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三极管为何有如此大的差异?

[复制链接]
5419|37
 楼主| gaohq 发表于 2008-5-16 00: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如图,是我遇到的电路中一部分电路,以前用的PNP三极管是C557B,情况是只有当IN端为高时继电器断开,IN端为低时继电器吸合(在线测量IN端电压),后买了另一种PNP的管,装上去后,只要一通电继电器就吸合,我想可能是两种管的贝塔值不一样所导致的,却又没有个详细的原因分析,那位具体讲讲.谢谢!!
computer00 发表于 2008-5-16 01:20 | 显示全部楼层

你的in高电平是多少?

yysmcu 发表于 2008-5-16 01:42 | 显示全部楼层

游荡中

hjh2008 发表于 2008-5-16 08:45 | 显示全部楼层

听楼主所属,你的继电器好像是常闭的吧?

hjh2008 发表于 2008-5-16 08:46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的说错了!

  我以为你原来是PNP的!
hjh2008 发表于 2008-5-16 08:49 |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该是高电平不够高,导致be导通所致

sublater 发表于 2008-5-16 08:53 | 显示全部楼层

15V大了点吧

一般单片机输出最大也就5V,这样不管高低就总是导通了。
除非是MCU后面再接一级OC门抬升电压。

不如把15V降低了用。
Winston.W 发表于 2008-5-16 08:54 | 显示全部楼层

电平

如果你的高电平Vin>=15V-0.6V,那是不可能会打开继电器的。
 楼主| gaohq 发表于 2008-5-16 09:04 | 显示全部楼层

报告各位

单片机用的是5V,"IN"端就是单片机的一个I/O口.
awey 发表于 2008-5-16 09:09 | 显示全部楼层

按图中的电路,以前的怎么可以工作?

computer00 发表于 2008-5-16 09:31 | 显示全部楼层

通常的MCU,会在你的VIN跟VCC(5V)之间接一个二极管...

 楼主| gaohq 发表于 2008-5-16 14:3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R1就是我们常说的I/O口上拉电阻,R2限流

OO说的"通常的MCU,会在你的VIN跟VCC(5V)之间接一个二极管...",二极管阳极接VCC还是阴极接VCC?
sublater 发表于 2008-5-16 14:5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建议

方法1:如果+15V没法改变了,改用2个NPN管,前级抬升信号电压,后级作开关。整体逻辑不变。
方法2:降低+15V为MCU电源电压,仍用PNP管。
sublater 发表于 2008-5-16 14:54 | 显示全部楼层

电脑圈圈的说法

IO口加大电阻弱上拉倒是常见,集成二极管的也就听说一些FPGA有

能否列几个IO口集成二极管的MCU型号?
awey 发表于 2008-5-16 14:5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类需电平转换与驱动的电路

常用NPN+PNP,或PNP+NPN复合来实现
sublater 发表于 2008-5-16 14:56 | 显示全部楼层

awey同志

2个NPN可保证电平逻辑不变,是否要好些?
awey 发表于 2008-5-16 14:57 | 显示全部楼层

差不多所有的MCU的IO口都加了保护二极管

awey 发表于 2008-5-16 15:03 | 显示全部楼层

从节能、可靠性和驱动能力的角度来看

用两个NPN或PNP没有用互补的好。

没有保证电平逻辑不变的说法,都是俩次反相。

对输出低有效的,可用PNP+NPN
对高电平有效的,可用NPN+PNP
sublater 发表于 2008-5-16 15:08 | 显示全部楼层

刚查了几个常用MCU的DS,没有看到集成二极管的说明?

SST的89E554RC、Philips的LPC2106、2407、2812的GPIO部分怎么都没有说呢?

有没其它的例子,我查查看
 楼主| gaohq 发表于 2008-5-16 15:18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各位的热情回复!!!

sublater的方法2,我试过,可行,但不能用。+15V没法改了。还是请说明一下为什么降低电压就可以了?
还是不知在I/O口加保护二极管时阳极接哪?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378

主题

3767

帖子

5

粉丝
快速回复 在线客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