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耦长期使用会老化吗?

[复制链接]
13755|38
 楼主| davali 发表于 2011-1-22 17: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用2个PC817做模拟量隔离输入接口,实验很成功。但我不知道,光耦长期工作传输比会不会漂移啊?
PowerAnts 发表于 2011-1-22 17:36 | 显示全部楼层
任何器件都会老化,注意找datasheet中的工作极限参数,合理降额使用
maychang 发表于 2011-1-22 17:44 | 显示全部楼层
会老化。表现为电流传输比降低,最终失效。
降额使用,可以大为延长光耦寿命。
PowerAnts 发表于 2011-1-22 17:45 | 显示全部楼层
PC817不是线性光耦,做模拟量传输,要注意其传输比的非线性
chunyang 发表于 2011-1-22 17:54 | 显示全部楼层
普通光耦的线性区很窄,而且会随时间发生漂移,正规产品不应如此使用。
李冬发 发表于 2011-1-22 19:55 | 显示全部楼层
经过实验证实此法不可行,LZ你还是放弃这个方法吧。
mmax 发表于 2011-1-22 20:18 | 显示全部楼层
给LZ一副图,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yewuyi 发表于 2011-1-22 20:44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此类情况,俺一般只送他一句话:

未来,将不掌握在你手中。
 楼主| davali 发表于 2011-1-22 23:0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某书上推荐的,真的不能长期用啊。我是真不想浪费了单片机的A/D资源呢。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mmax 发表于 2011-1-22 23:04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是同一个封装内的两个光耦单元,应该可以。
因为参数衰减是一致的,只要匹配就好。
chunyang 发表于 2011-1-22 23:09 | 显示全部楼层
同一个封装内只是工作环境类似,情况可以改善些,但光耦的制造工艺仍不是真正匹配的,关键是时间衰减性无法解决,否则不必用昂贵的线性光耦或者麻烦的各种变换了。
 楼主| davali 发表于 2011-1-22 23:20 | 显示全部楼层
5,6,8楼的,你们说说,若用像PC817-2或PC827用上所示的图长期工作可行吗?
如果用俩同批次的单独光耦也行不通吗?
 楼主| davali 发表于 2011-1-22 23:23 | 显示全部楼层
按chunyang所说,看来我只能放弃单片机的A/D了
chunyang 发表于 2011-1-22 23:4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跟是否放弃片内AD无关吧。
maychang 发表于 2011-1-22 23:52 | 显示全部楼层
13楼:
要使用单片机的A/D,不妨让单片机与信号源不隔离,隔离单片机的输出(数字信号)。
 楼主| davali 发表于 2011-1-22 23:58 | 显示全部楼层
chunyang, 我做工控,原来的单片机系统A/D不隔离,传感器有时候20多米远,现在问题主要是雷击造成整个系统报废,再就是抗干扰差。
 楼主| davali 发表于 2011-1-23 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maychang,没明白你的意思。 有很多人这么做,用单独A/D芯片并单独供电, 与单片机接口用光耦。这样做成本稍高了些
chunyang 发表于 2011-1-23 00:04 | 显示全部楼层
模拟信号的隔离可以用线性光耦,还可以用磁耦合、开关电容耦合等办法。
maychang 发表于 2011-1-23 00:07 | 显示全部楼层
16楼:
雷击和抗干扰性差,可以通过输入端加滤波和电压箝位等等方法解决,不是一定要用光耦不可。
 楼主| davali 发表于 2011-1-23 00:11 | 显示全部楼层
chunyang大虾,不想浪费单片机的A/D资源就是想降低成本,若用线性光耦,还可以用磁耦合、开关电容耦合等办法那成本要高出多少倍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35

主题

259

帖子

0

粉丝
快速回复 在线客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