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IC的7脚为何会变成没功能

[复制链接]
5100|24
 楼主| oun00 发表于 2009-5-31 18: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最近做了个马达堵转保护电路,附件电路为简画图,<br />&nbsp;&nbsp;&nbsp;&nbsp;大概意思是,单片机一上电工作,不停测量电机在动转时的电流,当电流大于35A时延时500mS即保护,实际电路测试效果很好,但近来发现,在200pcs产品中,有两片产品发现测量电流的第七脚变成没功能了,也就是堵转不保护了,(更换芯片即OK)不知为何!<br />&nbsp;&nbsp;&nbsp;&nbsp;低压保护正常,温度保护也正常,就是没有堵转保护,请各位帮忙看一下,谢谢!
yewuyi 发表于 2009-6-1 09:1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电路似乎有问题

1、当Q3关断的时候,VCC--&gt马达--&gt5.1K电阻--&gtGP0的上拉二极管--&gt3.3V形成回路了。<br />2、还没见过这样做过流保护的,常见的是在马达回路中串入一个毫欧级别的电阻<br />3、当Q3从打开到关断的瞬间,马达的反向感应电动势是很高的,那个3.3V的稳压管的响应速度一般都比较慢,估计还没等它把电压钳住,GP0就已经把打坏了。<br />4、所以,为了减轻这个问题,至少要在GP0和5.1K电阻之间串入一个很大很大的电阻,个人估计至少510K以上稍微稳妥一点,但这又远远超过了AD的输入阻抗要求,你可以加大AD的采用时间和转换来弥补一下看看。<br />5、总体来说,这个方案似乎不是稳健的方案。
 楼主| oun00 发表于 2009-6-1 09:4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

感谢YEWUYI的解释!<br />再请教一下,那这样的一个信号可以测试得出来吗?<br />&nbsp;&nbsp;&nbsp;&nbsp;&nbsp;马达两端是有钳位二极管的,并且从P-到马达还有串接一个调速开关的,但我实测(示波器,10MΩ测量内阻),不会有什么地方发生类似高电压脉冲<br />&nbsp;&nbsp;&nbsp;&nbsp;&nbsp;
yewuyi 发表于 2009-6-1 10:13 | 显示全部楼层

~~

1、不清楚你的调速开关是什么样的<br />2、即使你的马达两端有二极管,Q3断开是,GP0处于高电位,当你堵转时,GP0应该处于什么电位则无法确定,因为此时GP0的电位由过电流在Q3上的压降形成,如果Q3的过电流能力足以通过35A电流,那Q3上的压降可能很小,如果Q3不能通过35A电流或者是需要良好散热才能通过35A的电流,那么Q3上的压降很难得到一个确定的值,也许你通过实验的手段得到了一个大概的值,但随着其他条件的改变,这个电压值似乎也就变了。<br />3、当开始上电时,Q2应该是截止了(没有给出Q2的连接,猜测),此时Q3打开,也就是说上电就自动转了,即使MCU不工作,这似乎也是个失败的设计内容。<br />
 楼主| oun00 发表于 2009-6-1 10:29 | 显示全部楼层

电路是这样子的,再请教一下

整个完整的电路是这个样子的,LDO部分没有画出<br />&nbsp;&nbsp;&nbsp;&nbsp;&nbsp;上电时MOS是不导通的,单片机上电工作后,先测量各参数是否正常(温度,及电压),正常即开通MOS<br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大MOS的内阻是3mR的,足以导通35A
yewuyi 发表于 2009-6-1 10:46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道在绕什么湾。。。

  
 楼主| oun00 发表于 2009-6-1 10:52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道在绕什么湾。。。

不知道在绕什么湾。。。????<br />不太明白意思,还请帮忙指明哪里有问题,感谢!
yewuyi 发表于 2009-6-1 11:06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道你的电路图为什么那么绕弯?!

