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毕业季,回顾我的20年(上篇)

[复制链接]
4957|33
手机看帖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跟帖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本帖最后由 tsj1992 于 2014-2-7 11:28 编辑

    准备做个二十年的总结回顾,但是不知道该发在哪个版块。是情感天地呢还是模拟技术?但是处于我对模拟电子的**,想想还是发到模拟技术吧。写这个不是来说教的,而且我没资格也不喜欢说教,不喜欢那种以成败来论英雄的观点。只要是一个人身上有值得我去学习的地方,纵然他可能很多别的地方不如我,我也会向他学习。所以这篇长文本着真诚交流的心态与大家见面,一是希望能给初入电子之道的爱好者一点借鉴意义,二是希望高手指导点拨我,要是有幸能带我也行。
    此文将逐步叙述从我从初中与电子的初次邂逅,着重讲一些到大学四年里的经历,特别是电子大赛那段时间。
由于帖子太长,需要分成三篇才够,所以会分成上中下三篇一起发布。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此时已是寒冬,坐在窗前,看着路上行人、车辆,嘈杂的声音,眼神却不知不觉已失焦。时光仿佛瞬间回到了四年前,回想那个同样的地点、人物,却有着不同的心境。林荫小道人来人往,自己不知不觉成为了别人眼中的学长,时光终会让你也成为别人眼中的别人,常常在思考,这四年来的得与失。
以前总是看到“将来的你,一定会感激现在拼命的自己,你有过为一件事情,很努力去做,然后成功。”如果拿这句话来评价自己,只能说有过苦和累,但是真的没有很拼命,这的确是种遗憾。不说感谢,至少要说自己没有像众人那样平庸、碌碌无为吧。但是我的电子情缘由来已久。

