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达林顿结构,还是不明白,重新开帖,欢迎光临!

[复制链接]
5748|6
 楼主| niuniu1983 发表于 2008-5-7 08: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图中是ULN2003A的结构,昨天做了下测试:<br /><br />1&nbsp;用ULN2003测量,输出的饱和压降为0.7V左右。<br />2&nbsp;去掉图中7.2K和3K电阻(用分立元件搭,三极管为8050),输出的饱和压降也是为0.7V左右。<br /><br /><br />用ULN2003的结构,输入的电流要大很多。这种结构比去掉两个电阻的2优越在哪呢?<br /><br /><br /><br /><br /><br />
zjp8683463 发表于 2008-5-7 13:53 | 显示全部楼层

7.2和3K的目的不是限流

2.7K才是限流电阻.<br /><br />7.2和3K估计是初始电平吧
AIRWILL 发表于 2008-5-7 16:01 | 显示全部楼层

初始电平的说法有道理

达林顿结构由于放大倍数很大<br /><br />前管的微小漏电流会导致误导通<br /><br />7.2和3K&nbsp;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的
 楼主| niuniu1983 发表于 2008-5-7 16:15 | 显示全部楼层

设置初始电平?

这么连接上两个电阻之后,它的输入电流要增大很多,饱和压降又大(0.7V),还不如用单个三极管驱动呢?<br /><br /><br /><br />看到另外的一个帖子上有人这么说:“在饱和区工作时,无需第一个三极管导通,电阻就能够提供正向偏置使第二个三极管饱和。它解决了由于需要第一个管子正向偏置引起的饱和电压增大的问题。”<br /><br />感觉挺有道理,可是,经实际测定,无论怎么取电阻参数,压降不会小于0.7V。<br /><br />
微风 发表于 2008-5-7 17:06 | 显示全部楼层

啥叫输入电流要增大许多,输入电流不会变化多少

只有达到预期的高电平三极管才会导通,输入电压过小则不导通,这样防止了误动作。
德川家康 发表于 2008-5-7 17:27 | 显示全部楼层

非线性应用,为了防止误动作。

  
风见准人 发表于 2011-9-10 20:19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8

主题

127

帖子

1

粉丝
快速回复 在线客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