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这篇**很实在地指出了问题

[复制链接]
3093|10
 楼主| iC921 发表于 2009-6-29 20: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有意思哦,不妨称之为合法骗术或做假技术,ZT来了。……<br /><br />*----------------------------------------------------<br /><br />日本元器件中的某些猫腻<br /><br />上一篇&nbsp;/&nbsp;下一篇&nbsp;&nbsp;2009-06-20&nbsp;22:49:39&nbsp;/&nbsp;个人分类:元器件技术与管理&nbsp;<br /><br />查看(&nbsp;1111&nbsp;)&nbsp;/&nbsp;评论(&nbsp;22&nbsp;)&nbsp;/&nbsp;评分(&nbsp;8&nbsp;/&nbsp;0&nbsp;)&nbsp;<br />&nbsp;(转自本人以前作品)<br /><br />&nbsp;&nbsp;&nbsp;日本元器件在某些人眼中似乎是质量的代名词了,但是,其起点是和国产元件相比而言的。跟欧美的一些器件比起来,日本的器件又显得不是那么可靠实在。在我的经验中,日本器件和日本人的狡猾有点类似,你一不小心,便会上当。以下举数例,让大家见识一下日本元器件中的某些猫腻。<br />&nbsp;&nbsp;&nbsp;大家知道,大功率IGBT日本牌子的质量还不可靠,一般是德国的比较可靠。有一个日本牌子(大牌子)来推销他们的IGBT时,他们的产品规格书上,标了一个参数,他们的IGBT的满功率负荷时外表的温升很低,比德国的低多了。我们觉得很奇怪,按理来说,日本的技术水平较差呀,怎么其温升反而更低呢?我们问了这个日本牌子的原厂,原厂的技术人员告诉我们,原来他们测温升的测试点和德国的不同,而德国是取外表最高温度处来测试,而这家日本公司取的测试点不是最高温度处。也就是说,如果他们也取一样的测试点,他们的温升可能高多了。如果是一般的人,不去深究原因,只看其规格书上的东西,那么就会造成误导,以为他们的技术已经很先进了。<br />&nbsp;&nbsp;&nbsp;有个日本名牌的大电解电容的产品目录,其标称的纹波电流非常大,看起来比美国牌子的还好。我们知道,大电解电容最关键的参数之一就是纹波电流,纹波电流越大越好。这样看来,似乎日本的大电解电容技术比美国的还好。但是,只要你仔细去看电容详细的规格书,你就能发现其中的猫腻。人家美国的纹波电流是在最高额定工作温度下的纹波电流,而日本标的是远远低于最高额定工作温度的纹波电流;也就是说,如果日本也是在最高额定工作温度来算,那么其纹波电流可能远远差于美国的品牌。如果你们公司也用到了大电解电容(电压几百伏,容量上千微法以上),如果你们用的是日本牌子,那么要小心了,看他们的纹波电流是不是最高额定工作温度下的纹波电流。<br />&nbsp;&nbsp;&nbsp;还有个高速光耦,也是一个日本名牌,标了非常好的一个关键参数,我们便去问口碑更好的一个美国品牌,说,为什么日本的牌子的技术比你们的还好?美国那个厂家查了参数,告诉我们,是测试条件不一样,果然,日本厂的那个参数是在更轻的条件下测试的,如果在一样的条件下测试,日本的还是不如美国的。<br />&nbsp;&nbsp;&nbsp;总之,我的经验告诉我,用日本的器件一定要非常小心,不要被他们的表面的一些技术指标迷惑(不要以为什么指标你都能测,很多指标只要厂家那种条件才测得了),一定要睁大眼睛,看他们的测试条件是不是和欧美的一样,否则很容易上当。<br />&nbsp;&nbsp;&nbsp;选择元器件,关键看自己产品的定位。如果要求技术和可靠性很高,还是欧美的可靠。如果是次之,可以考虑日本和台湾的品牌。当然日本的比台湾的又稍强,看你的定位了,我认为一些较简单的元件台湾的和日本的差距越来越小。如果要求更低,那么国产的器件也可以应付。当然,可靠性与元件的复杂程度的关系也很大,最尖端技术的元器件,一般都是欧美的才可靠;更简单的元器件,欧美退出市场,日本的技术也很可靠了;更简单的元器件,台湾的技术也已经很可靠,并且在不断地抢日本的饭碗;更简单的元件,国产的元器件也很可靠了。<br /><br />http://www.cntronics.com/blog/?uid-18428-action-viewspace-itemid-1364
小智若愚 发表于 2009-6-29 20:42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前在论坛里浏览过这片**了,顶一下

  
lanmp 发表于 2009-6-30 10:15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纹波电流越打越好?

  
jimsboy 发表于 2009-7-1 10:27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看清楚了,是电流,不是电压

纹波电流是哪里来的?电压不稳定喽.<br />电压变化,电容当然要有所表示啦.电压上升一点点,但它电流就上了不少,这说明它的ESR小啊.对电压波动的抑制能力好
dontium 发表于 2009-7-1 10:52 | 显示全部楼层

嗯,这篇**很实在地指出了问题

  
beinghu 发表于 2009-7-2 19:11 | 显示全部楼层

日本的东东这么黑的阿

要小心了&nbsp;&nbsp;有欺骗的嫌疑阿
studykit 发表于 2009-7-30 17:59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

LZ和元器件都可疑啊
 楼主| iC921 发表于 2009-7-30 19:1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上去也有那么点儿意思~

  
bg7jzw 发表于 2009-7-30 19:26 | 显示全部楼层

体现了日本人的个性

体现了日本人的个性
01061118 发表于 2009-7-30 20:03 | 显示全部楼层

无论是日本的还是欧美的

无论日本的还是欧美,推销给你的人一般都是中国人,<br />而这帮人可靠的不多,尤其是销售,技术人员最好不要理销售,<br />那些都是人精,我们小孩子尽量避而远之。<br />器件在不同测试条件下有不同的测试数据,你只要手册看清楚了,<br />一样是可以用的,有疑问的点直接问原厂相关人员,一般日本企业<br />的测试报告是相当全的,手册很简单,全面的东西向要你得向他们要。<br />之前,刚入行时,老看网上一些言论,说日本器件怎么不好,怎么不好的,<br />也比较鄙视日本的器件。不过现在接触多了,并不是日本的器件不好。<br />而是向前面说的需要的数据要向厂家要,不要等着有地方下,没地方下的,<br />只有原厂会有。还有是要关注器件的产地,一般国内生产的日本器件品质<br />会相对差点,因为卖不出价格,只能降成本,东西的质量肯定下降了。<br /><br />
catdriver 发表于 2009-8-3 22:10 | 显示全部楼层
听说过这么一个实例,中国人抄了日本人的电路,发现人家日本人的电路工作正常,但我们抄下来做的电路总达不到设计要求,甚至中国人用的元器件都是一个品牌一个加工厂的,也不行!很疑惑,仔细一分析,发现电路中的LM358的指标本来就达不到设计要求,更疑惑!通过多方打听才了解到,原来人家日本人要求芯片厂家给他们发货前,对LM358进行筛选,只选那些指示达到电路设计要求的片子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781

主题

17304

帖子

13

粉丝
快速回复 在线客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