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黎曼猜想能否被证明?

[复制链接]
3032|27
 楼主| xukun977 发表于 2018-9-24 12: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天是个好日子,时值中秋,同时也是黎曼猜想证明公布的日子!能否完整的证明出来,大家翘首以盼!

12-40-10-732D0752009F992BA371BBD26D82D64092996088_size41_w590_h332.jpeg

评论

兴趣是最好的导师  发表于 2018-9-27 09:21
 楼主| xukun977 发表于 2018-9-24 12:58 | 显示全部楼层

过节的人在等着月亮
对学术感兴趣的人在等证明结果——不懂数学的也要凑凑热闹
忙着挣钱的人在等着股市是熊是牛,是涨是跌,是赚是亏!

 楼主| xukun977 发表于 2018-9-24 14:08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公布了证明过程!

俺看不懂,现在是大师出动点评的时候了,看看人家证明过程有无纰漏!

14-03-39-C2B6D53DBC6F3691D764C9CA3941379F380514C9_w550_h701.jpg
14-03-45-AB4D520DD7394F468A6018340668D69269196B7F_w550_h715.jpg
14-04-01-4D662F2CF21974A00AC522AE914A04689EA8F292_w550_h715.jpg
14-04-17-82725D9B5DD7E9AF10BE0632DEFFD87C7EB2B7FC_w550_h506.jpg

评论

看不懂  发表于 2018-9-27 09:22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收起 理由
king5555 + 1 本坛只有本大师有能力,有数学博士的H大师大概无能为力。

查看全部评分

xyz549040622 发表于 2018-9-24 19:3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彻底看不懂,这个老头子厉害,80多了还有这样的精力。
xyz549040622 发表于 2018-9-24 22:3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事实证明,老头子还是没成功。
 楼主| xukun977 发表于 2018-9-24 23:12 | 显示全部楼层
xyz549040622 发表于 2018-9-24 22:31
事实证明,老头子还是没成功。


证明过程太简单了,就那一小段反证法,感觉有点危险!
OTB 发表于 2018-9-25 17:43 | 显示全部楼层
广义的歌德巴赫猜想。

谢谢大家!

是这样的:任何一个合数K*A,都可以表示为K个质数相加。显然K=2就是歌德巴赫猜想了。

例如:60 = 3*20,就可以表示为3个质数相加,即:60 = 2 + 5 + 53 ;  21 = 2 + 2 + 17等.

再如: 15 可以表示成3个质数相加,也可以表示成5个质数相加.

这就是"广义的歌德巴赫猜想".

再次感谢大家!  
OTB 发表于 2018-9-25 22:44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清楚。

谢谢大家!

这个90高龄的“数学家”不是在“开玩笑”,就是在“影射”什么。

歌德巴赫猜想,虽然看似简单,但真正的证明,肯定不是那么简单的。

不是说,一定非常复杂,而是人们还找不到证明方法。

无论如何,所谓“数学猜想”的存在,都必定证明了,过去和如今的“数学家”的某种“无能”,例如:人云亦云,随波逐流的工作作风。如果大家都是说,歌德巴赫猜想,很难证明,就像“小马过河”一样,这个小马就不去过河了,那么,任何解决歌德巴赫猜想的“方法和想法”,就都不会出现,当然了,学术界的人士,可以按照一条”既定的非正确的路线“进行”研究“,但其实大部分人,在这里都是”混职称“的。

当然了,只有自我感觉良好的,勇敢的学术界人士,才敢公开”研究“猜想,大部分人,是不敢研究猜想的,因为一旦”出错“,就”身败名裂“,从而在学术界无法生存。

总之,数学家,证明不了”猜想“,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就像大多数的”有名的数学界人士“一样,对于”新的证明方法“,保持”沉默“,总是”正确做法“。

然而,不敢进行”评议“,也是无能和没有自信的体现,当然了,自信,在学术界,弄不好,就身败名裂,所以,”谦虚“总是安全的。

所谓的”数学界“,和学术界人士,以及教科书的受害者们,没有理由去嘲笑所谓的”民科“。

然而,一般说来,民科,是能独立思考的”人士“,大部分应该是”素质不错,聪明的,有能力的“,但肯定不是在”学术界“来”混职称“的。

如果一个”民科“,紧紧就是因为,曾经”追求“所谓的”高等教育“,但没有成功,从而就是一个,妄图学习”学术界“,但失败的人士,从事所谓的”民科“工作,那么本大师的教导就是:连你所谓崇拜的”学术界“的人士,都不能证明”歌德巴赫猜想“,那么你一个”崇拜学术界“的”失败者“,能成功证明吗?