我看了2分钟后就开始头大了。<br /><br />1、SW似乎没什么用?<br />2、T、B+不直接接在哪?<br />3、B-又是干啥用的?<br />4、你不妨把LED1(加限流)直接接到GP5上去驱动,如果GP5是高电平驱动马达,就把LED1串电阻直接到GND,如果GP5是低电平驱动马达就把LED1串电阻直接到VCC,选择一个高亮的LED1,工作电流也就1~2MA,接个2K的电阻足够亮。<br />5、按照上面的把图纸简化后重传,呵呵,这个图这么简单就直接连接把,别到处标号绕弯了。
 楼主| oun00 发表于 2009-6-1 11:21 | 显示全部楼层

再看看

再看,LDO电路太简单的<br />&nbsp;&nbsp;&nbsp;&nbsp;&nbsp;T是接了一个NTC(温度电阻)到B-<br />&nbsp;&nbsp;&nbsp;&nbsp;&nbsp;B-与B+分别表示电池的正负极<br />&nbsp;&nbsp;&nbsp;&nbsp;&nbsp;M+与M-分别表示马达的正负极<br />&nbsp;&nbsp;&nbsp;&nbsp;&nbsp;SW是一个开关,接到B+,也就是说只要SW有电压(等于B+),那么单片机即工作<br />&nbsp;&nbsp;&nbsp;&nbsp;&nbsp;LED1是个高亮度LED,是用来做简单照明的<br />&nbsp;&nbsp;&nbsp;&nbsp;&nbsp;
xieyuanbin 发表于 2009-6-1 17:11 | 显示全部楼层

你马达电流检测用的是AD还是IO口阀值电压?

  
xieyuanbin 发表于 2009-6-1 17:1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图是用MOSFET导通压降测量电流的.

  
yewuyi 发表于 2009-6-1 17:14 | 显示全部楼层

从图和他的描述看

应该是AD口了。<br /><br />LZ在顶楼的图和5楼的图似乎在基本控制逻辑上都不对应,一个简单的产品怎么搞成了如此罗嗦,俺怕的连帖都不敢回了。。。
yewuyi 发表于 2009-6-1 17:17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用导通压降测量电流的话,他的P-端最好还是

阻抗变换顺带隔离一下送AD啊
xieyuanbin 发表于 2009-6-1 17:24 | 显示全部楼层

估计他是不想把完整的电路上传

所以看起来逻辑混乱
McuPlayer 发表于 2009-6-1 17:4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看迷糊了

  
McuPlayer 发表于 2009-6-1 17:53 | 显示全部楼层

确实有些混乱,我就胡乱猜测一把

GP5控制Q4,然后再控制Q1和Q2组成的推挽,再去控制Q3来开关电机。<br /><br />GP2通过分压电阻测量电源电压SW<br /><br />GP4是通过NTC和R16的分压,测温度<br /><br />GP0测量MOS管的压降来测电流
McuPlayer 发表于 2009-6-1 18:09 | 显示全部楼层

仅仅靠那个3.3的稳压管来保护IO太脆弱了

可以采用类似下面的电路减轻对IO的冲击,一级不行来两级。并计算好RC参数<br />因为你要求是500mA的动作时间,所以采样速度在毫秒级上延迟是可以接受的<br /><br />采样点------[==]------+-----[==]------MCU的AIN<br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br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br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br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br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GND
McuPlayer 发表于 2009-6-1 18:14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大电流MOS管的推挽驱动

对提高导通时提供的GS电压和关闭时间是有利的<br /><br />另外NTC测温,也没有NTC的校准电路,NTC的标称电阻的离散型没考虑到<br />典型的做法是精密电阻和NTC电阻配合充放电RC时间,做测量
yewuyi 发表于 2009-6-2 09:26 | 显示全部楼层

电流那里,你应该加一个运放做射随

阻抗变换的同时顺便做了隔离,连RC都可以不要了。
 楼主| oun00 发表于 2009-6-2 09:31 | 显示全部楼层

要真正做好一個東西還有很長一段路走

要真正做好一個東西還有很長一段路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7

主题

37

帖子

0

粉丝
快速回复 在线客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