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shaoye7031 于 2013-12-27 15:13 编辑
学习电子模拟技术做为重要的一部分,而模拟器件的重点就是运放的使用,做为小信号和微弱信号的处理,必须用到一些小信号处理的运放,本文针对于仪表放大器INA333的使用进行深入的讲解,让大家会使用INA333芯片,触类旁通的学会使用TI的别的仪表放大芯片。
INA333是一种低功耗,精密仪表放大器,提供良好的准确性。多功能三运放仪表放大器的运算设计,小尺寸和低功耗,使其适合各种便携式应用。
芯片参数:输入失调电压: 25 µ V (max), G ≥ 100° C, G ≥ 100
噪声: 50nV/ √ Hz , G ≥ 100共模抑制比: 100dB (min), G ≥ 10
输入偏置电流: 200pA (max)
输入电压范围: (V – ) +0.1V to (V+) – 0.1V
输出电压范围: (V – ) +0.05V to (V+) – 0.05V
静态电流: 50 µ A
环境温度: – 40 ° C to +125 ° C
管教说明:
1. RG接地端
2. VIN-反向输入端
3. VIN+同相输入端
4. V-负电源接入端
5.REF反馈信号接入端
6.VOUT输出信号端
7.V+正电源接入端
8.RG接地端
INA333是一款低功耗、零漂移、轨到轨输出的仪表放大器。对于微弱电信号的放大具有良好的效果,便于AD对信号的采集。其他的具体参数见数据手册。 其内部结构如下图所示:
芯片内部集成了传统的仪表放大电路,从而避免了复杂电路的搭建。其增益G=(1+100k/Rg),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Rg来改变微弱信号的放大倍数。关于Rg的选择可参考下表:
在本次试验中我们选择了Rg为1k,即放大倍数100倍,基准端选择2.048v的基准电压。关于芯片的基准端我们可以让它接地,也可以加基准电压,但基准电压必须低于供电电压1.5v。一般情况下我们选择了基准电压,这样做都是为了更好的驱动后一级的电路和减小误差。 具体电路图如图所示:
根据原理图画出PCB,实验中所用到的主要器件包括INA333和opa2340,opa2340是一款精密的轨到轨运放,在这个电路中作为两个电压跟随器,作用分别是去除输入的纹波和输出的缓冲电路。 调试结果:根据理论计算,微弱信号的变化范围是0~25.26mv,则输出电压的变化范围为0~4.574v.(因为此时的电压放大倍数为100倍)。 实际结果:微弱信号的变化范围为11.2mv~31.4mv,实际输出电压范围3.17v~5.05v。 结果分析:微弱信号的变化范围与理论范围有所出入,与所搭电桥有关,电阻的变化和不稳定都对结果有所影响,所以实际的微弱信号参数就有些许变化。 供电电压:5.04v 电桥输入电压:5.04v 实验数据: 微弱信号输入 |
输出电压
|
减去基准电压2.048
|
放大倍数
|
11.2mv
|
3.17v
|
1.122v
|
100.18
|
15.1mv
|
3.58v
|
1.532v
|
101.46
|
18.9mv
|
3.96v
|
1.912v
|
101.16
|
22.8mv
|
4.35v
|
2.302v
|
100.96
|
27.3mv
|
4.80v
|
2.752v
|
100.81
|
29.7mv
|
5.04v
|
2.992v
|
100.74
|
由实验数据可得放大倍数为100.885,而理论计算G=1+100k/Rg得G=101; 由此可见,信号被放大了100.885倍,其误差为%0.1,其所以基于INA333的仪表放大实验可以达到要求,对小信号有较好的放大效果。
总结:将INA333和opa340搭配使用,实现了对小信号的低误差放大,在实际运用中,可将200Ω的滑阻换成pt100等传感器,进而实现特定的功能。另外opa340还可搭建AD的驱动电路,所以可在后一级加一AD进而对放大电路得到的数据进行采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