答案是否定的!
OTB 发表于 2018-9-25 22:59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正常的学术界人士。

谢谢大家!

就像”钻牛角尖“——这还是往好里说的,有”事业心和责任感“的学术界的人士——虽然此类人士,并不可能很多。

你紧紧就是在你的”专业领域“,钻了很深,如果,你的专业,确实很”实用“,那么可在”工业界“有所应用的话,那么你的钻研工作,就是有意义的,因为至少在工业界有了真实的应用——这就是一个学术界人士,应该有的”成就感“。

然而,如此”正常“的学术界人士,也紧紧不过就是”熟悉“自己的研究领域,让其”掏大粪“,肯定还是做不好这个工作,尽管,很多学术界人士,正是因为不想”掏大粪“,从而走上”学术道路“的——虽然不是所有,但肯定有一些。

例如一个研究”数学分析“的,就很难从事证明”歌德巴赫猜想“的工作。

事实上,数论哪里是什么”数学王国头顶的拖鞋“,其实,数论什么都不是,至少在如今,人们紧紧使用”浮点的实数“,而早就不把”整数“当回事了。

对于,数论问题来说,例如费玛大定理的方程,就是一个整数方程,如果x,y,z,n中有一个为”已知“,那么这个问题,就是一个”数论问题“,可以成为”数学王国中的王冠“,因为此时,这个方程,可以被解决。

一个你无法解决的问题,如何才能成为一个”数学王国的女皇“?

答案是否定的。

你能解决这个”不定方程“,你可以说这是”数学王国的皇冠“,如果解决不了,就不能这么说。

事实上,很多数论问题,特别是高次方程的数学问题,都不可能再是一个”数论“问题。

数论能解决的,只有很少的问题,都是很简单的,被证明了的问题。非常多的,无非证明的数论问题,例如,歌德巴赫猜想,你们连门都找不到,谈何”数学的皇冠“问题?

答案是否定的! 

再次感谢大家! 
OTB 发表于 2018-9-25 23:13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为学术界的人士。

谢谢大家!

不仅应该把,不敢证明”猜想“,作为基本的工作方针,而且,还应该保持”低调“。

毕竟,你需要在”学术界“这个”圈子“里面”混“,所以,文明礼貌是必须的,太国”张扬“,对你没有任何好处。

书画说:谦虚使人能够在学术界得到进步,而骄傲自满,则会成为”学术界“人士的”众矢之的“。

相信,有过一个如此经历的”学术界“人士,都会”**深刻“的。

另外。

你作为一个学术界的人士,虽然你们肯定不敢在”学术界“进行”夜郎自大“的行径,但绝不意味着,你们可以嘲笑”民科“。

民科,没有学术”职称和地位“的”诉求“,独立思考,是民科的主要特征。

如果一个民科,对于”歌德巴赫猜想“进行了独立思考,那么这无论如何都是值得称赞的。而反倒是,应该有”证明义务“的学术界人士,公开宣称:歌德巴赫猜想,在如今,无非证明。

还是”小马过河“的科学原理,即:学术界的人士,并没有如同”小马“一样地进行”尝试“,你们凭什么说”不可证明“呢?

这是违反起码的科学精神的。

你们作为学术界的人士,对于证明”歌德巴赫猜想“的问题,可以保持”沉默“,但公开”侮辱“和”诋毁“民科的做法,有背与一个正常人的起码”良知“。

也就是说:学术界的人士,不敢证明”数学猜想“,担心万一出错,就”身败名裂“,从而只能”循规蹈矩“地从事”成熟的“人人都懂的专业工作——No。这只能证明你”随波逐流“,人云亦云,连”小马过河“的小马的勇气和胆量都没有。

因此,学术界的人士,没有资格,嘲笑,讽刺,挖苦,以至于通过”表演“的研奖方式,对民科进行打击和迫害。

再次感谢大家1 
OTB 发表于 2018-9-25 23: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OTB 于 2018-9-25 23:37 编辑

众所周知。

谢谢大家1

本大师对于”反证法“的研究和应用。

早已达到了”如火纯青“的令人发指的不可思议的可怕程度。

而所谓的”T函数“,无非就是讽刺挖苦另一个试图证明FLT的中国人罢了。

而本大师显然也早就把”无穷递降法“发挥得”淋漓尽致“,这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而且本大师还使用了”增函数和减函数“的方法来证明”数论“问题(陈景润也用过)。

最为”英雄所见略同“的就是,本大师如同那个”计算机鼻祖“一样,对于”数论问题“的研究,早就把从”整数“的”离散状态“扩展到了”分数,小数,有理数,无理数和超越数“的地步。

因此。

这是没有意义的。

这不是对号入座。

而是本大师本来就是对于你们学术界的无能提出过非常重要的”批评和教育“。

然而这一切其实与本大师毫无关系。

本大师才是最应该对你们所谓的学术界进行”批评和教育“的,当一个”掏大粪“的,都”入乡随俗”地无法胜任其“工作”的时候,本大师就有资格,有义务,对学术界的不健康的腐败和无能,进行批评教育。

再次感谢大家1 
OTB 发表于 2018-9-25 23:34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学术界真的对自己“感觉良好”。

谢谢大家!

