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DianGongN 于 2016-4-22 16:10 编辑
LZ的问题属于大电流高精度检测。
常规的做法:
1、电阻材料温度系数要低,这个LZ说了二者差不多,应该没有问题
2、电阻体温升尽量低,LZ可以比较一下,或者用点温计实测,看温升是否太高,如果温升高,加强散热。
3、热电势尽量低。热电势即热电偶效应,互连的不同材料之间有温差,就有热电势。为了降低热电势,有两个措施:
a、有温差存在的地方,用同种材料或者低热电势材料连接。
b、较大热电势材料连接的地方(有时避免不了),降低温差,最好等温
综上,LZ采用加强散热的方式应该可行。
为了验证推断,LZ用散热风扇对准采样电阻吹风,看看有没有效果。
还有就是客户PCB布局,一般原则如下:
PCB设计2个通孔,安装采样电阻的元件面安排差分检测线,2根;底层安排电流回路线2根。4根线要独立走线。
即便是SMD元件,也要这样走线。
SMD采样电阻,不要采用自动回流焊,避免PCB焊盘和端子之间有较厚的焊锡,因为这相当于热电偶,会产生热电势。正确的方法:焊盘不上锡,SMD采样电阻直接放焊盘上,轻压,手工焊接,焊锡不在焊盘和端子之间,而是分布在四周和端子上部。当然手工焊不可避免端子和焊盘之间有薄薄的一层焊锡,只要足够薄即可视为等温,同样可以消除热电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