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DC] 如何改善米勒效应?

[复制链接]
4231|35
 楼主| yueguang3048 发表于 2023-9-15 15: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CH1 VDS波形
CH2 VGS波形

目前栅极串联电阻10R,且CH2的波形振荡会跟随负载增大而略微增大。还有尝试在VGS并联130pF的电容,振荡会减小,但管子有些热。
请问:

1.看下述波形,还需要优化吗?看着驱动波形有些变形了

2.VGS上的第一个尖峰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2.如果需要优化,在GS极之间并电容或在DS并电容?还有别的解决办法吗?改善PCB走线不考虑。


看着管子的米勒电容很小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无善无恶心之体 发表于 2023-9-16 14:40 | 显示全部楼层
漏极并没振荡,栅极波形只是共模干扰。
xch 发表于 2023-9-17 22:4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像纯粹米勒效应。更像驱动回路寄生电感和负载电容Q值太高振铃了
ardtek 发表于 2023-9-18 09: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些时候,只能换别家的MOS管才行
 楼主| yueguang3048 发表于 2023-9-19 12: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yueguang3048 于 2023-9-19 12:14 编辑
xch 发表于 2023-9-17 22:40
不像纯粹米勒效应。更像驱动回路寄生电感和负载电容Q值太高振铃了

感谢指点!

那只能改电路板了?

 楼主| yueguang3048 发表于 2023-9-19 12:15 | 显示全部楼层
无善无恶心之体 发表于 2023-9-16 14:40
漏极并没振荡,栅极波形只是共模干扰。

感谢指点
 楼主| yueguang3048 发表于 2023-9-19 12:15 | 显示全部楼层
ardtek 发表于 2023-9-18 09:42
有些时候,只能换别家的MOS管才行

嗯 有可能跟寄生参数有关系
Siderlee 发表于 2023-9-19 12:58 | 显示全部楼层
驱动的PCB能贴上看看最好
ardtek 发表于 2023-9-19 13:57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感觉,除非PCB太糙,或者太受限。一般还是器件的寄生参数影响大些。
 楼主| yueguang3048 发表于 2023-9-19 16: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yueguang3048 于 2023-9-19 16:38 编辑
Siderlee 发表于 2023-9-19 12:58
驱动的PCB能贴上看看最好

2层板,1.6mm板厚,两个0.2的过孔,8mil线宽,走线长度约为20mm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bendn 发表于 2023-9-19 16:38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觉是栅极的电阻太小导致的,可以尝试把电阻加到100R,如果对速率不是特别在意,可以加到1K,然后再测试波形应该会有所改善
 楼主| yueguang3048 发表于 2023-9-19 17:59 | 显示全部楼层
bendn 发表于 2023-9-19 16:38
感觉是栅极的电阻太小导致的,可以尝试把电阻加到100R,如果对速率不是特别在意,可以加到1K,然后再测试波 ...

栅极电阻目前是10R了,再大的话,开关功耗会增大。MOS管发热厉害。目前开关速率是400Khz。
Siderlee 发表于 2023-9-20 12:53 | 显示全部楼层
yueguang3048 发表于 2023-9-19 16:37
2层板,1.6mm板厚,两个0.2的过孔,8mil线宽,走线长度约为20mm

KICAD

最好是只显示驱动线及回流的路径(参考地)

via应该影响不大,看看整个路径
 楼主| yueguang3048 发表于 2023-9-21 11:39 | 显示全部楼层
Siderlee 发表于 2023-9-20 12:53
KICAD

最好是只显示驱动线及回流的路径(参考地)

您看看是这个吗?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评论

@Siderlee :嗯嗯 我再去研究研究它的Layout  发表于 2023-9-22 08:58
@Siderlee :大神能否给科普一下功率地的规范和注意事项,在下不甚感激,愿闻其详。  发表于 2023-9-22 08:57
先看看芯片手册推荐的布局布线方式,对比一下  发表于 2023-9-21 19:10
可能跟你的功率地有关  发表于 2023-9-21 19:09
bendn 发表于 2023-9-21 15: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没有原理图?看着这个震荡就是寄生参数和弥勒电容引起的,栅极电阻又很小阻尼作用不大,控制信号边沿过快时就出现了谐振。

话说你这个负载电流非常大吗?可以稍微增加一点栅极电阻看看能不能找到一个平衡点,让发热不太严重又能改善这个震荡
 楼主| yueguang3048 发表于 2023-9-22 08: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yueguang3048 于 2023-9-22 08:57 编辑
bendn 发表于 2023-9-21 15:26
有没有原理图?看着这个震荡就是寄生参数和弥勒电容引起的,栅极电阻又很小阻尼作用不大,控制信号边沿过快 ...

48V升压到80V@3A的恒流-应用,目前也是在找MOS管更换和控制栅极电阻大小,感谢您的指导!
bendn 发表于 2023-9-22 10: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bendn 于 2023-9-22 11:05 编辑

那你这个是电流太大了,对开关管的交叉损耗确实很敏感,看能不能试试增大栅极控制电阻,同时在栅极控制电阻上并联一个pF级别的电容,看能不能在保证快速上升边沿的同时增大谐振点的阻尼,看你图片上显示的谐振频率在120MHz~150MHz之间,如果保证在120MHz时的电容阻抗大于100R,就要用10pF及以下,栅极电阻也可以用100R以上的
MrCU204 发表于 2023-9-22 23:57 | 显示全部楼层

米勒效应是内因,配置与布局是外因!
结构性缺陷无法消除但可掩蔽,共集,共基,cascode,这些拓扑能把导致米勒效应的机制破坏。
 楼主| yueguang3048 发表于 2023-9-24 08:59 | 显示全部楼层
bendn 发表于 2023-9-22 10:30
那你这个是电流太大了,对开关管的交叉损耗确实很敏感,看能不能试试增大栅极控制电阻,同时在栅极控制电阻 ...

专业666  感谢指导!
 楼主| yueguang3048 发表于 2023-9-24 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MrCU204 发表于 2023-9-22 23:57
米勒效应是内因,配置与布局是外因!
结构性缺陷无法消除但可掩蔽,共集,共基,cascode,这些拓扑能把导 ...

谢谢指导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个人签名: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11

主题

1110

帖子

6

粉丝
快速回复 在线客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