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帖本帖赏金 5.00元(功能说明)我要提问
返回列表
打印

火星移民:不是马斯克一人的梦想。

[复制链接]
10754|13
手机看帖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跟帖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keer_zu|  楼主 | 2016-1-13 10:3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火星移民:不是马斯克一人的梦想
    移民火星,初看起来是多么作遥不可及的事情。然而少数人已经开始行动了,比如埃隆.马斯克。作为后乔布斯时代的人物,他同样拥有卓越的想象和魄力,用行动改变这个世界。拥有梦想是人类 的天性,把梦想变成现实却需要非凡的洞见和超强的执行力。同样是改变世界的人物:乔布斯和马斯克非常不同,而且后者似乎走得更远,更加疯狂。在当下最有 价值的三个方向:互联网、新能源、太空探索都能看到他的大手笔。马斯克在互联网行业经历短暂的“热身”,赚取“第一桶金”后,第一个将电动汽车产业化,最 近他的太空探索公司spaceX第一次成功完成了对一级火箭的回收。乔布斯“凭敏锐的触觉和过人的智慧,勇于变革,不断创新,引领全球资讯科技和电子产品的潮流,把电脑和电子产品不断变得简约化、平民化,让曾经是昂贵稀罕的电子产品变为现代人生活的一部分”。而马斯克“是个目标及其明确的人,习惯从工程师的视角看世界”。对比两个人,正如文:《埃隆马斯克:我们为什么要去火星》余晨(文)所述:
        如果说乔布斯的灵感来自于文科生的直觉,那么马斯克的力量则来自于理科生的逻辑。当年曾主修物理学的马斯克善于遵循运用物理学的思维框架,他把自己的思想武器归结为“第一原理”式的推理方式:即把问题还原归约到其本质,在此基础上再向上进行推理寻求答案...............“第一原理”的思维框架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在更早的远古时代,人们都是以神话和传说来解释世界,这本质上是一种类比和隐喻式的思维。而古希腊则开始了思维方式从“讲故事”到“讲道理”的演变,人们用逻辑、概念化的模型和理论来解释宇宙,萌发了科学的种子,亚里士多德则系统地总结了“第一性”智慧。.............物理学的思维方式,往往是反直觉的,因此更富挑战。在马斯克看来,大多数人在日常生活中都习惯依赖直觉,用类比和归纳进行思维,这样只能是在同样的范畴内积累和堆叠,不断重复和完善已有的模式,但不会产生超越性的突破。....................而基于“第一原理”的思维框架,才能抓住问题的根本和核心,设想事物应当存在的理想状态,而不是受限于现状,由此推演出产生质变的突破性答案。在马车的时代,用类比的思维只能是培育更快的马匹、造出更好的马车,而用“第一原理”的思维框架才能发明出汽车。

    我们也按照“第一原理”,思考一下火星移民的问题。依赖目前技术,完成火星移民所需费用昂贵到极点,马斯克决定逐步去实现梦想。首先要降低成本,同时将太空探索产业化,用公司的运作以及整个产业的 培养来整合资源,引导人们的参与和投入。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太空探索技术,特别是运载火箭技术从阿波罗计划后就没有什么实质的提高。这些年人们疯狂得将资 源倾入电子信息产业,给这些行业带来了飞速的发展。当今这些行业趋于成熟,趋于“传统化”的时候,什么将是下一个引领发展的引擎,什么将解决现在发展所遇 到的问题:环境恶化和人口膨胀、资源紧张等,无疑就是太空探索和太空移民了。最终目标的实现不仅解决了资源紧张的问题,整个产业的发展过程会刺激新技术、新工艺变革,进而改善当前工业生产对环境的破坏,比如新能源等。试想如果我们的化工生产能像一棵植物那样: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排放的是氧气,这将是多么伟大的事情。所以马斯克的事业对人类和自然是一举两得的。和乔布斯一样,硅谷的英雄们没有将 精力花费在胡思乱想和夸夸其谈,而是看似“疯狂”的举动中,脚踏实地一步一步改变着整个世界,开创全新的格局。
    产业化的大门被打开后,资源会源源不断向这个领域集中,紧接着产生很多迫切需求,这些需求将推动相关技术的进步甚至是革命。太空探索会不会给这些领域带来如摩尔定律般的飞速发展也未可知。首先:火箭技术会向化学燃料之外扩展,朝着大推力,高 比冲方向发展,目前有几个可行的发展方向。其次,要想长期定居火星等地外环境,生态系统和产业系统需要从零开始建立,这都是一种新挑战。就产业系统而言,之前人类的发 展方向是尽可能“社会化”,用分工和长长的产业链来产生规模化以降低成本。而现在需要缩短这个链条,缩小这个产业的规模,需要类似3D打印这样的技术。 到时候数量较少的设备就可以在火星上现利用现有资源(能源,原材料)加工所需产品。还有从环境中获取水的方式(设备要足够小,环境依赖要足够小)。还有将地外环境的能量和物质转化 成食物的设备。这些都需要更新的科学、技术、工艺和设备。这个过程将刺激材料科学,纳米生产工艺,新型农业等发展。或许还 会有更高级别的仿生学,因为生物体实现了上述要求,如果对生物体的机能做些改进,让它更具环境适应性,就更厉害了:比如有这样的小型化的装置,可以利用能源 (不只是太阳能),将二氧化碳、水和部分矿物质转化成氨基酸/葡萄糖进而合成蛋白质或者其他,同时释放出氧气。这一切似乎一棵小小的绿色植物 都能做到,看来相比上帝,人类要走的路还很长。正好这个“逆规模化”的发展趋势这些年已经有些萌芽,缩短产业链的好处很明显:缩短产品更新周期,降低行业进入门槛,让人人参与创新成为可能,这也符合从“规模生产的工业时代”向“可定制化、智能化、人人参与创新的‘精细化’时代”转变的大趋势,而技术的创新可以继续保证成本的降低。这似乎是一种冥冥之中的安排,“天上的需求”和“地上的需求”统一起来,必将一起推动一场新的工业革命,缩短产业链必定是个发展方向。人类也必将从那些“机器附属品”式的重复劳动中解脱出来,参与更高层次的生产和创造活动。
    初步支持几个人常驻火星,就像国际空间站,若要移民,必须有更先进的科技做支撑,而这些条件或许到那时会自然得到满足。当我们的梦 想可以被细化成具体的步骤,而且每一步都是可以实现的,那么梦想就会一步一步成真,就像程序员利用敏捷方法所采取的迭代过程一样。很可能从近几年开始, 太空探索不再那么遥不可及,以后每个人都有机会参与其中。它所带来的不只是一个火星移民的最终结果,而是带动整个人类科技和产业的提升。火星梦不只是马斯克一个人的,去实现它依靠的是我们大家。