初中时候的我攒钱买了第一把烙铁、第一个简易万用表,开始改装些LED小玩意、延长电池充电器的导线,那时候的我只知道电池极性、开关之类的,二极管、三极管都没听过。之后上高中到了县里,装备自然要跟上时代咯,还是省吃俭用花了90元托维修店的老板帮我带一个万用表,至今我还记得那份喜悦和激动,那个万用表是DT9208,有测温功能、还配了热电偶,当时不知道用来干嘛的。学校有个图书馆,还记得最喜欢看里面的《科学画报》和另一本有关电子制作的书,从那里我知道了有IC、三极管、洞洞板。顿时感觉原来电子还有这么好的东西,期待以后就可以用洞洞板搞制作。于是不断的去找维修电老板,问他有没有这个那个,后来买了一些芯片、洞洞板、焊锡,第一个制作是用CD4011测西瓜生熟,失败了。我不知道原因,只是偶然在书上又看到,CMOS芯片容易被静电击穿,那时理所应当的想,估计是芯片买回来就坏的吧,而且那时候没有稳压电源,用充电手电筒的电源,就那样,又做了三极管延时灯之类的。
偶然从同学那里得知学校旁边有一个老头(暂且这么称呼吧,没有不敬的意思)在搞什么电子制作,我很想去请教他,想交朋友。同学带我去找他,那是学校旁边的一个门店,但没有用来做生意,老头有六七十岁,记得当时他给我展示的是一个声光控路灯,用手挡一下,“滴答”一声灯就亮了。之后给了我一大包电阻和电容,还说以后你考上好的大学,去学校里学,现在高中好好学习。后来,我下午都去那里,可门都是关着的,我问同学他去哪儿了,说好像是搬走了。再后来去看,门外墙上好像有人涂鸦写什么“老不死。。。”,当时我很气愤,是谁这么坏,此后不免感到失落,明明有个大好机会让人教我,可是就没了。那包都是水泥电阻之类的大功率电阻和CBB电容,我一直留着也没机会用,毕竟高中那会儿只是搞一些很小功率的制作。人不见了,可那包元件到现在我还留着。
好机会没了,还记得他的话,好好学习,考上好大学就能学电子了。为此高中三年丝毫不敢懈怠,因为那时起我知道了以后要干什么。学习之余还是会做一些制作,特别是高一、高二,高三渐渐少了,记得那时看到同学有个小音响,我特别想借来看看里面是什么,那同学关系比较好,借我拆开画一下电路图,那时只是临摹板子的样子以及电阻、电容的位置,还好那时候我可以通过色环读阻值,这样就快多了。画完图还是画不出原理图,甚至不知道什么才算是“原理图”,我以为那样画的板子就是。后面买了芯片来制作,最终效果挺好,放音乐很好。之后还把复读机里面的板子拆下来,只使用功放部分,用来听歌,这样还蛮有成就感的。还改装收音机,拆下电蚊拍用来玩,想法是用来“防身”,高中总听说有人被打劫,所以我恰好用这个防御,可是这对自己也有风险,每次都有残留的电,虽然短路之后可以放电,但我还是不放心,就没带着了。倒是可以拿来对那电容充电,充完电的电容手要是碰到了,也是很痛很痛的,觉得那是很好玩的,改装后的电蚊拍两个电极放电发出“啪啪”的响声,就像小小的闪电,很有意思。同样,我还是把“原理图”画了下来,大学时回家一次偶然的收拾,竟然发现了高中那时候画的那么多“原理图”,还有电子杂志上的“剪报”,想着想着就笑了,当时还真有意思。
转眼到了高考前夕,那时我凭着数理化生撑着,排名在全年级10~30之间波动,班主任也听我家人说我总是沉迷电子,之前周日在家从早到晚端着电烙铁,房间里松香烟雾缭绕,有时午饭忘了吃直到晚上十多点,这些爸妈都不怎么管,只是叫我早点睡觉。可是现在是高三的关键时期了,还那样整天焊,不知道是松香烟味熏的还是青春期荷尔蒙分泌失调,只要是多焊接脸上就会长痘痘。老爸老妈不让我继续焊接,怕我耽误学习,有几次到了好晚我还在焊接,爸爸把我的烙铁踩了丢了,虽然很生气,后来也就放下了。接下来的事就顺理成章,高考完我毫不犹豫的拿着《高考天地》在那一所一所筛选,我的依据就是分数线够不够、有没有电子专业,三个志愿填的都是电子科学与技术,都不接受调剂。暑假过后,终于拥有了手机,那算是老爸对我的奖励。当时真的很高兴,再接着,咬牙给我买了电脑,爸爸没读过书,但是他知道电脑有很大用处,可以查各种资料。
理想腾飞
我满怀期待的去k大学报到,那是我第一次离开GZ,由于老爸不识字,也不放心一个人去学校,是叔叔带我来的学校。军训完了,接着就是各种社团大肆的招兵买马,我只看中一个“电子协会”,而且整个大学只加入了“电子协会”,还记得协会第一次和大家见面,每个人都要自我介绍。我说“我从高中就很喜欢电子,还听说学校可以参加国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我的理想就是到时候国赛得奖。”当时我可没想那么多。
