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一张图理解电容式触控MCU技术原理

[复制链接]
2874|14
手机看帖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跟帖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现在的触控方案大多是TSC芯片和MCU分开的,而小弟最近参加了一个网上的在线研讨会,主题是“让设计更加简单,富士通触控MCU的创新”(网上有哦,感兴趣的自己搜来学习下吧),听了研讨会才知道现在已经采用SOC技术将TSCMCU做在一个芯片内了,一不小心,我们的设计又更加简单了。另外,研讨会对于电容式触控MCU技术的讲解很到位。小弟整理了一张关于电容式触控MCU的技术原理图,分享给大家。巩固下基础知识,呵呵!

相关帖子

沙发
ys800503| | 2012-8-23 11:49 | 只看该作者
不明白啊,有注释吗,谢谢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板凳
睿者无惧| | 2012-8-24 16:32 | 只看该作者
不明白啊,有注释吗,谢谢
ys800503 发表于 2012-8-23 11:49



同是!!!谢谢楼主的分享,不过还是不太明白哦,楼主能不能讲解下啊?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地板
a张一波|  楼主 | 2012-8-27 14:37 | 只看该作者
回楼上两位:
触控的原理是根据输入的按键(Touch PAD)上的电容的不同来检测人体触摸。如图中Ctouch的公式所示,Ctouch电容的大小和Touch PAD的面积成正比,和Touch PAD上面的人体接触的厚度成反比。对于Touch PAD,有两路的数字系统,一路提供参考(REF),另外一路检测Touch PAD阻抗的大小。为什么要提供一路的数字参考(REF),是因为整个系统处在不同的环境下,例如温度,湿度,海拔高度等因素,所以需要一个参考。系统通过检测Touch PAD上的阻抗和参考阻抗的差别来判断有没有按键被触摸到,比如当Touch PAD没有被触摸到的时候,他的输入阻抗比参考阻抗小,当Touch PAD被触摸到时,因为电容会改变,所以阻抗比参考阻抗增加,这样就有一个触发的信号告诉MCU,按键被触摸到了。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5
挑毛挑刺| | 2012-8-28 16:49 | 只看该作者
原理是理解了,坛子里有富士通半导体的吗?想问一下富士通半导体触控MCU是如何让设计更简单的?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6
rrqxx| | 2012-8-28 21:36 | 只看该作者
好东西,绑定了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7
夏日飞鹰| | 2012-8-29 07:47 | 只看该作者
不错,顶一个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8
dreamic| | 2012-8-30 13:57 | 只看该作者
原理是理解了,坛子里有富士通半导体的吗?想问一下富士通半导体触控MCU是如何让设计更简单的?
挑毛挑刺 发表于 2012-8-28 16:49



呵呵!我不是富士通半导体的,不过我们公司有用他们的产品,所以我对富士通半导体的产品还是比较了解,楼主所说的那个在线研讨会我也听了,主要是讲他们新推出的内置电容触控MCU MBB95850/860/870系列。谈到如何让设计更简单,我想应该两点吧:一是采用SOC技术将Touch Sense IPMCU做在一起,硬件设计比较方便;二是他们的图形界面开发工具Touchtune,可实时观察与调整触控参数,软件编程,调试比较快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9
1024| | 2012-9-3 13:44 | 只看该作者
有了解TI触控MCU的吗?我想知道TI的和富士通半导体的触控MCU的区别?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0
通行无阻| | 2012-9-5 10:30 | 只看该作者
有了解TI触控MCU的吗?我想知道TI的和富士通半导体的触控MCU的区别?
1024 发表于 2012-9-3 13:44



TI MCU实现触控功能是需要软件参与的,而富士通半导体的触控功能是通过硬件来实现的,应用起来和GPIO完全一样,并且会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自动调整参数,抗干扰性更强。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1
2010通牒证| | 2012-9-7 15:00 | 只看该作者
绑定   顶一个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2
int3| | 2012-9-7 17:25 | 只看该作者
基本上是MCU就能做触控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3
20icic| | 2012-9-11 16:08 | 只看该作者
楼上说的 没错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4
system_c| | 2012-9-13 14:31 | 只看该作者
楼主总结的不错噶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发新帖 我要提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4

主题

90

帖子

2

粉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