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采样电阻,电流不稳定是什么原因

[复制链接]
4233|26
 楼主| wubai5566 发表于 2016-4-21 17: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客户测量仪器存在这样的问题:电路交流电流5A  峰值10A,使用我们的分流贴片电阻1毫欧   开机电流正常  使用一段时间 电流变小。仪器关机之后再开   电流值又能达到正常值

使用其他家的 分流电阻  就不存在上面的问题


下面第二个图是我公司的分流贴片电阻   第一个是另外家的分流器电阻  阻值都是1毫欧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fzyuan 发表于 2016-4-21 17:34 | 显示全部楼层
让用户检查一下PCB走线和焊点,可能是这些部分的温升导致。
但上面也纯属瞎猜,因为楼主没有说明精度指标,也没有说变小多少,这两个电阻的尺寸也没有,用户PCB的实际图片也没有。
tyw 发表于 2016-4-21 17:47 | 显示全部楼层
ZHMSGE 发表于 2016-4-21 18:13 | 显示全部楼层
可能是温升的问题,这么大的电流建议用分流。
王栋春 发表于 2016-4-21 20:30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否是楼主单位的温升特性搞的有出入
zyj9490 发表于 2016-4-21 22: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yj9490 于 2016-4-21 22:03 编辑

明显是温飘吗,材料,散热设计不良,除非小信号电路也通过电流了,发热,形成差分电阻请不要近分流电阻,因为分流电阻要发热。100*0.001=0.1W,发热很严重。
zyj9490 发表于 2016-4-21 22:05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家的不行,别家的行,看表面积及上面搞的散热膜,就知道你家的产品还需要改进。
摸摸 发表于 2016-4-21 23:36 | 显示全部楼层
你看看电阻的温度参数是多少
 楼主| wubai5566 发表于 2016-4-22 08:13 | 显示全部楼层
zyj9490 发表于 2016-4-21 22:02
明显是温飘吗,材料,散热设计不良,除非小信号电路也通过电流了,发热,形成差分电阻请不要近分流电阻,因 ...

我公司这产品卡玛与无氧铜焊接一起  精度百1、温漂50PPM ,那个公司采用的康锰铜   散热,温漂  差不多的是不是要看PCB  或者采用部分的电路图  才能更明确呢??   
 楼主| wubai5566 发表于 2016-4-22 08:14 | 显示全部楼层
zyj9490 发表于 2016-4-21 22:02
明显是温飘吗,材料,散热设计不良,除非小信号电路也通过电流了,发热,形成差分电阻请不要近分流电阻,因 ...

你这100 是什么?  产品精度百1、温漂50PPM ,那个公司采用的康锰铜   散热,温漂  差不多的
zyj9490 发表于 2016-4-22 08:16 | 显示全部楼层
wubai5566 发表于 2016-4-22 08:13
我公司这产品卡玛与无氧铜焊接一起  精度百1、温漂50PPM ,那个公司采用的康锰铜   散热,温漂  差不多的 ...

同样的温飘糸数,人家只升温度10,你的80,那个大呢?
zyj9490 发表于 2016-4-22 08: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yj9490 于 2016-4-22 08:21 编辑
wubai5566 发表于 2016-4-22 08:13
我公司这产品卡玛与无氧铜焊接一起  精度百1、温漂50PPM ,那个公司采用的康锰铜   散热,温漂  差不多的 ...

不用看,交叉试验表明是分流电阻的问题,当然,阻值相同的情况下比较试验。PCB必须安照四线电阻设计才对。一对通负载电流 ,一对取差分信号。
zyj9490 发表于 2016-4-22 08:23 | 显示全部楼层
wubai5566 发表于 2016-4-22 08:13
我公司这产品卡玛与无氧铜焊接一起  精度百1、温漂50PPM ,那个公司采用的康锰铜   散热,温漂  差不多的 ...

PCB的取样部分
 楼主| wubai5566 发表于 2016-4-22 08:27 | 显示全部楼层
zyj9490 发表于 2016-4-22 08:17
不用看,交叉试验表明是分流电阻的问题,当然,阻值相同的情况下比较试验。PCB必须安照四线电阻设计才对。 ...

感谢这么 快来回答,你应该懂得比较多   这方面我是新人   方便加你Q吗   一些问题请教你
zyj9490 发表于 2016-4-22 08:32 | 显示全部楼层
wubai5566 发表于 2016-4-22 08:27
感谢这么 快来回答,你应该懂得比较多   这方面我是新人   方便加你Q吗   一些问题请教你 ...

你就在BBS提问吧,大家也能看到,也许有好的建议,我想应是焊接的导致阻值不稳,也许不用焊料来连接,用压板来连结测试下。
zyj9490 发表于 2016-4-22 08:35 | 显示全部楼层
锡铅焊料也是低阻值的。按道理第二个产品更好。
 楼主| wubai5566 发表于 2016-4-22 08:41 | 显示全部楼层
zyj9490 发表于 2016-4-22 08:35
锡铅焊料也是低阻值的。按道理第二个产品更好。

是不是形状   这表面积  引起的散热问题 导致的?
zyj9490 发表于 2016-4-22 08:44 | 显示全部楼层
wubai5566 发表于 2016-4-22 08:41
是不是形状   这表面积  引起的散热问题 导致的?

是的,锡铅的焊料的温度特性很差,因此,流过的电流途径电阻要尽量降低焊料的阻值的比重,从形状上看,第二个焊盘吃锡很多。
 楼主| wubai5566 发表于 2016-4-22 08:49 | 显示全部楼层
zyj9490 发表于 2016-4-22 08:44
是的,锡铅的焊料的温度特性很差,因此,流过的电流途径电阻要尽量降低焊料的阻值的比重,从形状上看,第 ...

但是我们公司 这个产品  中间是卡玛  两边黄色的是无氧铜,高压下无缝焊接  没用到什么锡铅啊、、
DianGongN 发表于 2016-4-22 10: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DianGongN 于 2016-4-22 16:10 编辑

LZ的问题属于大电流高精度检测。
常规的做法:
1、电阻材料温度系数要低,这个LZ说了二者差不多,应该没有问题
2、电阻体温升尽量低,LZ可以比较一下,或者用点温计实测,看温升是否太高,如果温升高,加强散热。
3、热电势尽量低。热电势即热电偶效应,互连的不同材料之间有温差,就有热电势。为了降低热电势,有两个措施:
     a、有温差存在的地方,用同种材料或者低热电势材料连接。
     b、较大热电势材料连接的地方(有时避免不了),降低温差,最好等温
综上,LZ采用加强散热的方式应该可行。
为了验证推断,LZ用散热风扇对准采样电阻吹风,看看有没有效果。

还有就是客户PCB布局,一般原则如下:
PCB设计2个通孔,安装采样电阻的元件面安排差分检测线,2根;底层安排电流回路线2根。4根线要独立走线。
即便是SMD元件,也要这样走线。
SMD采样电阻,不要采用自动回流焊,避免PCB焊盘和端子之间有较厚的焊锡,因为这相当于热电偶,会产生热电势。正确的方法:焊盘不上锡,SMD采样电阻直接放焊盘上,轻压,手工焊接,焊锡不在焊盘和端子之间,而是分布在四周和端子上部。当然手工焊不可避免端子和焊盘之间有薄薄的一层焊锡,只要足够薄即可视为等温,同样可以消除热电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

主题

7

帖子

0

粉丝
快速回复 在线客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