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中国电子工程师模拟技术知识落后的根本原因. - 第5页 - 模拟电子技术论坛-模拟技术 - 21ic电子技术开发论坛
打印

中国电子工程师模拟技术知识落后的根本原因.

[复制链接]
楼主: clarkzh
手机看帖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跟帖
81
clarkzh|  楼主 | 2014-5-18 10: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楼上,那个时候人们看到这样的情景觉得很感动,现在要是还有这样的人们会觉得没前途。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82
maychang| | 2014-5-18 13:19 | 只看该作者
clarkzh 发表于 2014-5-18 10:52
楼上,那个时候人们看到这样的情景觉得很感动,现在要是还有这样的人们会觉得没前途。 ...

回楼主: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
2005年,**总理在看望钱学森的时候,钱老感慨说:“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够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钱老又发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

“现在要是还有这样的人们会觉得没前途”是不是“钱学森之问”的答案之一呢?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83
zwtfly| | 2014-5-18 15:41 | 只看该作者
这不光是 电子领域,应该是通病;P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84
Dick00| | 2014-5-19 08:52 | 只看该作者
奔牛滚滚 发表于 2014-5-17 21:48
你看过历史吗?70年代中期中国的电子行业还是挺先进的.
后面换领导了,推行造不如买,现在连原来完整的工业 ...

你说的仅仅是关于中国电子发展的历史而已,这些不过是大环境的冰山一角,70年代中期,你觉得那时候有人会搞研究嘛?学者基本上被整死在牛棚里了吧,你跟我说那时中国电子挺先进的,你在逗我吗?呵呵,你是不是指的是当时的TW?小伙子,历史不像你想的那样,它不像datasheet一样,写的什么就是什么,更多的时候历史是要你自己去发现破绽的,仅此而已。。。。。再说说90年代,一大批“愤青”看到前几年的结果纷纷出走,那些是真正的不为金钱只搞学术的人,留下的你也懂得,公务猿见过吧。然后10几年过去了,80后上大学了,他们的导师就是这些人,于是大学就真的成了娱乐场所,80后的群体,没有异常优秀的导师,所以他们必将成为垮掉的一带,当然为了的某一天,他们可能会让整个国家垮掉,而不仅仅是学术这么简单,最后一句,任何时代都不要忽略一个时代的素质。。。。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评论
maychang 2014-5-19 11:29 回复TA
同意。但这些还不是全部。 
85
corset| | 2014-5-19 11:24 | 只看该作者
奔牛滚滚 发表于 2014-5-17 22:22
问毛,多少所谓的知识分子,一股子酸气,摆个臭架子,实际是臭老九.
坐而论道头头是道,实干完全不屑.现代社会 ...

恩,确实,生活工作中这种人确实多。特别是很大部分40-60岁的工程师,架子大,能吹,真到项目攻关的时候就把问题能推都推出去。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86
奔牛滚滚| | 2014-5-19 12:3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奔牛滚滚 于 2014-5-19 12:36 编辑
Dick00 发表于 2014-5-19 08:52
你说的仅仅是关于中国电子发展的历史而已,这些不过是大环境的冰山一角,70年代中期,你觉得那时候有人会 ...

1957年,北京电子管厂通过还原氧化锗,拉出了锗单晶。中国科学院应用物理研究所和二机部十局第十一所开发锗晶体管。当年,中国相继研制出锗点接触二极管和三极管(即晶体管)。到六十年代初,中国半导体器件开始在工厂生产。此时,国内搞半导体器件的已有十几个厂点。当时北方以北京电子管厂为代表,生产了II-6低频合金管和II401高频合金扩散管;南方以上海元件五厂为代表。
   在锗之后,很快也研究出其他半导体材料。1959年天津拉制了硅(Si)单晶。 1962年又接制了砷化镓(GaAs)单晶,后来也研究开发了其他种化合物半导体。

在半导体器件批量生产之后,六十年代主要用来生产晶体管收音机,电子管收音机在体积上大为缩小,重量大为减轻。一般老百姓把晶体管收音机俗称为“半导体”。它在六十年代成为普通居民所要购买的“四大件”之一。