打赏榜单

21ic小喇叭 打赏了 5.00 元 2016-01-13
理由:原创文章

相关帖子

沙发
keer_zu|  楼主 | 2016-1-13 10:33 | 只看该作者
@21ic小喇叭 原创**,请编辑推荐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板凳
21ic小喇叭| | 2016-1-13 13:53 | 只看该作者
估计最后还是富的先上去了,穷的还在地球上= =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地板
muyansheji| | 2016-1-13 17:30 | 只看该作者
去了的人就承载着把人类文明全部带过去的任务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5
keer_zu|  楼主 | 2016-1-14 09:30 | 只看该作者
muyansheji 发表于 2016-1-13 17:30
去了的人就承载着把人类文明全部带过去的任务

人类是个整体,不可能永远待在摇篮里。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6
su1976634591| | 2016-1-17 00:25 | 只看该作者
过渡期可能会很长很多呀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7
keer_zu|  楼主 | 2016-1-18 14:25 | 只看该作者
su1976634591 发表于 2016-1-17 00:25
过渡期可能会很长很多呀

人类下一个目标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8
OverMountain| | 2016-7-31 08:08 | 只看该作者
马克斯更像个商人,不像科学家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9
keer_zu|  楼主 | 2016-7-31 10:23 | 只看该作者
OverMountain 发表于 2016-7-31 08:08
马克斯更像个商人,不像科学家

在他们那一亩三分地,商人发挥的作用比科肖家发挥的作用更大,就行乔布斯,商业模式推动技术进步。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0
keer_zu|  楼主 | 2016-9-18 17:19 | 只看该作者
yyy71cj 发表于 2016-9-14 21:14
可以肯定的说:移民火星是一个错误的方向……

没啥错误的,人类不可能永远只在地球。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1
keer_zu|  楼主 | 2016-9-18 17:19 | 只看该作者
yyy71cj 发表于 2016-9-14 21:14
可以肯定的说:移民火星是一个错误的方向……

没啥错误的,人类不可能永远只在地球。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2
keer_zu|  楼主 | 2016-9-20 08:47 | 只看该作者
yyy71cj 发表于 2016-9-19 19:16
我没有说移民错,而是移民火星错。火星已经死掉了,不可能有充足的水源与大气 ...

以前人类是不可能在太空待上一年的, 现在可以了。以前人类是不会飞在空中的,现在可以了。我觉得这些都会慢慢实现的。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3
keer_zu|  楼主 | 2016-9-20 13:33 | 只看该作者
yyy71cj 发表于 2016-9-20 12:29
一个错误的方向,会让一切都成为临时性与试验性的……

去更远的地方更不靠谱吧。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4
keer_zu|  楼主 | 2016-9-20 16:01 | 只看该作者
yyy71cj 发表于 2016-9-20 15:04
那可不一定。千年计划可不能只用十年的眼光。总归是去了不能想着回来 ...

一步一步来吧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发新帖 本帖赏金 5.00元(功能说明)我要提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个人签名:qq群:49734243 Email:zukeqiang@gmail.com

1352

主题

12436

帖子

53

粉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