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白地说,要是早一年看到此文,我不会走那么多弯路.
很佩服xieyuanbin的奉献精神,自己虽然经过努力掌握了这些所谓的关键技术,但是自问自己做不到把这些知识全部共享出来,连示波器都没有,业余搞这些东西到最后量产,一点点突破都要付出极大的努力和心血.
也说一句,同步整流很有用,但是省去两块IC,取消同步整流,故障率也不会高(目前看来).
PSOC的方案,我花费了一些时间,其难点在于如何限流.因为其AD采集转换时间太长,但是这个问题可以参考MOC33035的限流方法通过PSOC中的比较模块来实现.
PSOC的DOUBLE PWM8模块可以输出带死区的对称PWM波,另外,英飞凌XC800系列也可以.
还有AVR方案也不错,我也写了代码玩了下,不过没机会去具体测试了,也能作到不扩展IC而直接实现同步整流,成本和PSOC有得一拼.
在这个领域里,成本是最敏感的,控制器竞争十分激烈.
想起十几年前,东大的老师使用变压器升压来驱动MOS管,后来不知道哪位高人发明了现在的驱动电路和用4颗IC实现同步整流的思想,佩服之极.当自己写完4颗IC的逻辑关系后,一直不明白RB1的作用,后来突然明白了其妙用,又惊讶又佩服,欣喜若狂...
电动车控制器技术发展之迅速,近几年为甚,其中无锡可算大名鼎鼎.
xieyuanbin师傅不仿也给大家讲讲回馈制动的原理,算锦上添花吧. 我多次试验作成了这个功能,但是没有好的理论基础来解释它,要不然我就来献丑了,呵呵.
不过,关于同步整流,我来补充一些:
当电机工作在大电流时,由于此时转速低,反电动势小,软件中的限流使得PWM占空比较少,这样同步整流就有用武之地了.
在没有同步整流的情况下,一个PWM周期里,当PWM为低时,上桥MOS管关断,此时绕组中电流不能反向,而是通过导通的下管和另一个关闭的下管内部的并联二极管进行续流.
二极管正向导通的压降太大,高温下可到1~1.5v,此时,设30A的电流流过,其功率损耗达30A*1.25v=37.5W.
若在续流的时候,打开续流通道的这个原本关闭的下桥臂MOS管,由于其Rds在10毫欧左右(75管),可以推算此时的功率损耗为30A*30A*0.01ohm=9W.
可想而知,同步整流在理论上,要大大降低MOS管的热耗. 在实际的应用中,同步整流对降低MOS管的温升也是有好处的.
市面上有部分厂家不理解同步整流的作用,自以为懂一点硬件,于是改了电路,省掉两颗IC,也敢将产品投放市场,电动车厂家则更是不懂了,越便宜越喜欢.
由于同步整流仅在启动和爬坡时发挥作用,而这段时间不长,所以目前来看没有大面积翻修,但最后很可能就会出问题,害人害己的.
控制器这方面的技术细节多了去了,一个几十元的控制器,所涵盖的知识点太多了,一言难尽.总之,一句话:电机控制技术博大精深.
一管之见,不妥之处,还望前辈斧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