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响应号召,发扬一不怕丑,二不怕砖头的精神!

[复制链接]
9159|37
 楼主| yewuyi 发表于 2009-8-20 13: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俺也贴几张简单的老产品图纸!

需要说明一下:这两个图都是通过CE等认证的拉。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收起 理由
王紫豪 + 10

查看全部评分

cauhorse 发表于 2009-8-20 13:24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欣赏上面上丝印。呵呵。
飞跃无线 发表于 2009-8-20 22:38 | 显示全部楼层
只看不说,因为不知道是好是坏。
 楼主| yewuyi 发表于 2009-8-21 12:55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块砖头也没有?!
auzxj 发表于 2009-8-21 12:59 | 显示全部楼层
“两个图都是通过CE等认证的”谁还敢说什么?

弱问:CE认证时干嘛的?我听说过什么ISO认证好像只要好好招待那帮人就可以过,不知道这个是不是也是这样
 楼主| yewuyi 发表于 2009-8-21 13:06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做成成品送检,这也需要好好招待的话,估计这个企业不用多久就要倒闭拉。

第2个图还有一大部分给贴出来,只是部分拉。
王紫豪 发表于 2009-8-21 15:33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哈哈
vwwj 发表于 2009-8-21 15: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vwwj 于 2009-8-21 15:51 编辑

大电流用散热焊盘似乎不妥,直接掩过去不留缝隙比较好,不过这样以来焊接比较困难就是了
PCB是折衷的艺术,需要考虑多个因素


图下的绿色圆形需打接地孔,如果底层不是地则应当去除该处死铜
另外该处如果是继电器的话,则不要铺铜,防止继电器切换的干扰影响到地平面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qupeng2008 发表于 2009-8-21 18:23 | 显示全部楼层
vwwj说的极是~!
老狼 发表于 2009-8-21 23:43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叶,你的那个显示板,最右边是4个按键吧?为啥下面的两个按键,只有3个脚?
你的继电器是多少伏的?我记得以前用这种继电器的时候,24伏时会拉弧,后面好像还加了保护电路,好象是压敏电阻之类的东西,很长时间不用这种继电器了,现在都用固态继电器。
cpu是 LPC?
 楼主| yewuyi 发表于 2009-8-22 00:0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张图最古老,大约有6、7年时间了,那几个绿点下面很多都不是GND,所以没有上下打通,这个图的铺GND其实很少,放这个图其实是想纠正很多人的错误作法:很多人布局、走线随便弄弄,然后弄一个很大的铺GND,貌似最后也能通过测试,但对自己的提高一点用都没有,正确的布局和走线才是关键之关键。

大电流使用散热PAD的方式有它的合理性,也有它的不合理性,这个需要具体对待,就不说了。

使用继电器和铺GND没有任何的对立,这个不作回答。

我们这个行业,不管是什么性质的企业都一律不会在继电器后端加RC,原因很多,但最大的问题主要是体积,即使拉弧也不能出差错。

有3腿按键。
 楼主| yewuyi 发表于 2009-8-22 00:11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要观察铺GND的均衡,请尽量参考第二张图,第二张图增加了很多的过孔,并平衡了上下层的GND
李冬发 发表于 2009-8-22 00:3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类认证不要好好招待,招待也没用。
钱得出,东西得达标。
飞跃无线 发表于 2009-8-22 12:15 | 显示全部楼层
“正确的布局和走线才是关键之关键!”  我就觉得我的布局能力还不够,不知道有什么好的方法提高?有人会说多画板,但那样也许只会让错误延续。我觉得我的板子不好看,可美观和性能、有利生产之间的取舍,也是要很多的经验的。
onlystone520 发表于 2009-8-22 16:02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
vwwj 发表于 2009-8-22 21:52 | 显示全部楼层
另外再说一点,反对同一条线线宽相差悬殊
例如右边显示板中间一条线,1mm宽度出来,跟着就是0.254mm宽度通过两个焊盘之间的缝隙
还不如整条线都弄成0.254,反而少受干扰
huangqi412 发表于 2009-8-22 22:23 | 显示全部楼层
还不会去评价PCB好坏,
老狼 发表于 2009-8-22 22:40 | 显示全部楼层
vwwj发表于 2009-8-22 21:5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引用 报告 返回版面 TOP16楼: 另外再说一点,反对同一条线线宽相差悬殊
例如右边显示板中间一条线,1mm宽度出来,跟着就是0.254mm宽度通过两个焊盘之间的缝隙
还不如整条线都弄成0.254,反而少受干扰

哈哈,其实我也想说这个来着,不过,后来想了一下,小叶这个产品是低速的,外围的电路,最多也就几十k,应该问题不大。
其实这块儿,我也有个问题没想清楚, 过孔改变线宽,怎么看? 过孔和焊盘加泪滴,依然是改变线宽,怎么看?

还想问小叶一个问题,你的那个端口第四脚,啥也不加,就直接进入单片机了? 那个7805的输出的去偶电容呢?看来你们这个行业,真是能省一分是一分呀!
vwwj 发表于 2009-8-22 22:53 | 显示全部楼层
焊盘是硬道理,没得改,理论上是应该线宽和焊盘一样宽最好
  但是这样一来焊接不好焊,散热太快
  信号线窄一点是有利于抗干扰的
  信号线和焊盘链接补泪滴一个是补强牢固,另外就是阻抗连续变化,有利于电气特性
 楼主| yewuyi 发表于 2009-8-23 09:39 | 显示全部楼层
另外再说一点,反对同一条线线宽相差悬殊
例如右边显示板中间一条线,1mm宽度出来,跟着就是0.254mm宽度通过两个焊盘之间的缝隙
还不如整条线都弄成0.254,反而少受干扰 ...
vwwj 发表于 2009-8-22 21:52


PCB设计规则除了安规要求是强制性的之外,其他的相当大部分都是推选选择,例如变线宽的原则,从没有任何资料强制性规定的不可变更线宽,变更线宽存在的问题就是最基本的阻抗变化,在一些高频、模拟电路中,这一点需要特别考虑,但对一个无关重要的LED灯就没必要强调了,所以此时更关心的是工艺,因为这一根线放置在顶层,为了防止维修时把焊盘轻易烫掉带起,所以进行了加粗,其实这和加泪滴原理差不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个人签名:一:我的回帖多数只是猜测/估计/想象,建立在我现有知识结构的理解和分析上,多数都没有动手实际检验过,请斟酌采纳. 二:若对我的技术类主帖或回帖有异议,欢迎讨论,拒绝过激攻击或辱骂,否则全站追杀屏蔽发帖,后果自负. 三:对本人的其它意见,请直接向站长投诉,勿使用站内短信骚扰/挑衅/辱骂,否则将全站追杀屏蔽发帖,后果自负.

1416

主题

20006

帖子

232

粉丝
快速回复 在线客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