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定理] MOS管GS并电容怎么抑制米勒效应的?

[复制链接]
20753|31
 楼主| zzgezi 发表于 2018-3-9 16: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产生米勒效应的原理我懂,如何抑制我知道一个办法,就是加大驱动电压或减小限流电阻,以增大输入电容的充电电流。不过,GS两端并一个小电容是怎么实现抑制米勒效应的?还请大神告知,谢谢了。

评论

xch
我的神哦  发表于 2018-3-11 11:06
gx_huang 发表于 2018-3-9 16:52 | 显示全部楼层
漏极和栅极之间有一个分布电容,都是这个电容作怪。
栅极电压上升,漏极电压下降,由于电容耦合,栅极电压会下降,导致漏极电压又不能快速下降。
并联电容,可以减少影响,同时要求驱动电路的驱动能力要比较大才可以。
迷失的佩奇 发表于 2018-3-9 17:27 | 显示全部楼层
漏极栅极中间的电容,加一个驱动模块
maychang 发表于 2018-3-9 17:35 | 显示全部楼层
“GS两端并一个小电容是怎么实现抑制米勒效应的?”
前所未闻。
谁说的?
xukun977 发表于 2018-3-9 17:4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谈不上叫“抑制”,因为人家根本没变!
zyj9490 发表于 2018-3-9 18:28 | 显示全部楼层
自举机理,可以克报一部分的负反馈,提升带宽。具体要看电路结构,引入正反馈。
 楼主| zzgezi 发表于 2018-3-9 18:5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加了这个电容之后,会延长MOS的开通时间,增大开通损耗啊。

maychang版主说这个电容其实不能抑制米勒效应,那并联这个电容的作用又是什么呢?

二楼的大神gx_huang说的我没太懂。



上面两个电路的区别就是C1的容值一个是1nf,一个是42nf,不过平台时间明显是42nf的时间短。这又说明了电容大些,平台时间短?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评论

LZ用的什么仿真软件?  发表于 2018-11-21 10:34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收起 理由
king5555 + 1 除非Cgd电容太大而光靠栅极分流电阻不足以抑制突波致误导通时才加入该电容,但倒不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zzgezi 发表于 2018-3-9 18:58 | 显示全部楼层
maychang 发表于 2018-3-9 17:35
“GS两端并一个小电容是怎么实现抑制米勒效应的?”
前所未闻。
谁说的? ...

请maychang版主帮忙解释下。谢谢了。
HWM 发表于 2018-3-9 19:38 | 显示全部楼层
zzgezi 发表于 2018-3-9 18:56
我觉得加了这个电容之后,会延长MOS的开通时间,增大开通损耗啊。

maychang版主说这个电容其实不能抑制米 ...

那个“米勒平台”,是由于MOS的寄生电容Cgd和驱动源内阻构成的“微分电路”对MOS的漏源电压的近似“线性变化”的响应(驱动脉冲已越变)。由于并联了一个较大的电容,致使那个平台看似不太明显而已。
maychang 发表于 2018-3-9 19:47 | 显示全部楼层
zzgezi 发表于 2018-3-9 18:56
我觉得加了这个电容之后,会延长MOS的开通时间,增大开通损耗啊。

maychang版主说这个电容其实不能抑制米 ...

后一图,电容C1为42nF(不小的数值),R5为10Ω,RC时间常数约0.4us。R5C1构成一阶低通电路。所谓“米勒平台”时间短,我认为是由于C1两端电压上升比前一图缓慢,导致那个“米勒平台”看上去不明显。
这个一阶低通对输入脉冲上升沿的延迟很明显,后一图比前一图漏源极电压曲线差不多延迟了0.2us。
 楼主| zzgezi 发表于 2018-3-10 09: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zgezi 于 2018-3-10 09:03 编辑
maychang 发表于 2018-3-9 19:47
后一图,电容C1为42nF(不小的数值),R5为10Ω,RC时间常数约0.4us。R5C1构成一阶低通电路。所谓“米勒平 ...