大一大家都还很青稚,班上感觉还是高中那种模式,特别是女生们学习非常刻苦,女生总共才十几个,可期末考试班上前十中至少有六七是女生,这让男生们很郁闷,后来班上变得好像大家为了奖学金而努力读书,整个风气就变了,同学之间也有各自的矛盾。不过我只是旁边呆着,大一无非就是熟悉环境到处玩玩,新鲜的事物总让我们感到好奇,所以大一上学期除了做一些制作简单的LED、稳压电源就没别的,还记得实训是用LM3173373~15V可调双电源。我把电源做到极致,很小的板子,刚好放在变压器上面,还增加了USB供电功能。大一暑假恰好南昌承接第七届城市运动会,我报名参加当了志愿者,开幕式厂上表演的,带着竹子道具,充当一棵竹子。
下学期,有了单片机的的课程,老师给教的汇编比较多,C语言也讲,我想能不能用单片机做些比较有意思的东西,听说过摇摇棒,后来看了下原理,也编了个,做出来效果还不错。此时我又想能否增加点其他功能,呼吸灯模式、流水灯模式、摇摇棒模式,把单片机的资源用到极致。尽管觉得单片机蛮好玩的,也不能总停留在流水灯、摇摇棒阶段吧,接着网上找各种单片机有关的制作,才发现有很多。觉得自己有必要买个开发板,而后室友都买了,我记得花了200还挺豪华的。整天玩这个“月光宝盒”,与此同时模电一直是我专注的,模电老师特别好,他好像看出来我对电子的兴趣,我不知为什么其他人都说模电很难很难,的确承认模电不容易,所以我唯一整个大学都在学的就是模电,慢慢的发现模电很有意思,它不能一蹴而就,需要长期的积累,更要落到实处。
暑假回了家,固定的走一下亲戚朋友家,有叫我帮他调电视,卫星接收机那种。还把在学校做的一些流水等带回家给老爸老妈看,谁知道他说你做来做去还是那些灯泡,有什么意思?那一瞬间确实不好受,觉得父亲从来不鼓励人,只会打击人的信心,心底我都知道他一直都在默默的支持我,要不然他这么辛苦让我上大学干什么。另外就是在家看了一个暑假的书,那段时间心理还是比较郁闷,《拆掉思维里的墙》、《活在当下》倒是让我想开了些。
总结起来,大一我是帮别人装系统装软件长大的。
大二开始了,收敛狂妄不羁的个性,同学都把电脑带过来了,玩游戏看电影,晚上玩到很晚,开始觉得不适应,久了也就没事了。反正大多时间都在实验室,电子协会竞选我当上了制作部的部长,那时候说每个部门都要给自己部门的成员授课,我从二极管开始讲,有自己制作的小经验,比如发光二极管两个管脚都剪平了只靠看怎么区分正负。焊接的技巧,那时很多同学接线都不知道要先给线上锡,最后焊的很纠结,当时恨不得说,这我初中就会了,你们怎么这都要人教。我没有这么说,还是**每周去给他们讲一些东西,不管别的部门讲不讲,反正就是要给我的成员一个善始善终的交代。这时候听说有电子大赛,很激动,心想一定报名去参加。有一些集中培训练习。我果断加入了,从那时候起,每周拿着工具箱到实验室都要完成一个制作,难度不断在增加,都是往年电子大赛的题目,要自己想办法做出来,偶尔还是要参考。但有时候出的题目他自己想的,比较考验人的。就是这个过程,让我发生了质的飞跃。这是一次极为丰富的实践,知道了施密特、单稳态、三极管的各状态、上拉下拉电阻等等,而且都实际运用,这比单纯从书上看来的印象更深刻。比赛是连续7个小时现场制作,最后我得了三等奖。
拿奖什么的都不是关键,我觉得这个经历很重要,就如同我经历高考那样的重要,人生当中不免要遇到很多的瓶颈,知识学习有瓶颈,薪水上涨有瓶颈。只要突破了,便换了一种层次。在这个过程做了蛮多,诸如抢答器、声光控灯、顺序循环显示数字(16)、电扇调速器(17)、易拉罐计数显示(18)、LED楼道照明灯(20)、倒计时跑马灯(21)、篮球比赛倒计时、自动往返小车、粮库温度多点监控报警、TL494开关电源… …,这段时间所做的比之前所有还要多,经常制作刚好到关键阶段,错过吃饭的时间,饿着肚子闻着松香,屡屡“炊烟”。但是心里是幸福的,诸位看到这里可能觉得索然寡味吧,但那时我的生活也差不多就是这样。
实验室有台信号发生器坏了,模电老师让我过去拆下来,说给一个星期让我画出原理图,那块板子我觉得密密麻麻,这怎么画啊。于是回去,拿笔在本子上画,不到两天就完成了,我想这很简单嘛。老师一看,这哪是!要我用软件画用万用表测,那时只知道一些典型的三极管电路,可也不知道有那么多,没有一个全局观,一个电阻到底是排在前面这部分还是后面那部分,这就是遇到的难题,现在想想,就是因为脑子里电路模块不多,意识不到这是功能模块,连个互补输出级UBE倍增电路也不知道干嘛的。后来经过十多次修改以及老师修正,过去了一个月才算结束。那时候才明白,自己是有多欠缺。狠心去亚马逊买了几百块书,都是日本作者写的什么晶体管电路设计、OP放大器设计,还有图解电子之类的,后半年我就是在啃这几本书,这几本书给我带来了不同的视角,感觉更“接地气”。同时还浏览各种论坛,与非网、21IC、***论坛,那时候还没想到去注册 ,看到这么多专业的人在一起交流讨论,后来也就注册,时不时的也会去回答一些问题,慢慢的发现我能回答的问题越来越多了。
   
