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兄弟们看看,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的!

[复制链接]
楼主: 老狼
手机看帖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跟帖
21
老狼|  楼主 | 2009-8-4 13:18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猜猜主CPU是啥?看谁有眼力了!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2
yewuyi| | 2009-8-4 13:48 | 只看该作者
放大基本没用,我早就点过看过拉,基本没有放大。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3
vwwj| | 2009-8-4 14:26 | 只看该作者
主芯片逆时针旋转45度并且往左移动,右上角芯片放下来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4
yewuyi| | 2009-8-4 14:34 | 只看该作者
还是不清楚,只能凭感觉大致画出了几个地方

截图01.jpg (30.04 KB )

截图01.jpg

截图02.jpg (25.12 KB )

截图02.jpg

截图03.jpg (43.21 KB )

截图03.jpg

截图04.jpg (17.66 KB )

截图04.jpg

截图05.jpg (9.1 KB )

截图05.jpg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5
老狼|  楼主 | 2009-8-4 14:39 | 只看该作者
这回图不小了吧

Snap2.jpg (569.27 KB )

Snap2.jpg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6
老狼|  楼主 | 2009-8-4 14:57 | 只看该作者
具体说说,小叶!

Snap11.jpg (152.72 KB )

Snap11.jpg

Snap12.jpg (408.34 KB )

Snap12.jpg

Snap13.jpg (353.43 KB )

Snap13.jpg

Snap14.jpg (291.44 KB )

Snap14.jpg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7
老狼|  楼主 | 2009-8-4 15:20 | 只看该作者
vwwj ,主芯片逆时针旋转45,不可取,连45度的排阻都要改成90度放置,我是卖水果的!喜欢摆齐了!
小叶,你的截图4,那两条电源线,的确画得不好,改。但是,RX+,RX-.差分信号呀,我希望他们尽量等长。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8
yewuyi| | 2009-8-4 15:29 | 只看该作者
按照你补的图的顺序说,第一个是Y3晶体:

从图看,你使用了3*8或者2*6的小晶体,但它的两个焊盘间距比较小,也许你套用的是标准封装,但在实际使用中,这个标准的间距偏小,焊接的时候比较容易发生连点。
你同时在PCB下面放了一个大面积的铜皮,你可能是想把OSC贴着PCB装配,但因为3*8或者2*6体积比较小,所以工人在折弯OSC引脚时候,很容易将引脚折成和OSC外壳相碰,造成生产直通率下降。
所以,针对3*8或者2*6的晶体,我一般建议直立焊接或者直接使用SMD的晶体,如果你实在想卧倒的话,则拉长引脚折弯的位置,并把铺地的地方去掉一块阻焊剂,这样你的OSC外壳才好和GND挂锡,另,OSC的两个焊盘位置手工改宽一点。
另外,你的两个谐振电容和OSC也比较挤。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9
yewuyi| | 2009-8-4 15:40 | 只看该作者
你的第二个图把底层给去掉了,呵呵,
我个人建议,一般在IC焊接面下面放置尽量足够大的铺地,但你把这个GND放到了底层,如果IC的IO需要用通孔连接到背面,尽量在IC的封装外先放通孔,然后在背面走线,你现在正好相反,而且还围着IC的封装四边放了一圈不知道干什么用的连线,最终在顶层上不能出现这个铺地,这个铺地的作用有很多,第一个肯定是加大了铺地面积,因为IC在顶层,IC的GND和这个铺地连接在一起,可以保证针对这个IC来说的GND电平稳定,第二是散热,PCB板材本身的导热速度远远不能和铜层相比,第三,其实这样一般更方便走线。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30
yewuyi| | 2009-8-4 15:42 | 只看该作者
第三个图和第二个图有同样的问题,同时你白打了两个通孔,那个最中间的线完全可以在底层直接连起来,又何必再弄出两个孔?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31
yewuyi| | 2009-8-4 15:46 | 只看该作者
第四个图:你板边缘进来电源,看你那一排通孔的地方,应该是GND层转换到背面,但你那里放无数的通孔也没用,因为前面的红色线就那么粗,木桶理论在此成立。

