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基础,成就技术——周立功之“三言两语”

[复制链接]
40449|188
hotpower 发表于 2010-9-3 07:52 | 显示全部楼层
周公说的非常好。
现在不同从前,有技术必能赚钱。
那时公司也很好办,只要产品的技术先进,必然有好的销路。
但现在不同了,很多行业都有很高的准入门槛,没有实力和资质很难进入。
现在技术已不是最最重要的,首先是市场和产品的销售环节。
在行业准入后才能拼技术和价格。此时才是展现技术的时候。
技术人员不要唠叨满腹,要看好自己在某个阶段的定位。
jackyard 发表于 2010-9-3 08:16 | 显示全部楼层
没办法,现在的公司员工之间有几个是真心实意去教你,还是靠自己好好发奋吧!!!
kubuco 发表于 2010-9-3 08:38 | 显示全部楼层
周工开始做天朝有益的事了。教人钓鱼。好事。拒绝口水教材,向鬼子学习。
古道热肠 发表于 2010-9-3 10:40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赚一桶金有时靠运气,要想赚十桶金,就不是仅靠运气能办得到的了。
古道热肠 发表于 2010-9-3 10:54 | 显示全部楼层
网上看过一篇**,讲述了美国企业模式与中国企业的异同,美国的企业更愿意产业链的分工合作,各自担当不同的角色,而中国的企业,更多的是竞争,“您有我有全都有”,宁**头,不做凤尾的潜意识让电子行业尤其是中小电子,通用电子产品的竞争几近白热化。恶性竞争带来的利润的降低,加之制造成本不断上升,想以质取胜,难,不以质取胜,更没前途。
teddeng 发表于 2010-9-3 15:33 | 显示全部楼层
89c51什么时候卖过120啊?到国内应该是94年吧,一开始大概5,60,很快到40多,再到20多呆了较长一段时间。
xuyiyi 发表于 2010-9-3 17: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有!
那时8751卖150-180元,89c51卖120元,属超级便宜,一下子把INTEL打扒下了。
teddeng 发表于 2010-9-3 17:24 | 显示全部楼层
Atmel introduced its first 8-bit Flash microcontroller AT89C51 in 1993, ...

93年的时候8751哪要150?90都是街头小卖部的价格,我记得很清楚。那时候没有rom的8031深圳只要7块了,那时候也有人+个373,2764,6264像现在卖ARM9核心板一样的卖,历史总是那么相似。。
原野之狼 发表于 2010-9-3 20:29 | 显示全部楼层
三极管处于深度饱和状态时 要恢复到关断状态需要的时间会更长一些 可以认为是三极管的输出频率跟不上输入频率 从而造成蜂鸣器(感性负载)阻抗变小 电流增大 于是就有可能烧坏蜂鸣器了
但是 若不处于深度饱和状态 三极管CE电压变大 在一定的工作电流下 管子功耗变大 又有可能造成管子的损坏
以上只是感性认识 具体得根据各个参数来计算分析
古道热肠 发表于 2010-9-3 21:46 | 显示全部楼层
50# 原野之狼

既然是饱和,深饱和和浅饱和的区别,HWM网友已下定论。与蜂鸣器的频率有何关系呢?如果浇饱和,因为三极管的放大倍数的离散性,弄不好CE内阻大,蜂鸣器不叫的事遇到过一回。
原野之狼 发表于 2010-9-3 22:04 | 显示全部楼层
51# 古道热肠
假设负载为L
三极管输入信号频率为F1
三极管输出信号频率为F2
电压为V
负载功耗为 P = V^2 / (jwL)^2  其中 w = 2*pi*F1 = 2*pi*F2
若我们认为F2频率时负载工作的功耗是合理的
那么当出现“关断延迟”亦即F1>F2时 此时P变大了 所以负载就有可能OVER了
HWM 发表于 2010-9-3 22:17 | 显示全部楼层
to 52L:

首先,F1和F2的假定不准确。若输入F1,则输出基频还是F1,但可能会含有一系列的高次谐波。

三级管陷入深度饱和,会影响其退出饱和的时间(延迟退出)。如此会影响PWM的占空比,自然就会影响PWM的最终效果(极端情况会对负载有一定的损害)。但如果仅是个一般开关,对频率和速度没有要求的话,深度饱和无害而有益。
sheriff 发表于 2010-9-3 22:23 | 显示全部楼层
三极管驱动继电器和有源蜂鸣器一般都不会对开关速度有要求
原野之狼 发表于 2010-9-3 22: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原野之狼 于 2010-9-3 22:26 编辑
如此会影响PWM的占空比

HWM老师指出的对 是我搞错了
hotpower 发表于 2010-9-4 00:11 | 显示全部楼层
大约在92年,村里卖的比120高点,93年批量好像是120
hotpower 发表于 2010-9-4 00:12 | 显示全部楼层
大约在92年,村里卖的比120高点,93年批量好像是120
hotpower 发表于 2010-9-4 00:15 | 显示全部楼层
晕!手机发帖不能修改和删除。
laoliang3064 发表于 2010-9-4 15:49 | 显示全部楼层
92年?92年最吸引我的是家里一本《国防》杂志上美国佬在伊拉克的M1A2.
心静自然凉 发表于 2010-9-4 17:05 | 显示全部楼层
14# zlg315


“假设电源电压为5V,当继电器选定之后,其内阻是一定的,那么如何保证不能处于深度饱和呢?即Ib稍大于Ic/放大倍数即可,将如何选择放大倍数而保证三极管不会处于深度饱和状态呢?通过查看数据手册,放大倍数取最小值能够保证三极管不会处于深度饱和状态,这样的设计将非常可靠,特别对于蜂鸣器的驱动设计非常有效,否则用户在使用过程中经常损坏蜂鸣器一定是常态”

周工你好,学生此处不太理解,为何不能使三极管处于深度饱和状态呢?
假如需要使三极管刚好进入饱和状态,又不能处于深度饱和状态,那么此处是否能用抗饱和三极管而不用去查看数据手册较精确的算出一些相关数值?
datouyuan 发表于 2010-9-5 01: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datouyuan 于 2010-9-5 01:57 编辑

三极管处于深度饱和状态对驱动继电器之类的低速负载时没有问题的。

有时候驱动高亮LED时,不愿意用MOSFET,可以用9013,让三极管处于深度饱和状态,管压降会小于0.1V,可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53楼的HWM说得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在线客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