那么为何那个“俄罗斯”的证明了“气球是圆形”的数学家,拒绝你们的1000万英镑的“奖励”了?

这肯定不是因为这个“俄罗斯”人为“犹太人”,而是因为,这个“犹太人”,一贫如洗,没有工作,而且还“啃老”,宁可到野地里采蘑菇,也不愿搭理你们这些“送钱”来的“数学工作者”。

必须强调指出的就是:这个“犹太的俄罗斯数学家”,是一个一清二白的人士,与通常人们知道的“有钱的犹太人”是完全不同的,因为通常人们都认为,犹太人很会赚钱,很有钱,但这个数学家不是这样的。

因此。

本大师奉劝学术界,要低调,对任何人,都要有“平常心”,不能因为“民科”的独立思考以及新方法,就搞得你们“**犬不宁”,这是没有意义的。

学术界作为“公众人物”,可以被人们用来“嘲弄和讽刺”,但学术界不能“嘲弄和讽刺”大众——这是一个基本常识问题。

因此,这个所谓的“歌德巴赫猜想”的所谓“证明”的“闹剧”可以结束了,也可以被人们“彻底忘记”了,因为,这真的就是一场无能的毫无意义的“闹剧”而已。

再次感谢大家1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收起 理由
冷画 + 1 ”如火纯青,恐怖如斯

查看全部评分

ayb_ice 发表于 2018-9-26 09:51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不懂,想评论没资格
OTB 发表于 2018-9-26 10:33 | 显示全部楼层
众所周知。

谢谢大家1

本大师去年对FLT进行了“彻底的地毯式样的”探索和证明。

本大师发明的ef方程降幂法,证明了费玛方程和广义的费玛方程,在f(x,y,z,n-1)/f(x,y,z,n-2)《1的时候,无正整数解,这直接证明了,FLT方程的正整数解有限。

而“数学界”几百年以来,连这个简单的结论,都得不到。

本大师的结果,向人们证明了一个事实,即:FLT方程,可以有一个“定性的”形象的解释。

而在此之前,任何“数学界”的人士,都无法给FLT方程一个“形象解释”。

广义的FLT方程为:Ax^3 + By^3 = Cz^3。

应用本大师方法,可以证明,这个方程的解有限。

这已经就是一个巨大进步了。

而且,本大师实际上,已经证明了50%以上的情况,为无正整数解。

按照“数学界”的传统,50%以上的证明,算是一个“巨大成果”了。

但本大师,紧紧就是“贡献”了自己的“证明方法”而已,而且,任何人都可以免费地,无需CITE地,使用本大师的结果——只要你“愿意”,有意愿把工作进行下去,那么,本大师的结论,你可以随意使用,而无需CITE本大师的paper。

但学术界的人士,没有这个胆量,因为,“弄不好”就会“身败名裂”,因为,本大师的ef方程降幂法,事实上,早已“众所周知”。

任何有志于广义费玛方程:Ax^3+By^3=Cz^3,如果愿意使用本大师的方法和结论,那么你可以随意使用,而无需在reference中提及本大师的paper。

在此感谢大家!
OTB 发表于 2018-9-26 10: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大师与“数学期刊”在去年打了很多交道。

谢谢大家!

英国数学学会,美国数学学会,法国数学学会,德国数学学会,瑞士数学学会,等等,投过稿。

本大师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英国数学学会,每次投稿,其编辑,都必定要找到一个“错误”,本大师明显感觉到:这几乎就是在“应付差事”地把你的投稿“打发走”,而且,最后,只能用“**蛋里挑骨头”的方法,进行“拒绝”了。

而其他国家的数学学会,没有一个,进行问题的讨论,也不会指出任何“错误”,而仅仅就是“拒绝”,客气地拒绝。唯独只有英国的数学学会,是在“找到至少一个错误后”,进行“拒绝”。