再说三极管这个小东西,总是对它一知半解,一直带着疑问去寻找答案,以前过了很久总是会忘记,但是某一刻顿悟了,为什么只适用于小信号?为什么要直流静态?为什么要发射极正偏,集电极反偏才放大?为什么输出端的静态最好设置在电源中点?怎么才算远远大于?各个电阻分别怎么影响、影响了什么?问题发散开来简直让你透不过气,最后考验的不是你对这个小东西有多了解,而是一种思维,一种顾全大局的思维。“有舍才有得”的思想贯穿整个模电的学习过程,正如运放工作的稳定性依赖于负反馈,而它的这种稳定牺牲了很大部分的开环增益。太多这样的例子,初学者知道RC一阶滤波电路,那么RC相乘可以是RC小,也可以是RC大,那你就会有疑问了,到底这两种有什么区别。甚至更简单的LM317稳压电源,输入输出电容大概取个几百uF就可以了,以前我只知道照做,书上这么说就是呗,但是直到后来看到一篇**,才猛然发现这里面是有道理可分析的,可是作为初学者的我们,又怎么会思考的这么深呢?办法就是多反问,我前两年基本是不断被自己反问所困住,自己去追寻答案,就像一个侦探。


另:我现在正处于投简历找工作的阶段,是否有哪位高人愿意聘用我或者引荐个好的工作机会。我将尽最大能力为贵公司效力,不断学习,提高技术。
详细信息可以看下这篇:https://bbs.21ic.com/icview-678860-1-1.html



相关帖子

沙发
电信小菜| | 2014-2-7 11:29 | 只看该作者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板凳
tsj1992|  楼主 | 2014-2-8 09:12 | 只看该作者
做高频的时候发现几组有意思的频率比如38KHz,125Khz,455KHz,10.7MHZ,13.56MHz,433MHz,2.4GHz,5GHz等等,我知道最后那两个是因为不需要审批,前面的那些频点的由来有什么说头吗?@tyw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地板
tyw| | 2014-2-8 14:3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tyw 于 2014-2-8 15:21 编辑
tsj1992 发表于 2014-2-8 09:12
做高频的时候发现几组有意思的频率比如38KHz,125Khz,455KHz,10.7MHZ,13.56MHz,433MHz,2.4GHz,5GHz等 ...

38KHz→红外遥控载波,超声波遥控常用40KHz,也有用38KHz的
125Khz→低频ID卡载波,读卡距离可达95cm,为长距离卡
455KHz→窄带中频载波
10.7MHZ→调频机中频,一般为二级变频,一级中频是10.7MHz, 二级中频是455KHz, 电视机伴音中频也是10.7MHz
13.56MHz→高频IC卡载波,读卡距离小于10cm,为短距离卡
433MHz→业余遥控频段, 315MHz也是常用遥控频段

→→ 无线电遥控相关法规 ←← , 勿好瞎做八做滴哦

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频率划分规定 206页 0.8M.pdf (829.61 KB)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5
tsj1992|  楼主 | 2014-2-8 15:18 | 只看该作者
tyw 发表于 2014-2-8 14:38
38KHz→红外遥控载波,超声波遥控常用40KHz,也有用38KHz的
125Khz→低频ID卡载波,读卡距离可达95cm,为长距 ...

我好奇的是为什么选这些数字?比如38k的由来,为什么不是58k、68k?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6
tyw| | 2014-2-8 15:2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tyw 于 2014-2-8 15:28 编辑
tsj1992 发表于 2014-2-8 15:18
我好奇的是为什么选这些数字?比如38k的由来,为什么不是58k、68k?


红外调制载波频率一般在30khz到60khz之间,大多数使用的是38kHz,占空比1/3的方波,这是由发射端所使用的455kHz晶振决定的。在发射端要对晶振进行整数分频,分频系数一般取12,所以455kHz÷12≈37.9 kHz≈38kHz。

后来的红外接收头是集接收,放大,解调一体的器件,它内部IC就已经完成了解调,输出的就是数字信号,但要与市面上的常用发射头配套,就只好随大流,做成38KHZ(或37.9KHZ)。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7
tsj1992|  楼主 | 2014-2-8 15:24 | 只看该作者
tyw 发表于 2014-2-8 15:23
红外调制载波频率一般在30khz到60khz之间,大多数使用的是38kHz,占空比1/3的方波,这是由发射端所使用的 ...