谢谢maychang老爷子,我还是没有搞清楚,
1、并联这个电容的好处是什么?前面有大神讲了,我还是不懂。
2、我看以前的帖子,有网友说是为了“防止关断时因米勒电容影响出现的漏极电压塌陷”,这个说法对吗?“漏极电压塌陷”又是什么意思?
maychang 发表于 2018-3-10 09:22 | 显示全部楼层
zzgezi 发表于 2018-3-10 09:02
谢谢maychang老爷子,我还是没有搞清楚,
1、并联这个电容的好处是什么?前面有大神讲了,我还是不懂。
2 ...

我不知道“防止关断时因米勒电容影响出现的漏极电压塌陷”是什么意思。
米勒电容,或者说米勒效应,仅在管子处于放大状态时存在,若管子已经关断,米勒电容即不复存在。“关断时”可能是指管子开关工作时的关断过程,这个过程中米勒电容存在,但“漏极电压塌陷”仍然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maychang 发表于 2018-3-10 09:24 | 显示全部楼层
zzgezi 发表于 2018-3-10 09:02
谢谢maychang老爷子,我还是没有搞清楚,
1、并联这个电容的好处是什么?前面有大神讲了,我还是不懂。
2 ...

“并联这个电容的好处是什么?前面有大神讲了,我还是不懂。”
依我看,并联这个电容什么好处也没有。
6688hyc 发表于 2018-3-12 08:42 | 显示全部楼层
maychang 发表于 2018-3-10 09:24
“并联这个电容的好处是什么?前面有大神讲了,我还是不懂。”
依我看,并联这个电容什么好处也没有。 ...

抗干扰啊  我的哥  干扰一般以电压形式出现,而MOS管又是压控器件。
maychang 发表于 2018-3-12 09:33 | 显示全部楼层
6688hyc 发表于 2018-3-12 08:42
抗干扰啊  我的哥  干扰一般以电压形式出现,而MOS管又是压控器件。

抗干扰,不是这么个抗法。
877049204 发表于 2018-3-12 09:36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学习
gx_huang 发表于 2018-3-12 10:41 | 显示全部楼层
NMOS栅极前面串联小电阻、并联电容,对改善导通和截止的波形有帮助的。
前提是前级的驱动电路的驱动能力要比较强,毕竟电容负载加大了。
从波形看,导通过程或者截止过程,出现反复的程度大大减轻了,开和关变得干脆了。
随便找了一个NMOS,看参数,输入电容2000PF,输出电容500PF,反馈电容200PF。
如果我们在输入并联一个1000PF,似乎作用不大,实际作用很大的。由于不了解NMOS的内部原理,也不去深究了。
lfc315 发表于 2018-3-12 15:29 | 显示全部楼层
即使加电容,也是并联加在R5上吧?
6688hyc 发表于 2018-3-13 08:34 | 显示全部楼层
maychang 发表于 2018-3-12 09:33
抗干扰,不是这么个抗法。

求教大神  该如何抗干扰  MOS管的G极
maychang 发表于 2018-3-13 09:52 | 显示全部楼层
6688hyc 发表于 2018-3-13 08:34
求教大神  该如何抗干扰  MOS管的G极

这个说起来就长了,没有简单的接入一个元件就见效的办法。
首先从驱动电路到MOS管的距离要尽量近,联接线要短。这是对14楼所说“干扰一般以电压形式出现”而采取的措施。
其次驱动电路输出阻抗必须足够小,不过这 一点往往无须担心,17楼说过“前级的驱动电路的驱动能力要比较强”,现在的驱动芯片,输出阻抗都足够低。
如果采取上述两项措施后MOS管仍会受干扰,那么这个干扰可说非常强大,必须从机械结构上改进,例如整个开关电源加良好的金属屏蔽。不过,通常开关电源均有金属屏蔽(为了EMI),所以通常仅仅是改进金属屏蔽,例如金属盒各壁良好联接。
开关电源受干扰,通常不是在MOS管输入端,而是市电输入端和电源输出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51

主题

429

帖子

7

粉丝
快速回复 在线客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