你现在的驱动图纸改成啥样子了?怎么没见到  发表于 2019-5-5 10:50
@xch :半臂直通,是确认无疑的。具体原因不好查。  发表于 2019-5-5 10:38
xch
半臂上两个管子都炸了,说明同时导通。  发表于 2019-5-5 09:16
xch
半臂上两个管子都炸了,说明同时导通。  发表于 2019-5-5 09:16
叶春勇 发表于 2019-5-3 15:18 | 显示全部楼层
1、硬件上,线圈并TVS
2、软件方面线圈换向时,中间有个刹车过程,比如两个下臂都导通。然后才换向。
 楼主| 小研究 发表于 2019-5-3 20: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研究 于 2019-5-3 20:16 编辑
叶春勇 发表于 2019-5-3 15:18
1、硬件上,线圈并TVS
2、软件方面线圈换向时,中间有个刹车过程,比如两个下臂都导通。然后才换向。 ...

我这个控制是斜对角控制,当一个斜对角导通的时候,另一个对角根本没信号,这一点可以确定,所以可以刨除软件的因素。您说的线圈并TVS是怎么个方式?线圈作为负载,在斜对角导通时其上面电压达到360多V。
谢谢。
 楼主| 小研究 发表于 2019-5-3 20:15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的表现是:无论加不加102的吸收电容,都可能炸管子,也可能不炸管子,而且炸管子也不是第一次操作就炸,而是几次之后才炸。即使同样的PCB焊接出来的不同两块板子,也可能炸或者不炸,当然,没炸的那块板子也许只是时间未到。所以,似乎是积累的效果。但每次操作间隔都有10多秒,散热怎么会积累呢?
今天试着在GS之间并联了一个152的电容,还是炸了,似乎跟这个帖子反映的“上管导通瞬间导致下管瞬间误导通”没什么关系。
 楼主| 小研究 发表于 2019-5-3 20:43 | 显示全部楼层
门极驱动电路换了好几版了,都是同样的结果。
现在还是贴出来推挽的一版。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叶春勇 发表于 2019-5-4 13:52 | 显示全部楼层
给你给测试方法:
1、将线圈更换成电阻,用假负载,看看。可排除线圈的感应电势,20A的电流,这个线圈感应电动势不得了。
如无问题,想办法钳住线圈感应电势。如果有问题,用2
2、用假负载,从大值到小值,从小到大。排除管子的散热问题。
这里排除桥臂上下导通问题。及散热问题。
从你的反应速度来说,是否用四个接触器,构成桥。反应速度是否够用。
 楼主| 小研究 发表于 2019-5-4 15:58 | 显示全部楼层
叶春勇 发表于 2019-5-4 13:52
给你给测试方法:
1、将线圈更换成电阻,用假负载,看看。可排除线圈的感应电势,20A的电流,这个线圈感应 ...

线圈换电阻没问题,电感小负载也没问题,反复测试过了。最初因为没有真实负载测试,就是用的小电感负载。所以,炸管子肯定跟感性负载有关,这点可以肯定。
谢谢。
雪山飞狐D 发表于 2019-5-4 16:01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研究 发表于 2019-5-4 15:58
线圈换电阻没问题,电感小负载也没问题,反复测试过了。最初因为没有真实负载测试,就是用的小电感负载。 ...

    前面我说了用隔离变压器和示波器高压探头测试一下波形,看看余量是否充足?
 楼主| 小研究 发表于 2019-5-4 17:05 | 显示全部楼层
雪山飞狐D 发表于 2019-5-4 16:01
前面我说了用隔离变压器和示波器高压探头测试一下波形,看看余量是否充足? ...

我的示波器本身就是隔离通道型的。
但带着示波器,从来没炸过管子。
雪山飞狐D 发表于 2019-5-4 18:53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研究 发表于 2019-5-4 17:05
我的示波器本身就是隔离通道型的。
但带着示波器,从来没炸过管子。

    关键是量产的余量,带负载的变化等等
 楼主| 小研究 发表于 2019-5-4 19:04 | 显示全部楼层
雪山飞狐D 发表于 2019-5-4 18:53
关键是量产的余量,带负载的变化等等

您的意思是用示波器监测一下有无毛刺峰值电压?这个电压距离管子的耐压600V有多少余量?
但是示波器探头好像是个等效小电容,有这个小电容存在,还能否监测到毛刺电压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在线客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