其他的呢?还有什么说头啊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8
tyw| | 2014-2-8 15:3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tyw 于 2014-2-8 15:50 编辑
tsj1992 发表于 2014-2-8 15:24
其他的呢?还有什么说头啊

455KHz:
收音机与电视制式,是中苏友好时从苏联老大哥那里照搬过来的。日美收音机的中频是455Khz,现在有很多国产收音机的中频是这种455Khz的。我们知道中波最低接收频率是525Khz只要中频频率低于这个值(不能太接近这个值以免影响535Khz附近电台的收听)但中频太低又会使谐波干扰大大增加,并且镜像干扰严重,455和465左右比较合适。

13.56MHz:
由通信协议规定 ISO14443.pdf (196.08 KB)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9
tsj1992|  楼主 | 2014-2-8 23:41 | 只看该作者
tyw 发表于 2014-2-8 15:31
455KHz:
收音机与电视制式,是中苏友好时从苏联老大哥那里照搬过来的。日美收音机的中频是455Khz,现在有 ...

感谢T叔,久仰大名,今日发现果然名不虚传。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0
tsj1992|  楼主 | 2014-2-8 23:41 | 只看该作者
tyw 发表于 2014-2-8 15:31
455KHz:
收音机与电视制式,是中苏友好时从苏联老大哥那里照搬过来的。日美收音机的中频是455Khz,现在有 ...

谢谢T叔,久仰大名。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1
Siderlee| | 2014-2-13 13:13 | 只看该作者
Tshu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2
zyboy| | 2014-2-21 13:55 | 只看该作者
RC一阶滤波电路,那么RC相乘可以是R大C小,也可以是R小C大,那你就会有疑问了,到底这两种有什么区别? 。能否告知??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3
gdutxzy| | 2014-2-21 14:33 | 只看该作者
zyboy 发表于 2014-2-21 13:55
RC一阶滤波电路,那么RC相乘可以是R大C小,也可以是R小C大,那你就会有疑问了,到底这两种有什么区别? 。能 ...

直流阻抗不同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4
computer00| | 2014-2-21 16:1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computer00 于 2014-2-21 16:56 编辑

楼主的贴子,恨号~~~
不知道楼主有没有兴趣来我们这试试看?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5
tsj1992|  楼主 | 2014-2-21 19:05 | 只看该作者
gdutxzy 发表于 2014-2-21 14:33
直流阻抗不同

对的,以前狭隘的只懂得考虑截止频率,根本不考虑阻抗这一说。这就是人没到一定阶段,观察事物就不全面。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6
bjzssg| | 2014-2-21 21:56 | 只看该作者
不知道楼主有没有意向到北京发展,我司正在找这方面人才,希望能和你聊聊。我司的招聘信息如下,应届生能力要求可以放宽
https://bbs.21ic.com/icview-680222-1-1.html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7
GavinZ| | 2014-2-22 00:11 | 只看该作者
千万别来北京哟,这里的房价收入比失常了。三思,不要跳火坑。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8
tsj1992|  楼主 | 2014-2-22 08:45 | 只看该作者
GavinZ 发表于 2014-2-22 00:11
千万别来北京哟,这里的房价收入比失常了。三思,不要跳火坑。

光北京的空气我就不想去了。深圳空气都是优。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评论
GavinZ 2014-2-22 15:12 回复TA
明智之举 
19
liruoqi| | 2014-2-23 13:41 | 只看该作者
小兄弟,要求不要太高了,要求太高是早不好工作的!前车之鉴~~~可联系我 QQ:853169559;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0
tsj1992|  楼主 | 2014-2-23 13:46 | 只看该作者
liruoqi 发表于 2014-2-23 13:41
小兄弟,要求不要太高了,要求太高是早不好工作的!前车之鉴~~~可联系我 QQ:853169559; ...

薪资提的太高了吗?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发新帖 我要提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个人签名:Life is like a dream.I have a dream.

12

主题

234

帖子

2

粉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