而且从那通孔的颜色看,你还是使用了未加阻焊剂的过孔,建议你以后尽量使用带阻焊剂的过孔。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32
sharp1030| | 2009-8-4 16:03 | 只看该作者
AT91sam9260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33
vwwj| | 2009-8-4 16:1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vwwj 于 2009-8-4 16:14 编辑

很明显你的两片SDRAM在上面的线极短,右面的线极长因此主芯片逆时针45度刚好
  而且主芯片逆时针45度,右上角芯片放下来,他们的连线至少缩短一半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34
老狼|  楼主 | 2009-8-4 16:39 | 只看该作者
问题一个个说吧,
1:晶振的问题,SMD的无源晶振,外壳是塑料的,对外辐射大。另外,我画的晶振还有引脚3,是可以直接将外壳焊接到PCB上的。
2:这是个实验板,是我自己玩的,如果芯片下面敷地,想焊下来,就难了。哈哈,一个片子也要50多呀。另外,我尽量将所有的线,都画在了顶层,就是想尽量保证背面敷地的完整。
3:两个通孔的事儿,是这样的,以前敷地的时候,都是设置在12mil,这样,背面的两个电容,电容之间,也可以包地,尽量减小地平面的裂痕,但是最终敷地的时候,采纳了别人的建议,敷地的时候,都是设置在20mil,你看一下,我的那两个20针的插座,焊盘都改成椭圆的了,就是为了减小地平面上的裂痕,敷地的时候,看到了电容之间的空白,也懒得改了。
4:关于白打了两个通孔,我不是这样认为的,我一方面希望,每条电源线和地线,都是相伴相随的,尽可能吧,在就是尽量减小地平面的阻抗,尽量让每一部分电路,都有自己的回路,直接回流到地平面,减小地线的回路阻抗,因为VCC上面并联电容的存在,即便是同一条线,流过的电流,大小也不一定是同样的,对吧!
通孔加助焊剂,这个以后注意,一定加。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35
老狼|  楼主 | 2009-8-4 16:45 | 只看该作者
sharp1030,你是可乐?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36
yewuyi| | 2009-8-4 16:51 | 只看该作者
每条电源线和地线,都是相伴相随?!

谁规定的?呵呵,还没听说有此要求!你自己理解的把?!

VCC和GND一样,都要求尽量降低阻抗,GND可以通过大面积和通孔实现,但VCC只能是通过合理走线和巧妙布局实现。

从来没人要求过应该把VCC和GND成对走线。

SMD的无源晶体并不是你所说的是塑料壳体的,呵呵,即使是塑料壳体的,也必须达到足够的绝缘等级,你的引脚3,没有看出来去除阻焊层的效果,所以我就以为不能焊接拉。
背面铺GND在怎么完整也没有,要注意铺GND中那些降低GND层阻抗的短板部分,转到背面后造成需要通过通孔把GND引到背面,显然没有从PIN直接接在GND好勒。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37
yewuyi| | 2009-8-4 16:53 | 只看该作者
你的很多走线是采用的串接的方式,呵呵,思考一下这样有什么弊端没有?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38
yewuyi| | 2009-8-4 16:54 | 只看该作者
一般巴掌上有5个指头,但如果5个指头是串着的话,这个巴掌估计很难使用。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39
老狼|  楼主 | 2009-8-4 17:03 | 只看该作者
这回看到了吧,我觉得,发图,带阻焊层,太乱!

Snap15.jpg (373.8 KB )

Snap15.jpg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40
老狼|  楼主 | 2009-8-4 17:13 | 只看该作者
VCC和GND成对走线,这个很多资料上都有的呀,实际上,就是为了减少天线效应,VCC与地围成的面积越小越好,当然,如果顶层敷地的话,就不需要这样了,但是对于这样的电路,哪有地方敷地呀!
对于你说的,注意铺GND中那些降低GND层阻抗的短板部分,转到背面后造成需要通过通孔把GND引到背面,显然没有从PIN直接接在GND好勒。我想问一下,你是咋画的?我是一直这么画的,就算是画4层板,也是顶层走信号线呀,不可能顶层敷地的。基本上都是地引脚直接拉出来,接到地平面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发新帖 我要提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