因此,我们可以认为:除了英国数学学会之外,其他的国家的数学学会,可能连看都不看,就直接reject了,而英国数学学会,是看你的论文,并且“找错”的。

当然了,FLT不是一个简单问题,也许人们还是没有找到方法。但摸索和实践,无论如何都是应该的。

你可以无视你们所谓民科的“投稿”,但借题发挥地进行“冷嘲热讽”,这只是说明你自己的道德品质低下,而且,绝没有能力进行:研究:工作。

本大师早就教导过你们:所谓定理,紧紧就是一个简单的事实,在实际中,并没有多大用途,通常都是,中看不中用。

至于被“数学家”所“自豪”的“采样定理”,本身来自工程技术人员,即:工程技术人员,在实际中,对于采用定理,有直观的物理 认识,但数学界没有这个认识,而仅仅就是,在公理下的“公式推导计算”,而意外地证明了这个定理。

也就是说:无论奈奎斯特稳定判断定理,还是采样定理,数学家,可以进行“证明”,但数学家,不懂其中的“物理意义”,也没有任何对于这些定理的“感性认识”,紧紧就是通过所谓的“数学工具”进行“推导计算”而得到的。这本质上,与用计算机计算没有区别,你仅仅知道结果,但你不知道为何会是这样。

如今的数学界,还仅仅满足于,精确的有理论依据的“逻辑推导和计算”,那么,即使歌德尔的“不完备定理”都证明了,有公理体系下,无法证明的东西存在。事实上,任何一个公理系统,都有无数个无法被“证明”的问题存在,而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是: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没有“眼界”的开阔,这些公理体系下无法证明的问题,永远都不会解决。

只有认识水平提高了,你才能解决这些问题。

再次感谢大家! 
OTB 发表于 2018-9-26 11:0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就好比“登山”。

谢谢大家! 

本来没有路。

但有人摸索出一条“登山道路”后,人们就可以通过这个“登山道路”进行登山。

然而“摸索道路”,是非常不容易的。

一般人,没有这个勇气和胆量,进行“一座大山”的“道路开创”工作。

于是乎,大部分人,都在山下,进行“想象”,想象在山顶的景色是如何的。

而只有开创了登山道路,进而登上山顶的人,才能“一览众山小”,才能把山下的景色,一览无余。

而山下的人,无论如何“想象”,也不可能知道真实的山顶能看到的景象。

因此。

我们不难理解,为何“特斯拉”总是嘲笑“爱因斯坦”是一个“穿紫袍的乞丐”。

因为,特斯拉,是登上了山顶的人,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紧紧就是在“山下”对于“山顶”的想象而已。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可以正确,但对于特色拉来说,过于肤浅,而不深入,因为特斯拉,是有足够的“登山”实践经验的,而爱因斯坦没有登山经验,紧紧就是在想象登山的情况而已。

因此,一个具体做事的,和一个用想象力做事的,并非一样,具体做事的,才是“一步一个脚印”,而且,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实践提高理论,如此良性循环。

而靠想象力创作理论的,显然,严重缺乏实践经验,你的想象的理论,其实是禁不起推敲的,至少,没有实践的检验,但凡有实践,你都不可能守着一个公式,一成不变,你要有实践,你的公式会变化,直到,你登上山顶,才能得到最终的正确答案。

但这需要“艰辛的努力”,通常一般人,根本做不到。

这里,就更不用说,那些,为了获得“学术界”的地位,而努力工作的人士了。

特斯拉才是真正的科学家和实践家。

一个科学家,不实践,紧紧就是一个空想家,例如相对论紧紧就是一个空想而已,而没有任何实际经验,统一场理论,无非就是巩固你的“学术地位”而已。

需要说明的就是:爱因斯坦知道特斯拉对于其“穿紫袍的乞丐”的正确评价 。

再次感谢大家! 
OTB 发表于 2018-9-26 11:38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过去。

谢谢大家!

数学和力学紧密联系在一起。

因为,数学问题,来自对于力学问题的研究。 

没有力学问题,数学问题就是无米之炊。

是现实的力学问题,供养了数学的存在和发展。

虽然费马大定理,是一个数学问题,但因为没有与力学有什么关系,所以,即使在费马的年代,也不可能很多数学工作者,都对于FLT感兴趣,而是对于现实的“力学”问题进行研究,从而推动了数学的发展。

