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产品/技术] 英飞凌新一代AI数据中心BBU这个电源设计是不是很麻烦啊?

[复制链接]
304|17
 楼主| lix1yr 发表于 2025-7-14 19: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英飞凌新一代AI数据中心BBU解决方案中,从4 kW到12 kW的电源解决方案是如何实现功率逐步提升且保持高效稳定运行的,在技术原理上有哪些关键突破?

szt1993 发表于 2025-7-30 12:58 |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该有参考案例
LOVEEVER 发表于 2025-7-31 10:54 |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该是非常快捷简单的
慢动作 发表于 2025-8-31 23:53 | 显示全部楼层
功率密度从 2kW/L 提升至 5kW/L,效率保持在 96.5% 以上
lamanius 发表于 2025-9-28 23:47 | 显示全部楼层
OptiMOS™ TDM2454xx四相模块引入VPD,电流密度达2A/mm²(支持280A),路径电阻降至<5mΩ(传统PCB为20mΩ),效率提升5%-7%。VPD通过缩短电流路径、降低寄生电感,适配1kW+ GPU负载,减少散热需求30%。

ex7s4 发表于 2025-9-29 08:45 | 显示全部楼层
英飞凌新一代AI数据中心BBU解决方案通过多材料集成、创新拓扑结构、模块化设计及智能容错机制,实现了从4kW到12kW的功率逐步提升,同时保持高效稳定运行。

d1ng2x 发表于 2025-9-29 09:44 | 显示全部楼层
GaN在低压高频(>1MHz)下导通电阻<50mΩ,效率>99%,适配48V总线架构。5.5kW BBU采用Si-GaN混合拓扑,实现超高效率(>98%)和高功率密度,损耗<100W。

cen9ce 发表于 2025-9-29 09:58 | 显示全部楼层
在高压场景(如650V-1200V)下,SiC的开关损耗比传统Si IGBT降低40%,开关频率提升至100kHz,支持高功率密度设计。例如,12kW BBU中,SiC用于高压侧功率转换,减少能量损耗并缩小磁性元件体积。

g0d5xs 发表于 2025-9-29 10:49 | 显示全部楼层
Si基器件(如OptiMOS™ 6)用于基础负载支撑,成本<0.1美元/W,平衡整体方案的经济性。三者集成在单一模块(如TDM2454xx)中,电气性能(纹波<1%)与散热性能(导热率>200W/m·K)领先行业。

AdaMaYun 发表于 2025-9-29 10:53 | 显示全部楼层
BBU这个电源设计参考案例程序很简单的
l1uyn9b 发表于 2025-9-29 11:47 | 显示全部楼层
在5.5kW BBU中,英飞凌独家拓扑结构结合Si-GaN技术,实现超高效能量转换。PPC通过分布式功率转换减少传输损耗,支持动态负载调整,效率超98%,MTBF(平均无故障时间)>50万小时(传统方案为20万小时)。

liu96jp 发表于 2025-9-29 14:33 | 显示全部楼层
通过并联多张4kW电源转换卡,12kW系统功率密度达113W/in³(行业均值25W/in³,提升400%)。模块化设计支持按需扩展功率等级,例如单机架需8kW时,仅需并联两张4kW卡,简化维护流程并降低初始投资。

 楼主| lix1yr 发表于 2025-9-29 14:48 | 显示全部楼层
5.5kW BBU采用嵌入式电容层与超薄电感设计,体积压缩至<50cm³(传统方案为100cm³),BOM成本降低15%-20%(单模块<50美元)。热管理优化(温升<40°C)延长寿命至10年以上,TCO(总拥有成本)年均节约>5000美元/机架。

p0gon9y 发表于 2025-9-29 15:33 | 显示全部楼层
12kW BBU系统中,若某张4kW电源卡故障,系统通过PSOC™ MCU与EiceDRIVER™驱动器实时监测并隔离故障卡,自动将剩余功率均匀分配至其他卡,确保持续运行(仅降低部分输出功率)。此设计使系统停机率<0.01%,满足AI数据中心对可靠性的严苛需求。

LOVEEVER 发表于 2025-9-29 15:49 | 显示全部楼层
还算可以的建议参考官方案例
suw12q 发表于 2025-9-29 17:50 | 显示全部楼层
XDP™控制器的可编程性支持毫秒级响应(<10ms),动态调整电压/电流以匹配负载变化。例如,当GPU功耗从1kW突增至2kW时,系统可在10ms内完成功率再分配,避免电压跌落或过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61

主题

1736

帖子

2

粉丝
快速回复 在线客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