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北京市农学会秘书长、北京市人民政府顾问袁士畴教授在研讨会上说,“增产靠化肥助力,防病靠农药护航”仿佛是我国各地农业普遍走不出的怪圈,土地越种越“瘦”,越种越“饿”, 整个农业科技忽略了农业现代化的最根本问题――土壤,大家只知道用化肥,对土壤的研究已经非常落后了。
化肥因纯度高、养分含量高、速效,能使有限的土地生产出更多的粮食,但持续多年后,由于化肥的频繁及过量使用,使得土壤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肥沃的土地开始退化。
专家提供的数据显示:我国化肥平均使用量是发达国家化肥安全使用上限的二倍。目前,按播种面积计算,我国氮肥平均施用量分别达到法国、德国、美国的151%、159%和329%,而耕地粮食单产水平较这些国家仍然低1~3成。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0年我国化肥总产量为6619.3万吨,化肥利用率仅为30%左右。这造成了多方面的负面影响:农民种粮成本高,生态环境污染,资源浪费……
国家科技部农村中心副主任陈良玉表示:“现在我国的农业是粗放经营,是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高明是易健兴农(大连)生物制剂发展有限公司的总经理,他长期在田间地头研究土壤和肥料。他告诉记者,长期、大量、不合理地施用化肥,土壤生产能力已经降低。土壤的综合肥力秩序降低的直接后果就是化肥利用率在降低,病虫害加剧,土壤对农作物的供肥、供水、供气能力降低,同时应对不良气候的能力、土壤污染的缓冲能力、病虫害的抗御能力明确降低。
高明解释说,土壤肥力是由土壤的化学肥力、物理肥力和生物肥力共同构成的。
化学肥力的降低主要表现在大量营养元素失衡、氮肥相对过剩、磷肥大量被固定、有效性钾肥及微量元素亏缺;有机质减少;土壤酸化加重;重金属和有机物污染,有毒有害物质积累。
物理肥力的降低主要表现在土壤板结硬化,团粒结构破坏,保温、保水、保肥能力降低;透气性降低;水土流失加剧,耕层土壤变薄。
生物肥力的降低表现在土壤微生态失衡,有益微生物减少,病原微生物增加;植物根系退化;蚯蚓类动物减少;土壤酶活力、呼吸强度降低。
(中国土壤仪器网特别推荐土壤养分速测仪、测土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