中国科学院在半导体所之外建立了一所实验工厂,取名109厂。(后改建为微电子中心)它所生产的开关管,供中国科学院计算研究所研制成第二代计算机。随后在北京有线电厂等工厂批量生产了DJS-121型锗晶体管计算机,速度达到1万次以上。后来还研制出速度更快的108机,以及速度达28万次、容量更大的DJS-320型中型计算机,该机采用硅开关管。

七十年代形成了中国IC行业的“两霸”,南霸上无十九厂,北霸878厂。在国外实行对华封锁的年代里,集成电路属于**技术产品,是禁止向中国出口的。因此,在封闭的自力更生、计划经济年代里,这两厂的IC一度成为每年召开两次电子元器件订货会上最走俏的产品。当时一块J-K触发器要想马上拿到手,得要部长的亲笔批条。在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之前,IC在中国完全是卖方市场。七十年代上半期,一个工厂的IC年产量,只有几十万块,到七十年代末期,上无十九厂年产量才实破500万块

北大在1975年研制成中国第一台真正达到100万次运算速度的大型电子计算机-150机。(在此之前,由上无十九厂生产的TTL电路,供华东计算所研制出达到80多万次速度的大型计算机,号称“百万次”。)  

随后,中国科学院109厂研制了ECL型(发射极藕合逻辑)电路,提供给中国科学院计算所,在1976年11月研制成功1000万次大型电子计算机。

1968年研究出PMOS电路,这是上海无线电十四厂首家搞成的。到七十年代初期,永川半导体研究所,即24所,(它由石家庄13所十一室搬到四川水川扩大而建的)上无十四厂和北京878厂相继研制成NMOS电路。之后,又研制成CMOS电路。
==========================================================
这些只是其中一部分,都有据可查.而且是在被全面封锁的情况下搞出来.跟国外的差距也不算太大.起码就世界范围内来说如此.
真要说**,不能看网络**,而是应该看当时出版的文献,书籍.例如人民日报什么的.后面的抹黑多了.反正几十年过去了,相关资料也封锁了.一般人也没那个精力去认真研究,怎么说都可以,所以说什么是什么.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87
xukun977| | 2014-5-19 13:50 | 只看该作者
奔牛滚滚 发表于 2014-5-19 12:33
1957年,北京电子管厂通过还原氧化锗,拉出了锗单晶。中国科学院应用物理研究所和二机部十局第十一所开发 ...

最后一段是亮点,"出版物","人民日报"。

如果一个人天天生活在<新闻联播><人民日报>里,那么是不是呵呵了?

如果你是人民日报的主编,有篇稿子不是爱国爱当,爱色会注意的,这样稿子你敢发?这面发过,第二天就回家种地了。

我手里头有不少文献资料,当年的出版雾往往叫"清包研究"。。。说到这吧,你懂的。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评论
maychang 2014-5-19 14:15 回复TA
看人民日报?人民日报说亩产XX万斤之类的,太多了吧? 
88
pjy| | 2014-5-19 14:16 | 只看该作者
一段时间没来,讨论到根本原因了。深表赞同,深有体会。五千年的文化是根本,过去如此,现在如此,将来理应亦如此!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评论
xmar 2014-5-22 13:05 回复TA
文化是根本。意识形态或体制不是决定性的。 
89
okhuojia| | 2014-5-19 14:34 | 只看该作者
这个问题太大了!!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90
shalixi| | 2014-5-19 19:48 | 只看该作者
shu_lin1 发表于 2014-5-19 15:40
其实大家都挺明白,只是我等屁民有心无力。。。

看了一遍,到现在,大家都没有明白。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91
zyj9490| | 2014-5-19 20:14 | 只看该作者
奔牛滚滚 发表于 2014-5-19 12:33
1957年,北京电子管厂通过还原氧化锗,拉出了锗单晶。中国科学院应用物理研究所和二机部十局第十一所开发 ...

