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鉴于国内学习资料匮乏,国人尤其是非搞纯学术研究的,不喜或不习惯阅读外文文献资料,在热心网友的捧场下,我们建立了模拟电路学习版块、模电俱乐部和翻译小组!根据预想,这三部分是有机统一的整体:论坛上的版块是交流沟通之地,特点是多元、开放、自由!缺点是无序,甚至有错误,需要去规范、引导;俱乐部是人力资源,打铁还要自身硬,通过沟通交流提高自身知识高度,才能规范、引导论坛上的信息交流,使其变得准确高效;翻译小组是提供阅读材料,相比于俱乐部的口头交流,具有补充营养,扩大知识深度和光度的作用,是对外看的窗口。
 
 
 理想很丰满,有不少网友支持,但运行起来发现现实很骨感!
 
 
 我多次在论坛上提到,学术最好不要和商业挂钩,否则容易变味!所以我原计划是做可汗学院那样的公益活动!大家一起干活,一起享受劳动成果,像原始人那样集体配合劳作!
 
 现在问题是很多人愿意共享劳动成果,但想一起干活的就没几个了。以翻译小组为例,确实有许多人加我微信,表示愿意参加翻译工作,但是我把资料传给对方以后,很多人就失踪了,个把月联系不上了!
 现在虽然有6个朋友能联系上,但最初阶段的翻译是自愿免费干活的,所以我没有任何理由催促对方快点完成任务,如果是花钱雇佣的,总是可以隔三差五的打听进度,对方也有义务回复,现在面临的处境就尴尬无奈了。
 前天央视著名主持人李咏去世了,才50岁,生命无常,而我们论坛上任何一个人,都不知道阎王生死簿上给自己定下的大限是哪一天!如果我们的各项工作像这样慢腾腾的玩下去,黄花菜都要凉了!
 
 
 现在要考虑的问题是:公益活动做不成吗?打板、焊接、测试、PPT、翻译等,这么多活我一个人干,能做多少?进度有多慢?!电路图有了,器件封装信息有了,找个人画PCB都费劲!?
 
 
 这形势,是逼着我由原定的公益性质的活动做成商业化,只要出钱,总是能找到人画板打板,总是能找到人翻译书籍,什么都不是事。但是这些成本,最终还是要转嫁到消费者身上,正所谓羊毛出自羊身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