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本事搞ADI-DSP的,大概是先入为主,换了东家之后搞TI-DSP总感到怪怪的。希望可以答复小弟以下问题: 1。VC33上的H1和H3究竟是怎么回事?是否是指令周期的2个输出?我用示波器测试过,当12M经过5倍频后,H1和H3输出的都是60M。为什么叫H1和H3?管脚中并没有H0和H2啊? 2。大概是先入为主的原因吧,搞了几年的ADSP,总是觉得TIDSP怪怪的,现在虽然已经能用VC33汇编语言编程了,心中依旧有些不解。资料上说,VC33DSP的转移能力包括标准转移和延迟转移,标准转移在执行转移之前使流水线变空,这导致标准转移的执行占据4个指令周期。而延迟转移则不使流水线变空,它保证随后的3条指令在程序计数器被转移修改前执行,而此时延迟指令悬空,并且禁止中断,执行完毕这3条指令,这样,延迟转移仅需一个周期。我就纳闷了,执行完了3条指令,怎么就成了只需要1个周期? 3。在块循环和指令循环中,RM位和S位对于此两种操作非常重要,其中S位对我们是隐含的,但是RM是可以初始化状态寄存器来写的,而RPTB和RPTS的操作中,RM又是自动置位的,到底是怎么回事?这两个位对程序调用和中断程序又有什么影响? http://www.**/customize/xilinx/one.asp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