这样的搞法,永远不能从自力更生,超英赶美的,必须先有蛋,变成**,市埸化了,**生蛋,良性循环,毛时代根本做不到这个程度.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92
zyj9490| | 2014-5-19 20:17 | 只看该作者
奔牛滚滚 发表于 2014-5-19 12:33
1957年,北京电子管厂通过还原氧化锗,拉出了锗单晶。中国科学院应用物理研究所和二机部十局第十一所开发 ...

没有市埸化为基础研发,纯是瞎搞,浪费民脂民豪,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93
shalixi| | 2014-5-19 20:24 | 只看该作者
zyj9490 发表于 2014-5-19 20:17
没有市埸化为基础研发,纯是瞎搞,浪费民脂民豪,

对基础,就是要鼓励瞎想,允许瞎搞。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94
shalixi| | 2014-5-19 20:28 | 只看该作者
就是马上来钱,束缚了人们,做不长,做不好,做不大,做不强。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95
奔牛滚滚| | 2014-5-19 20:28 | 只看该作者
xukun977 发表于 2014-5-19 13:50
最后一段是亮点,"出版物","人民日报"。

如果一个人天天生活在里,那么是不是呵呵了?

真的认真看那段<人民日报>什么的,是可以看出端倪的.谁在搞,怎么搞的,稍微有点分析能力的都知道.为什么会有两派,为什么现在都把问题推到**身上而不是追究两派是谁,出了什么问题?都干了什么?矛头在哪?问题在于很多人都不会看,都是接收推送的.所以别人说什么是什么.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96
奔牛滚滚| | 2014-5-19 20:29 | 只看该作者
zyj9490 发表于 2014-5-19 20:17
没有市埸化为基础研发,纯是瞎搞,浪费民脂民豪,

现在市场化了三十年,拿得出手的成就在哪?都是搞短平快,捞快钱吧?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97
zyj9490| | 2014-5-19 20:31 | 只看该作者
shalixi 发表于 2014-5-19 20:24
对基础,就是要鼓励瞎想,允许瞎搞。

对基础学科,应有非营利机构开发,对应用技术,特别民用技术应以市埸化导向,产出大于投入,良性循环,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98
zyj9490| | 2014-5-19 20:34 | 只看该作者
奔牛滚滚 发表于 2014-5-19 20:29
现在市场化了三十年,拿得出手的成就在哪?都是搞短平快,捞快钱吧?

那时市埸机制不齐全,知识产权保护不力,谁想往更深,更长投入呢,要怪只能怪统治者.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99
xukun977| | 2014-5-19 23:08 | 只看该作者
奔牛滚滚 发表于 2014-5-19 20:28
真的认真看那段什么的,是可以看出端倪的.谁在搞,怎么搞的,稍微有点分析能力的都知道.为什么会有两派,为什 ...


我可没人云亦云,我是做芯片这行业的,有点发言权。

签了保密协议的,很多东西不好拿台面上来讲,牵扯到未星等秘密,怕被跨省

只能说:报道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00
jz0095| | 2014-5-20 07:23 | 只看该作者
奔牛滚滚 发表于 2014-5-19 12:33
1957年,北京电子管厂通过还原氧化锗,拉出了锗单晶。中国科学院应用物理研究所和二机部十局第十一所开发 ...

带我回忆了一下历史。记得7几年有个计算机机型:130,很流行的。
说到逻辑器件,确如所说,很紧俏。70s为买芯片我还专门找熟人、出差到上海厂家购买。
但是当时与国外的差距还是不小的,主要是在制造工艺、设备上。国内能做出的仅是初等产品,且品种不全。没有设备的支持,即工业基础的支持,是没有后劲的。比如,国外已经是塑料封装,国内还是陶瓷封装;国外轻松地制出小封装数GHz高频器件,国内还在低几倍频率器件上挣扎,且性能不稳定;......
差距越拉越大。不按科学规律办事的大环境是个重要因素,内耗、禁锢思想、荒废人才。。。。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评论
xmar 2014-5-22 13:12 回复TA
DJS-130全晶体三极管计算机。输入输出设备:穿孔纸带、球形色带打印机。软件:FORTRAN、BASIC。 
发新帖 我要提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