例如,什么椭圆函数之类的,就来自于力学问题的研究。

如果一套理论,紧紧就是”想象出来“的,除非这个”理论“确实可以”打包“解决数学或其他问题,可以被认可之外,空想无非就是空想,是吃饱了撑的。

一个能”打包“解决其他数学问题的工具,不可能是被”吃饱了撑的“就”发明出来“的。都有现实基础和意义,没有无缘无故的理论和空想出现。

虽然爱因斯坦想象了相对论的情况,而且理论上也可以证明为正确,但还是一个想象,即使数学推导完全正确,也不过就是一个简单的事实。

而特斯拉是研究者,实践者,在实际中,发现了很多现象,通过研究这些现象,形成了其理论,进而理论再执导实践。人们的认识水平就使如此一步步提高的,因此,特斯拉比爱因斯坦知道的”多的多“,所以,特斯拉可以嘲讽爱因斯坦。

相对论的前提就是”光速不变“,但爱因斯坦解释不了光速为何不变的问题。

但特斯拉可以知道其中的原因。

而且特斯拉还甚至以太的存在。

数学工作者也是一样,甚至还不如爱因斯坦的想象力。

所有数学领域的研究工作,都应该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上,例如,过去,数学和力学的紧密联系。

靠想象力而得到的数学,严重缺乏实践情况的检验,都是理想的,线性的假设,这不是实际情况。

总之,一个数学领域,如果真想有作为,就必须要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你可以发现,你以前所”想象不出来的方法“,空想的数学,逻辑再严密,也不过就是吃饱了撑的,你根本不知道,这个数学方法的研究,到底有何意义,能解决什么问题。

空想的数学研究,即使能有点实际东西,但终究堕落到经院哲学的下场。

经院哲学,就是典型的理论不联系实际的,吃饱了撑的方法。

不可能存在”逻辑严密“的公理化的理论,因为歌德尔的不完备定理,其实说明了,有无数个一个公理体系下,所不能证明的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就是理念的提升,更多”公理“的建立。

例如,负反馈方法,本质上,就是近似计算方法,使用了一个数**算叫做:远大于。

远大于这个理念或公理,可以与数学中的无限大来进行对比,也是一个等次的东西。

虽然负反馈为近似计算。

但是我们却把负反馈当作精确的东西,虽然”噪音“确实存在,但我们使用负反馈方法,紧紧就使为了解决现实的问题,我们可以忽略噪音,而把负反馈,当作精确的计算。事实上,人们就使这么做的,而且,主要你使用了负反馈,就别无他方。

只能把负反馈当作精确的计算。而远大于的使用,必不可少,因为负反馈,就是靠”远大于“而存在的。

只要你使用了”远大于“(就象如今数学界早已认可的无限大一样),负反馈就可以精确正确计算,而且设计结果,就是令人满意的结果。

虽然负反馈是近似计算,但把其当作精确计算,而且使用了”远大于“之后 ,反馈问题,都得到了合理的正确的合适的解决,对于工程项目来说,这足够好了,也不可能存在更好的方法。

所以,必须要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建立一套”公理“,从而这个领域,就有了”工具和方法“,虽然从纯数学的角度看,这是近似的,甚至”不合理“的,但”公理化“的体系,都是为了实用,或某想法的建立。

于此相反的就是,如今数学界,依然停留在”精确的理论逻辑推导计算“的阶段,这个阶段,解决不了FLT,哥德巴赫猜想,等数学猜想,而且对于工程实践,也提供不了任何工具和方法。

你能列出方程,但解不了这个方程,那么问题出在什么地方?

这个方程,使必须要解决吗?

既然解决不了,好报者一个无解的方程,干什么?

李满猜想和哥德巴赫猜想一样,如今的人们,还找不到解决方法,但可以摸索和实践。

如果,这个世界上,无人进行这些问题的摸索和实践,那么这些问题,可以扫入垃圾堆,从而被人遗忘了。

任何摸索和实践活动,都是值得称赞的。

但唯独,不懂装懂的,学术界人士,要进行不懂装懂的”无耻无能的滑稽表演“。

再次感谢大家!

FTwei 发表于 2018-9-26 11:44 | 显示全部楼层
OTB 发表于 2018-9-26 11:03
这就好比“登山”。

谢谢大家! 

666666666
keer_zu 发表于 2018-9-26 12:59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看好,不过为阿提亚的精神鼓掌。
雪山飞狐D 发表于 2018-9-26 14: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雪山飞狐D 于 2018-9-26 15:58 编辑
xukun977 发表于 2018-9-24 14:08
刚刚公布了证明过程!

俺看不懂,现在是大师出动点评的时候了,看看人家证明过程有无纰漏!

似乎要用到解析延拓

大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个人签名:模电讨论兴趣小组群微信号:xukun977

1897

主题

22577

帖子

295

粉丝
快速回复 在线客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